关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言可能含有隐秘的性别歧视)

参考消息网4月26日报道(文/索菲娅·史密斯·盖勒),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关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关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言可能含有隐秘的性别歧视)

关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参考消息网4月26日报道(文/索菲娅·史密斯·盖勒)

我喜欢自认为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我也喜欢自认为是一个爱走路、懂得人情世故、好相处的人。不过,如果用意大利语描述我的以上特征,就等于把自己称为妓女。

在世界各地,一些专家提出,语言可能含有隐秘的性别歧视,通常是父权制比现在更强大时期的文化后遗症。当我们考虑争取两性平等时,我们的母语是否在阻碍我们?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长期以来,语言学家一直在争论语言相对论假说——一种语言的语法或词汇是否将特定世界观强加于其使用者。

以韩语为例。韩语中有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在外国奢侈品上大手大脚却在必需品上精打细算的女人——“大酱女”。不管她买了多少香奈儿包,她都永远无法掩饰自己的“韩国本性”,这种消费方式是受嘲笑的。但没有“大酱男”这种贬损的说法。

在英语中,“spinster(老处女)”这个词没有真正的男性对等词。有“bachelor(单身汉)”一词,但它不具有老处女传统上的负面含义。韩语会让人觉得女性比男性更贪婪吗?英语会让人认为年长男性未婚可以接受,而年长女性未婚不可接受吗?

让语言更加平等不仅仅是要解决我们在描述身份时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20世纪9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语言和传播学教授黛比·卡梅伦提出了一个说法——语言卫生。如今的一些语言卫生重点是非常公开和众所周知的,但一些需要清理的词语并不那么明显。

在世界各地,女性是由她们的婚姻状况界定的。现在我已经接近30岁了,正处于一个尴尬阶段,西欧人会在称呼我“小姐”和“太太”之间摇摆。男人则仍然是“先生”,与婚姻与年龄无关。未婚男女同样有性别标签——在印地语中,新娘是kanya,这个词也有处女的意思。相反,新郎是doolha,这个称呼与他以前的性经历无关。乌尔都语中没有形容离婚男人的词,但是离婚女人是talaq yafta,是个贬义词。

在日语中,猥亵者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一个意思是愚蠢,另一个意思是男人。一些评论家认为,这暗示着猥亵者只是笨蛋,而不是罪犯。

疫情告诉我们,身体健康与否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一定代价。

或许良好的语言卫生需要付出同样多的努力——就像记得戴口罩逛商店一样,这意味着我们在说话时要同样留心——承认女性不仅在我们的世界里,而且在我们的多种语言中都应该得到与男性平等的待遇。(卢荻译自4月9日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原题为《性别歧视语言伤害女性》)

来源:参考消息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