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皇陵都被盗了(为什么清朝的帝陵有一半被盗)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

1928年,河北遵化突然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一个天大的消息传来:清朝统治者乾隆、慈禧的陵寝被军阀孙殿英盗掘了!一时之间,举国震惊,有人拍手叫好,有人蹙额兴叹,住在天津的溥仪痛心疾首,立即召开“御前会议”,扬言说:“不报此仇,便不是爱新觉罗子孙”。然而,他身为逊帝,也只能是说说,孙殿英并没有得到严厉的惩罚,十七年后,同样的事情再度上演。

满清皇室主要有三块祖坟,最早的一块位于东北,埋的是太祖、太宗还有更早的祖先;入关后修建东陵、西陵。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除光绪皇帝崇陵被盗,另外三座都安然无恙;清东陵就比较倒霉了,仅有顺治皇帝的孝陵未被光顾,像康熙、乾隆、咸丰、同治,还有孝庄、慈禧都无一幸免。曾经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若干年后被人开棺戮尸,遗骨散落一地,反差的确是太大了。别说溥仪,就算是普通老百姓,恐怕也难以接受。

清朝总共有十二位皇帝,十一座帝陵,其中五座被盗;反观明朝,南京明孝陵,昌平十三陵,没有一座被盗墓贼打开,唯一重见天日的还是明神宗的定陵,那是因为考古发掘,与盗墓不是一个概念。同样是皇帝,同样是统治者,双方的差距为什么如此明显?怎么明朝帝陵就没有盗墓贼洗劫?清朝的却有一半遭殃?

为什么清朝皇陵都被盗了(为什么清朝的帝陵有一半被盗)(1)

首先,在民国,满清政府是前朝,是革命的对象,挖掘这个朝代的陵寝,可以出师有名,为自己、为手下士兵做精神动员。满清朝廷有两个特征,第一:他不是汉族建立的政权,他的核心统治者是来自白山黑水的满人,三百多年来,满汉矛盾长期存在,并没有因为清政府统一全国就逐渐消亡。以前皇太极在位的时候,清军多次突破长城,烧杀抢掠,在京畿地区留下比比血债;后来入关,又强推剃发、易服等种族色彩浓厚的政策,激发汉人不断反抗,所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不满清朝统治的人们,就打出反清复明,驱逐满洲贵族的口号,在民间很有影响力。第二个特点,清政府是刚刚被推翻的政权,他丧权辱国、剥削民众的事情,许多人都亲身经历,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不满。

孙殿英说他挖掘慈禧陵、乾隆陵是为了报仇、是为了革命。孙家先祖在清军入关时惨遭杀害,只有少数漏网,几百年来,始终找不到复仇的机会,如今风水轮流转,总算是找着了!加之孙殿英的父亲又死在清政府的大牢里,恨上加恨,所以盗满清的墓,对的起祖宗。他还说孙中山辛亥革命,促使清帝逊位,是革命;冯玉祥北京政变,把紫禁城里的小朝廷赶了出去,是革命;他挖掘皇陵,自然也可以是革命,革死人的命。将士们一听,发掘皇陵,既可以挣钱,还可以革命,当然是更愿意卖力了。事实上,孙殿英最大的动机还是钱,搞不到细软之物,部队就要散伙了,人都没有,他还做什么军阀。

反观明朝就不一样,那是汉人建立的政权,无论满清政府还是反对势力,都尊重明朝陵寝。洪秀全、孙中山前往明孝陵祭拜,表示反对满人统治的决心。清政府为了稳定统治,降低汉人的反感,派专人看守十三陵和明孝陵,康熙、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去紫金山上拜一拜,这是表演给江南士子看的。挖明朝陵寝,不如挖清朝陵寝那么师出有名,更具有正当性。

为什么清朝皇陵都被盗了(为什么清朝的帝陵有一半被盗)(2)

第二个就是时间的远近,时代越近的政权,后人对他的了解越多,能够收集到的资料也越多,盗墓尤其如此。帝王陵,过去可是皇家禁地,砍一棵树都要治重罪,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每座陵墓的墓主人是谁,墓道口在哪里,根本不清楚。必须得有懂历史的知情人士指导,方能一探究竟。孙殿英或者其他盗墓者,想要挖坟,肯定是找有钱有名的皇帝挖,在民间,明朝有名的皇帝就两个,朱元璋和朱棣,后面的都不太有名,最近的朱棣,距离民国也有五百年历史了,人们知之甚少。而清朝的康熙、乾隆、慈禧知名度都很高,老百姓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乾隆留给人们的形象就是花花公子、风流皇帝,什么十全武功、六下江南、大修皇家园林,肯定有钱;慈禧就更近了,许多士兵曾生活在她统治的时代,老太后的形象以负面为主,豪华葬礼、奢靡无度更是人尽皆知。

