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话煮的同义字 潮汕熟语中的反义形容词摭谈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谢若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潮汕话煮的同义字 潮汕熟语中的反义形容词摭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潮汕话煮的同义字 潮汕熟语中的反义形容词摭谈

潮汕话煮的同义字 潮汕熟语中的反义形容词摭谈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谢若秋

 潮汕话口语中有一些形容词曾经是旧时代“普通话”——通语中的常用语,如今已经成为现代汉语的历史词汇,但这些词语却依然活跃在方言中,是口语中的“主角”,多数并非“有音无字”。它们使用起来颇感亲切自然,俗而不土。现选择其中常用的几组反义词,继续作粗略介绍。

  沤——强:沤,普通话读òu,潮汕音读[ao3(欧3)]。《广韵》:“鸟候切。”明代李实《蜀语》:“衣物涹烂曰‘沤’。”引申为不中用,坏,差。如“沤死(差极了)!”“沤掉(东西坏了)”“沤臭(差劲)”东西坏掉了有的会发臭难闻,所以有 “蔫沤”,戏谚有“沤(臭)戏多支诙谐”等。形容词“沤”的反义词有“强”,潮音读[kiang3 (犬3)],词义为“聪明,能干”。如“伊读书过强,个(是)伊班内个学霸。”“强”在口语中与“儫”同义(“儫”潮音读[ghao5,义同“豪”],俗语有“大家无话新妇儫”),有人将“强”写作“□(上‘强’下‘力’)”(普通话读jiàng,潮音读[giang6 (建6)],义倔强,执拗),这属于旧时的通假用法(本有其字的借用),现在没这个必要。

  芳——臭:芳,原指草香,也泛指香气。《说文。艸部》:“芳,香草也。从艸,方声。”段玉裁注:“香草当作草香。”潮音白读为[pang1 (盼1)].香,《广韵》:“许良切。”本指谷物熟后的气味,引申指一切好闻的气味,潮音读[hiang1].如“芳饼药(香皂)”“炒芳饭”“隔夜狗肉有芳头”,还有与桃山芥蓝相关的俗语“猛火厚朥芳腥汤”等。潮语中“芳”文读为[huang1 (荒1)],用“香”代替“芳”,可看作是训读现象。臭,本义是气味的总名。普通话读xiù,潮音读[hiun3 ].如《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和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均读为xiù,指气味。“臭”词义缩小为“难闻的气味”则潮音读[cao3 ( 草3)],“芳”相对,如“别人仔屎臭呵呵,家己(自己)仔屎芳蟹膏”“勿听芳鼻臭”等。

  危——下:危,潮音读[guin5 (县5)],义为高。《广韵》注:“鱼为切。”《国语。晋语八》:“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 高诱注:“危,高险也。”李白《夜宿山寺》诗有:“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楼”即高楼(危,也可写作“悬”,潮音读[guin5 县5])。如潮语“后山着比前山危正好”“一丈危九尺无用”“伊生来危大([dua7])架势好”“食肥跳危,食饱想巧”等。下,用作形容词表示“低,矮”时,潮音白读为[gê6 (价6 )].汉代兵书《尉缭子。天官》:“然不能取者,城高池深,兵器备具,财谷多积,豪士一谋者也。若城下、池浅、守弱,则取之矣。”潮语则有“软涂好深掘,下田好泻水”“大水唔作唔知地危下”“危灯下烛(灯笼高挂、蜡烛低插于烛台)”等。

  硗——富:硗,普通话读qiāo,《广韵》:“口交切。”本义指土质坚硬瘠薄。如《汉书。贾山传》:“地之硗者,虽有善种,不能生焉。”颜师古注:“硗……瘠薄也。”潮语引申为贫穷,读音为[kiao1 (敲1)].如“硗仔人(贫穷者)”“无力硗仔,无声戏仔”“皇帝也有硗亲情(亲情,指亲戚。”情“,潮音读[zian5 (正5)])”“愈硗愈溜锤”“硗秀(才)无硗举(人)”等,也可叠用以强调,如“硗硗会富,富富会硗”。“硗”与“穷”(穷,白读为[gêng5],如“穷人食贵物”)同义,可连用为“硗穷”( “穷”在此结构中,今多文读为[kiong5]),这两个词均与“富”词义相反,故而有“三家富掼唔起一家穷”“富人富千金,硗人硗寸铁”“富伙饲药铺,硗(穷)伙饲当铺”等俗语。

  枵——饱:枵,《广韵》:“许娇切。”普通话读xiāo,潮音读[iao1(夭1)],本义是木大而中空。引申为空虚。指腹空饥饿。《新唐书。殷开山传》:“贼方炽……粮尽众枵,乃可图。”北宋欧阳修《再和圣俞见答》诗:“腹虽枵虚气豪横,犹胜谄笑病夏畦。”潮汕俗语有“枵眩饱乏,半湳疏惰”“枵鸡畏棰,枵人无面皮”“等食肚枵,等人心焦”等。“枵”与“困”同有饥饿义,“肚枵”可写作“肚困”。“枵”与“饱”词义相反,詈语有“饱朥”(常用于对挑食者的指责)。

  稜(宽)——紧(猛):稜,普通话读lénɡ,本义为物体的棱角,引申为突出,挺露。唐代韩偓《永明禅师房》诗:“蔓草稜山径,晴云拂树梢。”潮语引申为宽裕、盈余,潮音读[lêng7 (零7)或nêng7(能7)],旧时潮汕有“作(种)田稜”(指田地种得好且经济较有盈余),另有“跋输倒稜,跋赢倒无用”等俗语。“稜”与“宽”同义,与“紧”相对。“宽”潮音一读为[kuan1],义为宽裕,缓慢。如“宽时物,紧时用”“月尾出初十五六——宽宽等”,与人道别常用语有“宽(宽)行”。这个意义的“宽”又可与“猛”相对(词义为快),如“猛猛来”“走猛猛”等。潮音一读作[kuan3]时,义为宽阔。如“伊套新厝过宽”“路宽宽二人还行到相撞着”等。

  潮汕方言反义形容词及其所在熟语,记载着不少的地方历史人文,有的还是很值得追怀的乡愁文化。因此,坚持“在学习中使用,在使用中学习”是认识、掌握和传承这些语言文化和人文知识重要方法和途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