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个城市和70个城市区别(131个城市收缩北方72个)

作者:子非鱼

近日,随着官方在重要文件中透露,全国人口将在“十四五”期间进入负增长,人口话题再次走热

人口牵动着劳动力,牵动着经济,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目的。

在之前的多篇文章中,本号已经着重分析过省级行政单位中的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常住人口变化情况。

梳理的结果是,2021年末,全国有16个省市自治区人口负增长,包括河南、黑龙江、云南、辽宁、吉林、湖南、河北、天津、甘肃、山西、贵州、内蒙古、江西、陕西、新疆、北京。

此外,西藏零增长,14个省市自治区保持正增长。不过这些人口仍在增长的省市自治区整体也在降速换挡,四川、青海即将掉入负增长阵营。

36个城市和70个城市区别(131个城市收缩北方72个)(1)

数据来源: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本篇文章进一步细化,来看看各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自治州、盟)。

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拥有地级行政级别的城市、自治州与盟共333个, 外加4个直辖市,也即全国目前共有337个地级以上城市。

36个城市和70个城市区别(131个城市收缩北方72个)(2)

来源:国家统计局

截止到目前,共有261个城市公布了2021年的常住人口,根据这些人口数据与2020年常住人口数据或者七普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是:

已经公布数据的261个城市中,有131个城市人口在减少,占比超过一半。

由于很多城市没有公布2020年的常住人口,所以部分带“*”的城市是以2021年数据与七普数据计算的结果,其余都是2021年与2020年计算的结果。

36个城市和70个城市区别(131个城市收缩北方72个)(3)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

透过数据可以看到:

第一,去年人口增加最多的是湖北武汉,人口减少最多的是河南周口。

武汉人口不寻常的增量,主要是人口普查时期与疫情时期叠加造成的数据混乱,这一点在本号之前专门分析武汉人口的文章中有专门解释。

简单来说就是疫情之前很多人撤离武汉,导致七普数据被低估,解封之后人口又开始回归,于是便造成了一年增加120.12万的美丽误差。

按照武汉市公安局2021年5月份公布的数据,当时人口就回到了1351.5万人。以此估算,2021全年武汉真实的人口增量,应该是20多万。

周口七普时期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常住人口还是增加的,去年一下子减少了16.57万,成为全国人口减少最多的城市。

整个河南省也是如此,河南省过去几年每年都是几十万的人口增量,但去年一下子减少了58万,成为全国人口减少最多的省。

第二,人口减少最多的10个城市,南北各占一半。

其中北方人口减少最多的5个城市,有两个是中心城市,天津与哈尔滨。哈尔滨去年一年人口减少了11.6万,由此掉出了千万人口俱乐部。

在人口减少最多的10个城市中,中部地区最多,占到了7个。其中河南3个,湖北3个,湖南2个。

第三,人口减少的131个城市,北方72个,南方59个。

这里的南北划分是以秦岭淮河为界线,所以即便有些城市在南方省份,也被划分到了北方城市,比如江苏的徐州、安徽的阜阳、亳州等。

131个人口减少的城市中,绝大多数都是三四线城市,中心城市只有天津、哈尔滨、大连、石家庄、北京。南方的中心城市,一个人口减少的都没有。

分地区来看,中部地区占比最多,其次是东北、西部。中部地区很多省除了省会人口在增加外,其余大多人口都在负增长,比如河南、湖北、湖南、山西。

东北地区36个城市,目前只有长春、沈阳人口仍在增加,包括哈尔滨、大连在内的34个城市都在减少。

第四,人口增加的130个城市,热点城市占了36个。

其中人口增加最多的10个城市分别是武汉、咸阳、成都、杭州、西安、南昌、长沙、青岛、济南、郑州。

除了咸阳其余都是热点城市。咸阳去年一年常住人口增加了25.32万,仅次于武汉,高于西安,着实意外,没有行政区划调整,一年增加这么多人口,原因尚不清楚。

从热点城市来看,目前公布数据的城市中,除了天津、哈尔滨、石家庄、唐山、大连、北京外,其余都在增加。

而且,增量最猛的不再是一线城市,变成了二线省会城市。由此也可以看到,中国人口流向发生了明显改变。

过去深圳、广州是人口增量引擎,每年都是四五十万人口增量,2021年广州只有7.03万,深圳只有4.78万增量。增量排名都在10名之外。

36个城市和70个城市区别(131个城市收缩北方72个)(4)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

最后说说人口通缩的影响。

随着全国人口即将进入负增长阶段,人口减少的城市会越来越多,这是大趋势,扭转不了。

而人口通缩带来的最大影响,便是楼市的支撑力量摇晃。

过去二十多年,城市房价一路上涨,是快速城市化的结果,几亿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从小城市涌向大城市,购房需求和炒作需求共同推着城市房价上涨。

人口一旦转向,购房需求变弱。

有机构对未来的购房需求做出了预测,以一户仅一房进行估算,2021至2025年全国房屋年均需求只有424万套,不足过去十年年均需求量的一半。

36个城市和70个城市区别(131个城市收缩北方72个)(5)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商品房库存已经超过。在库存高企、需求快速缩水的背景下,大部分城市都将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意味着,大多数城市的房价接下来都会进入调整状态,特别是人口流出规模较大的三四线城市。

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个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鹤岗化,未来会有更多的城市房价鹤岗化,这也是大趋势。

36个城市和70个城市区别(131个城市收缩北方72个)(6)

至于中心城市,也会进入分化状态。从区域来看,北方部分人口减少的中心城市也会持续调整。

至于南方人口仍在增加的中心城市,则会进入市内分化,核心区人口密度大,需求旺盛,价格会比较坚挺,而外围区人口密度小,供应量大,调整的概率也比较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