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朱淑真诗词50首 宋代才女朱淑真诗词中的春天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与李清照齐名,并称“词坛双璧”。

朱淑真不仅能填词赋诗,还写得一手银钩精楷。虽然生于富贵之家,然而她的婚姻却十分不幸,她的丈夫是一个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郁郁寡欢。她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多才多艺的她只能将抽丝寄予词的写作。

南宋朱淑真诗词50首 宋代才女朱淑真诗词中的春天(1)

诗家清景在新春,草木发芽,百花吐蕊,万物悄然间焕发生机,一派春意盎然,令人陶醉。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

古人说,春女愁,秋士悲,感其物化也。大概春天里多彩、多变的风物,最易于触动旧时女性的情怀。朱淑真这位女词人,是以善于写四时景观、四时心绪而扬名词坛的。

在她现存的三十余首词作中,单是与春相关的就占了三分之一以上。“尝春”、“送春”、“春半”、“春怨”、“清明”、“梨花”,这都是有标题的春之乐章。无标题的缘春抒情之作,尚有多首。

朱淑真的诗词清新婉丽,蓄思含情,在她的诗词中,春天也饱含着无限婉转深情。

南宋朱淑真诗词50首 宋代才女朱淑真诗词中的春天(2)

1、《蝶恋花·送春》

朱淑真〔宋代〕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朱淑真在少女时有一段纯美的爱情,但婚后生活却十分不如意,最后忧郁而终。这首词正是她对昔日美好生活一去不复返的追恋哀伤不已的反映。全词将春拟人,抒发伤春情怀。

全词通过描写万缕垂杨、飞絮缱绻、杜鹃哀鸣、春雨潇潇,构成一副凄婉缠绵的画面,一个多愁善感、把酒送春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活现在这幅画面中,词句清丽,意境深远。

南宋朱淑真诗词50首 宋代才女朱淑真诗词中的春天(3)

2、《落花》

朱淑真 〔宋代〕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连理枝头艳丽的鲜花正在盛开,但风雨嫉妒鲜花的美丽,时时刻刻想要催促鲜花凋谢。我真想让掌管春天的神长久做主,不让娇嫩可爱的鲜花落到碧绿的青苔上。

这首诗直露惜花之情,并借惜花来表达她对人世间不平的愤慨和对美的呼唤。前两句写象征邪恶力量的横雨狂风侵袭着象征美好事物的花;后两句写呼唤青帝为落花做主,莫让风雨欺凌花,隐含着诗人对人间幸福和美的呼唤。

南宋朱淑真诗词50首 宋代才女朱淑真诗词中的春天(4)

3、《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朱淑真〔宋代〕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春日暖暖的阳光,像在抚弄着杨柳轻柔的枝条,在花园的小径上,涌动着浓浓的香气。可过了清明节天却阴了起来,云雾笼罩着阁楼,那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午睡醒来,听到莺儿美妙的鸣叫声,却又唤起了我的春愁。这莺儿却在哪里呢?是在绿杨影里,是在海棠亭畔,还是在红杏梢头?

这首词写春天的景色,显得轻快、明丽,辞淡情浓。它的描写是全方位的:感到的是春日的暖意;嗅到的是飘动的馨香;听到的是尖巧的莺啼;看到的是“红”“绿”的色彩。字里行间,仿佛透露出春花的香味,呈现出缤纷的景色。

南宋朱淑真诗词50首 宋代才女朱淑真诗词中的春天(5)

4、《减字木兰花·春怨》

朱淑真〔宋代〕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我行路也孤独,坐卧也索寞,自己做了诗,自己来和。久久伫立,黯然伤神,无奈轻轻的寒意撩拨着我。这情这愁谁看见?只有泪洗残妆无一半。愁与病交加相续,一次次剔尽寒灯,难以入梦。

这首词语言自然婉转,通俗流丽,篇幅虽短,波澜颇多。上片以五个“独”字,写出了女词人因内心孤闷难遣而导致的焦灼无宁、百无一可的情状,全是动态的描写。“伫立伤神”两句,转向写静态的感觉,但意脉是相承的。下片用特写镜头摄取了两幅生动而逼真的图画:一幅是泪流满面的少妇,眼泪洗去了脸上大半的脂粉;另一幅是她面对寒夜孤灯,耿耿不寐。

