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最惊艳的武侠(金庸最好的武侠小说是白马啸西风)

金庸最惊艳的武侠(金庸最好的武侠小说是白马啸西风)(1)

金庸武侠可谓天下闻名,几十年来经久不衰。在他为数不多的武侠小说里,《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射雕三部曲等最为人熟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即便到了传统武侠式微的今日,金庸武侠小说依然是影视剧翻拍的热门,哪位演员能蹭上一波热度,大红大紫犹未可知,出个小名轻轻松松。

由于写作时候均为连载,金庸武侠小说有着许多逻辑硬伤,哪怕是金先生几次修改也依然能让读者挑出错来。正所谓瑕不掩瑜,一向挑剔的读者,对金庸武侠宽容之至,指出错误,列出混乱,也仅是为了表达心中遗憾,对金庸武侠小说本身,还是享受的,对金庸先生的如椽大笔,还是佩服的。

金庸武侠,胜在文字优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主角也好配角也罢,几无废墨,往往三言两语便可刻画出一个人物,让人回味深长。即便你再看不上武侠小说,对其有再多的腹诽,郭靖黄蓉,杨康杨过,萧峰虚竹等名字,也定有所耳闻,若是稍有喜欢,李莫愁程英、沙通天侯通海等配角也能如数家珍。

在那些被写活了的小说人物中,若是提起李文秀,很多人大抵都要愣上一愣,此人是谁?哪部作品?

金庸最惊艳的武侠(金庸最好的武侠小说是白马啸西风)(2)

大家对《白马啸西风》的印象,大概只有一句话:白马带着她一步步地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地走,但终究还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这带着淡淡忧伤又倔强至极的文字,瞬间便能吹拂起我们心中的柔荑花,触动我们柔软的心弦。

《白马啸西风》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并不见长,篇幅短,人物淡,更像是一篇长长的散文,一个小小的故事。相比较热血又热闹的《天龙八部》等,白马啸西风简单的令人发指;相比较历史感宏大的射雕三部曲,白马啸西风单薄得让人提不起阅读的兴趣;相比较江湖险恶的《笑傲江湖》,白马啸西风单纯的没有悬念。

基于以上理由,我在冒失的年纪对《白马啸西风》是嗤之以鼻的,也曾认为,它可以和《鸳鸯刀》、《越女剑》并列为金庸先生最不可读的三部武侠小说。

当热血化成了肚腩上的油腻,当对爱的憧憬变成了口袋里的钢镚,当心中的侠义成了眼中的浑浊的时候,我再读金庸武侠,已是波澜不惊,可以臧否书中的人物,可以指指点点的做几篇自媒体文。

唯有翻开过去“深恶痛绝”的《白马啸西风》时,仿佛从未读过一般,竟然停止了挑毛病,终止了找写文的由头,静静地把它读完。

读完之后,我发现,过去的自己,错过了最好看的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最惊艳的武侠(金庸最好的武侠小说是白马啸西风)(3)

《白马啸西风》不复杂,连人带牲口算上也仅有李文秀一家三口,吕梁三杰,阿曼苏普和他爹,以及老人华辉,一匹老马寥寥数人。作为被各种宫斗剧洗礼的现代人,书中的情节也不离奇,可以说,就算你从未读过,半篇过后也能猜出个大概结局。

小说中也没有引人浮想联翩的传统文化明喻暗喻底蕴之类,相对于连名字都有出处的其它金庸武侠作品,如令狐冲任盈盈地来自《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而言,《白马啸西风》中人名简直俗不可耐,“李三”、“李文秀”,放到市井生活里也不过是大众之名,读过便忘,毫不起眼。

不复杂不热闹的《白马啸西风》,整部书是苍凉的。苍凉中带着孤独,孤独中有着倔强。它不似郭靖萧峰的大漠草原,那里有雄心壮志,那里有金戈铁马,李文秀的大漠,有的是她在意的情郎,和她不在意的故高昌国宝藏。

与其说这是一部武侠小说,不如说它更像是李文秀个人眼中单纯的世界。几个人几件事,一抹绿色,一阵黄沙,便是世间全部的样子。初读,冷冷清清,无滋无味,再读,灯火阑珊,清新入脾,再再读,点滴柔情,尽在纸墨之间。恰如孤烟直的大漠中,忽现一个身影,远远望去,婀娜?妖娆?清秀?终归要在脑海中找一个符合自己心情的样子。

于孤独中寻找繁华,繁华只需一个身影;于繁华中找寻孤独,孤独需要摒弃万千。

《白马啸西风》是金庸武侠中孤独中的繁华,李文秀一人足矣涵盖全篇。纯洁的人让人心生畏惧,单纯的人让人心生怜悯。李文秀是个纯洁单纯的人,我们对她敬畏且爱怜。正是因为敬畏,我们会忽略《白马啸西风》,觉得它不是一部好小说,刻意的避免与之接触,免得让俗世中的自己相形见绌,也正是因为爱怜,我们会努力忘记《白马啸西风》,把它束之高阁,免得让自己的心,一次次的惋惜,一遍遍的疼痛。

金庸最惊艳的武侠(金庸最好的武侠小说是白马啸西风)(4)

也许,从武侠小说的角度来看,《白马啸西风》真的不是一部好书,但是,它真真切切的是我们在这个焦躁时代中,难得一见的好书。“武”在书中,是可有可无的西风,它决定不了江湖,“侠”在书中,是可有可无的西风,它抵挡不住草原中的野草,仅为生存而生。它是那匹老白马,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却那般耀眼。

白马和李文秀回转中原,等待他们的,不知是何等景色,我们看着远去的背影,心中莫名紧张,生怕如画的情感在繁华中落了下乘,终究俗不可耐。所幸的是,李文秀想着:可我偏不喜欢。


作品均为原创

请关注@风舞鹰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