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站上高质量发展起点(渝论轨道上的山城)

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独特的地理地貌,注定了这座山水之城魔幻的城市形态而轨道交通,无疑是这座“立体之城”的一道独特风景这些上天入地、穿楼过江的城市轨道,构建起了重庆城市交通大动脉,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它不但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也带动了城市发展,促进了区域繁荣,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强有力支撑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塑造了都市圈的新面貌,也在满足着人们对都市圈生活的无尽想象,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重庆站上高质量发展起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重庆站上高质量发展起点(渝论轨道上的山城)

重庆站上高质量发展起点

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独特的地理地貌,注定了这座山水之城魔幻的城市形态。而轨道交通,无疑是这座“立体之城”的一道独特风景。这些上天入地、穿楼过江的城市轨道,构建起了重庆城市交通大动脉,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它不但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也带动了城市发展,促进了区域繁荣,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强有力支撑。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塑造了都市圈的新面貌,也在满足着人们对都市圈生活的无尽想象。

对于年轻人来说,“轨道上的山城”不断扩大着他们的朋友圈。

有山城之称的重庆,城区道路狭窄,公共汽车受速度、运量限制,在居民日益增长的日常出行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少年轻人调侃,“约朋友吃饭,尽量选择不跨区的中间点,因为这样才不会堵车”。但现在,这样的顾虑早就被打消了。速度快、运量大、准时达的轨道交通解决了大家的交友难题。“多亏了便捷的交通,不仅能和老同学们经常聚会,还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多条轨道线路的开通,让各个区的年轻人们可以更加畅快地交流,不惧下班高峰期的车潮,搭乘轨道交通跨越山河。城市轨道的不断发展,不仅实现千万级人口的1小时通勤自由,也将持续刷新更广阔地域年轻人们的交友圈。

对于中年人来说,“轨道上的山城”圈起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圈。

每天早上,刘珺从黄泥塝的家中出门,乘地铁到朝天门下车后,穿过来福士购物中心便进入公司。全程仅需约半个小时,比坐公交车节约了一半时间。如此便捷的生活,并非刘珺独享。璧山区居民蒋玮一家从家里出发,步行至轨道交通1号线璧山站乘坐地铁,不到1小时后便到达位于沙坪坝三峡广场的重庆龙湖光年购物中心。在这里,他们购买了衣服、手机等商品。女儿还玩了小机器人对战游戏,不亦乐乎。便捷、绿色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早已成为中年人以及其家人的出行首选。在追求品质生活的他们看来,“轨道上的都市区”是幸福美好的生活圈。

对于老年人来说,“轨道上的山城”连接起了他们养老生活的优质生态圈。

老年人往往面临这样的两难抉择:舍不得郊区绿意环绕的慢生活,又想回到主城区与晚辈享受天伦之乐。对于老年人的烦恼,事实上,重庆早已有了谋划和行动。自2020年起,重庆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主城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区域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试行)》《重庆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快推动TOD项目建设。为此,重庆坚持以典型示范为引领,选取四公里停车场、海峡路、微电园和九曲河体育公园一体化项目等作为TOD示范项目。这些项目将按照“站城一体、通畅便捷、绿色生态、高效集约”理念,不断提升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城市品质。TOD项目里,不但有成片成荫的绿树、一簇簇草木声色“合鸣”,老人一边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出个门十多分钟还可以送小孙子去学校,然后去项目里的超市买菜或在周边公园里散步运动。轨道上的山城为他们的养老生活带来了“诗意的栖居”。

纵横交错的轨道线路是“与心脏相连接的毛细血管网”,山城里的轨道交通正载着越来越多的人“驶向幸福与美好”。据悉,到2035年,重庆主城都市区轨道交通建设总里程将达到6059公里左右。这个数字,相当于32圈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的长度;相当于重庆到广州,往返3个来回。以轨道交通为引领,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编辑 龙春晖 责编 王蓉 审核 陈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