南宋朱淑真诗词50首 宋代才女朱淑真诗词中的春天(6)

5、《谒金门·春半》

朱淑真〔宋代〕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春光已匆匆过去了一半,目光所及,繁花凋落,春天将要逝去。整日斜倚栏杆,徘徊眺望,伤春逝去的愁怨,袭上心头,天也无法帮助摆脱。风和日暖,在这么好的春光,独自倚靠斜栏旁,还不如那双双对对的莺燕。院里落满了残花,垂下幕帘待在屋里,不忍看到春天逝去的景象。芳草漫漫到天边,思恋的人远在天边处,令人悲肠欲断。

全词语言清浅,格调萧瑟,感情深沉,朱淑真以其独特的才华唱出了人生不幸的凄怆悲歌,真挚感人,能移人情。

南宋朱淑真诗词50首 宋代才女朱淑真诗词中的春天(7)

6、《江城子·赏春》

朱淑真〔宋代〕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朱淑真笃于言情,有“荼毗不尽断肠诗”语。她的断肠词清新宛丽,蓄思含情。这首《江城子》,以火一般的热情,抒写与心上人离别后心灵深处的忧伤。词人“赏春”所触发的离情别恨的隐痛,无处告说,只能发之于笔墨,诉之于词章。

这首词从春景凄寒起笔,转入“忆前欢”时却反接以闺中的寂寞和送别的感伤;过片以后折入梦境的回顾和思索,最后回到现实,以痛绝之语作结,由此显出沉郁顿挫的风致。

南宋朱淑真诗词50首 宋代才女朱淑真诗词中的春天(8)

7、《书窗即事》

朱淑真 〔宋代〕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花瓣静静飘落,春天无声无息;鸟儿好像不知道春要归去,还在那里独自啼鸣。只有小蜜蜂和蝴蝶甚是多情,飞过白色的墙壁去追寻春的足迹。

这首写春归之景的小诗,把春天、鸟儿、蜜蜂、蝴蝶当做人来写,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气。

南宋朱淑真诗词50首 宋代才女朱淑真诗词中的春天(9)

8、《早春喜晴即事》

朱淑真 〔宋代〕

山明雪尽翠岚深,天阔云开断翳阴。

漠漠暖烟生草木,薰薰和气动园林。

诗书遣兴消长日,景物牵情入苦吟。

金鸭火残香阁静,更调商羽弄瑶琴。

春回大地,万物复兴。去年的雪而今已消融殆尽。遥山叠翠,远水澄清,本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在诗人眼中,却不禁涌出一股淡淡幽愁。

任是良辰美景,而于如有隐忧的人来说,梁间燕语是对孤独者的嘲讽,柳外莺声是对失意人的奚落。物本无心,观者有意,于是也只好暂借这欢喜之景寄我哀思,稍遣愁情。

南宋朱淑真诗词50首 宋代才女朱淑真诗词中的春天(10)

9、《独坐感春》

朱淑真 〔宋代〕

翠密藏鸦绿柳堤,伤春懒矣步桃溪。

梦回窗下日当午,鶗鴂一声林外啼。

若要识得东风面,光是闻听处处鸟啼,惊问花落多少,还不足以知春的全貌。乘着和风暖阳,傍花随柳,着意处皆为鸟啼虫唱,入眼物尽是杏雨梨云,如此也只能用万紫千红来囊括这数不尽的繁华。

而繁华过后,又转生凄凉,尽管盛景吟咏不尽,但又无一物可解我千结。此时林外一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本自伤春,春又归去,又平添几许闲愁。

南宋朱淑真诗词50首 宋代才女朱淑真诗词中的春天(11)

10、《春日书怀》

朱淑真 〔宋代〕

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

已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追客愁。

月落鸟歌空美景,花光柳影漫盈眸;

高楼惆怅凭栏久,心逐白云南向浮。

刘禹锡曾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的肃杀自是不如春天的温存让人舒心,故而喜春厌秋的人多。而杜甫在春日中仍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情不因境改,纵是山河壮丽,也难抚平一颗创伤的心。

朱淑真在融融春日,亦和杜甫一样离家万里,思亲不能自已。对她来说,也许千金一刻的春夜并不值得秉烛行乐,更多时候是听着润物无声的细雨,暗恨更漏如此漫长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