目标已经选好了,剩下的就是找墓道口了,明朝的好找还是清朝的好找?毫无疑问是后者,孙殿英盗墓的时候,慈禧才死了二十年,当初参加过葬礼的目击者,修陵工匠或者他们的直系亲属,有很多还在世上,找到其中一两个,逼迫他们指出墓道口的位置,就成功了一半。而且清朝皇陵的结构都差不多,得手了一个,就能举一反三,把其他陵寝的墓道口挖开,拿走奇珍异宝。

最后就是在难度上有差异,盗墓嘛,当然是越隐蔽越好,花的时间越少越好。明朝的帝陵距离城区都太近了,朱元璋的孝陵建在钟山上,离南京市区不过五六公里,十三陵距离昌平市区也差不多的距离,一旦有什么大动静,比如爆破金刚墙,很容易被外界知道。清东陵就不一样了,距离遵化市区26公里,非常的偏僻,这样的环境,适合作为万年吉地,但不适合防盗。孙殿英以剿匪、军事演练为名驻扎在这里,很少有人知道他干了什么,隐蔽性非常好。

为什么清朝皇陵都被盗了(为什么清朝的帝陵有一半被盗)(3)

然后是墓道口的位置与地宫的深度,明朝皇陵的墓道口非常神秘,找起来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什么挖的是定陵,因为长陵和献陵的墓道口都没找到,万历皇帝实际上是替永乐皇帝挨刀了,郭沫若最早的想法是挖长陵。而且定陵的墓道口也是偶然间找到的,当时一筹莫展,突然几块砖头掉下来,提醒了考古队员。砖块为什么脱落?因为它是皇帝下葬后,封堵墓道口时砌上去的,与原先城砖结合的并不紧密。如果没有这个细节,或者考古人员没有深入思考,很有可能定陵发掘也是无功而返。清东陵的墓道口就十分简单了,就在哑巴院的琉璃影璧下面,为什么叫哑巴院,因为暗藏了墓道口的位置,让哑巴来施工,可以防止关键信息泄露出去。谁能想到,雕刻精美的琉璃璧下方,竟然就是墓道口的位置呢?可一旦被人知道了,也就没什么神秘可言。

地宫深度也是影响盗墓难度的因素之一,明朝皇帝的地宫,离地面27米,就算找到了入口,想要到达地宫,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得挖好一阵子了。清朝皇帝的地宫,离地面就非常近,花费不了多少时日,就能来到地宫的石门。比来比去,还是清朝皇帝有自信,把玄宫放在这么浅的地方,自以为海清河晏、康乾盛世,没有人敢来盗墓,殊不知历史上哪有不垮台的政权,早晚而已。民国时期,昌平本地的盗墓贼侯显文带领同伙,想要挖掘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德陵,可他找来找去,也没有发现墓道口,只能放弃了,最后挖了明成祖妃子的的陵墓。1945年,遵化的土匪效仿孙殿英,又把康熙的景陵,同治的惠陵盗掘了,难度明显比十三陵的低。

康熙、乾隆、同治、慈禧这些人生前作威作福,生杀大权,尽在其手。没想到死后却别人肆意凌辱,连骨架都凑不齐了。相传惠陵被盗的时候,曾发现两具棺材,一男一女,男的是同治皇帝,已经腐烂,只剩下一具骸骨;女的是皇后阿鲁特氏,肌体完好,就像睡着一样。土匪就用到切开皇后的肚子,想要找找有没有金块。为什么呢?因为民间有传说,皇后跟慈禧关系不好,吞金死的,这个皇后当的也真没意思,活着抑郁寡欢,受婆婆的气;死了开膛破肚,丢弃一边。

为什么清朝皇陵都被盗了(为什么清朝的帝陵有一半被盗)(4)

截至目前,乾隆和慈禧的地宫已经开放了,康熙的景陵还没有清理,只是把盗洞封堵,康熙与几位皇后、皇贵妃的骨架还在地宫恶臭的积水里漂来漂去,如果泉下有知,他肯定会惊叹一声:“什么?朕的大清亡了?”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好文推荐☆

李承嗣:纵横雁北淮南的神级龙套

皇帝的遗言一般说什么?(上):崇祯的最无奈,曹操的最感人

《中国古代奇技淫巧》:古人的黑科技,手把手教你“立地成仙”

为什么清朝皇陵都被盗了(为什么清朝的帝陵有一半被盗)(5)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