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明清时期(为什么明清以后)

#中国封建王朝后期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闭关锁国始于明朝初年。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明清帝国如此选择的基层逻辑,其实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奠定了。

1、法家的主张

先秦时代,法家学派提出了“五蠹”的理论,所谓“五蠹”,可以理解成五种害虫,引申意义就是法家学派眼里五种有害的群体。其中,侠客、商人和儒生都在名列其中。

闭关锁国明清时期(为什么明清以后)(1)

法家学派仇恨“五蠹”的原因,其实也是一致的,仅仅以侠客、商人、儒生为例:

侠客行侠仗义,藐视各国法度,甚至一些游侠还收容一些让古代当权者不喜的人。因此法家认为,游侠群体有害;

商人的特点是脑子活。小镇刷题家脑子死板,成不了商人。商人的能力在于能够掌握书上没有的东西,同时擅长变通社会规则。这也是古代当权者不喜的群体。并且商人多数有钱,这部分人往往也基于财力,会对官府的管制构成不利。所以法家学派认为商人也有害;

儒生只会耍嘴皮子,而且不怎么从事劳动,还总想着做官。因此法家认为这个群体更是废物点心。

不过法家不爽归不爽,毕竟起初的法家不具备修理这些群体的能力。直到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掌管秦国以后,秦国开始推行法家的想法。比如按照秦的法度:商人祖孙三代,都要受到打压。

甚至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墨家(侠客)、儒家和商人,更是遭到了前无古人的打击。

西汉汉武帝时代,几乎全盘复制了秦始皇的策略:区别在于,孔孟时代的儒家其实早在秦末就已经灰飞烟灭了。汉武帝时代的儒家,早已出现了严重的变异。因此,西汉特色的儒家,才被汉武帝接受。

秦汉帝国对商人的态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并且,明清闭关锁国,也是秦汉法家治国逻辑的延续。

2、商人的消极意义

不可否认,在封建帝国,尤其是古代中国这样的帝国,商人如果不加以管理,确实对当权者不利。

在经济学里,农业被视为第一产业。也就是最基础的产业。毕竟没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那么,人们的口粮就要出现问题,人类文明能否延续都是未知数。古代统治者虽然没学过经济学,但不代表不懂这个道理。

闭关锁国明清时期(为什么明清以后)(2)

西汉初年,有人给西汉皇帝提出过这样的看法:那就是虽然西汉朝廷打压商人的地位,但是商人依旧有钱,而农民依旧贫苦。

其实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古代商人富足是基于商业的缘故。如果古代农民不甘贫苦,组团经商,那么,其危害性不外乎两点:

第一,人人都去经商,那么,农业生产谁来负责?一旦出现粮食危机,只怕会引起战乱;

第二,商人想要经商,就意味着需要流动。而流动往往不利于古代统治者对社会的管理。而一旦商人形成一股势力,就会要求古代皇帝放宽一些策略。这是古代皇帝不能容忍的。

所以古代皇帝都不约而同选择打压商人。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3、明清的特殊性

明清帝国选择闭关锁国,其实是基于打压商人的逻辑。

明朝是在元末战乱局面上建立的王朝。而元朝的崩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重视商业:元朝皇帝委任商人治国,导致元朝不得不放松对基层的管制,最终,为元末的农民起义提供了温床。

闭关锁国明清时期(为什么明清以后)(3)

朱元璋有鉴于此,自然要对商人严加管制。而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中国商人和波斯、阿拉伯的商人进行来往。这种流动性是朱元璋不允许的。所以明朝闭关锁国:既不许明朝境内百姓从事商业活动,也不许和外人做买卖。

清朝是明朝的升级版。因此清朝入关以后,根据明朝的体系制度,继续推行闭关锁国的制度,也不足为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