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代加工oem是什么(化妆品OEM研发2人)
近期有一款主要销售“医美面膜”的国货品牌即将冲击A股上市,尽管被许多文章揭底“研发投入不足营收的千分之一”、“研发人员截止今年3月仅有2人”、“营销费用在销售费用占比超八成”,但在双十一仍然拿下了天猫美妆新秀总榜第一名。
虽诟病颇多,但营收喜人,通过审视品牌发展历程去芜存菁,作为美业人,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背景助力产品
该品牌与另一主打敏感肌专用品牌*诺娜成长路径相同,都拥有一定的医药背景,只是一个是脱离重组,一个是企业方针转型。品牌前身是黑龙江省华信药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的是注射用药物,2012年确定切入皮肤护理市场,2014年完成产品研发。调研、立项、研发、试验、成品,基本是在短短两年时间完成,进度推进不可谓不快。
诚然,不是每个品牌都能拥有医学背景,但能要做品牌,或者说能做品牌,前期必须要有过人之处,这个过人之处或许体现在品类、渠道、营销再细分的一些小的分支里,如何利用小的分支汇流形成合力(简而言之就是资源置换),让其通过沉淀成为品牌背景的一部分,极为重要。
2014到2017年,仅仅三年时间,该品牌就迎来风口。消费者通过品牌的不断训导,护肤理念知识增强,对安全的功效性产品日益渴求,械字号面膜开始大行其道。依靠之前的积累,该品牌开始全渠道覆盖营销,迅速占据市场。
在2017年,医美面膜(医用辅料)大部分无法在大的电商平台觅得踪迹,线下走医院渠道居多,线上则由美妆KOL开团分销,直到网上医美面膜风越刮越大,2018年入驻电商平台。
撇开被人指摘的营销部分不说,该品牌的渠道布局是线下渗透线上,线下渠道有一个非常强力的隐形背书——医生,助力其他渠道推广,同时各销售渠道数据反馈为品牌创造信息差,一举拿下风口。
站在信息上游还是下游,决定了捕捉风口的能力。品牌销售数据就是市场水温,是宝贵的一手消息,品牌需要学会加强利用。
“研发2人,年赚六亿”切换到消费者心理带来的自然是负面影响,但硬币有两面,隐藏的一面是代加工产业链的整体成熟。
一个品牌只靠一个产品“一招鲜吃遍天”固然不是什么好的趋势,但毛利可以达到60%的“一招鲜”对品牌营收至关重要。化妆品加工厂也早就褪去了机械式代工的外壳,开发新市场,研究新配方,探索新品牌,尽可能地发掘产品附加值。
化妆品代加工脱离了旧瓶装新酒,而是开始协助品牌一同开发创新黑科技,止步不前只会被淘汰,日新作为大浪淘沙的佼佼者,希望有机会为您展现实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