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罗妮卡决定去死(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一提起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他的代表作《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讲述一个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追寻宝藏的奇幻冒险故事。

我却偏偏对他另一部相对来说不太出名的作品情有独钟,那就是《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维罗妮卡决定去死)(1)

其实,整本书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

一个二十四岁的普通的女生因为厌倦了自己平淡无味的生活而选择自杀,自杀未遂后被送入精神病院,被告知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通过在其中碰到的人和发生的事感悟到了生命的美好,继而决定珍惜每一天的故事。

听起来就像是个美好得有些虚幻的童话故事,但在我看来,这本书并不是通过情节取胜,文中里面的一些段落包含了作者想要阐述的人生哲理,不断引导着读者去思考,去和自己现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碰撞,反思。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作者对于疯子与正常人的阐述,疯狂与正常的边界到底是什么?


疯子和正常人的定义

疯子,顾名思义,就是有精神疾病的人,比如精神分裂、忧郁症、躁郁症患者。换句话说,与其他人不同的人。

那又该怎么样去定义“正常人”?

身体健康?无灾无病?所谓正常人,就是和周围的人相似或者力求和周围的人相似的人。

这样看来,社会上的确充斥着正常人,每个人都按照大众“约定俗成”的规矩行事。

女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结婚生子。

人都应该找一份稳当有安全感的工作。

进入社会就必须学会八面玲珑,与人积极社交。

所有人都必须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有这么多的“应该”、“必须”。我们真的需要按照这些条条框框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吗?我们真的需要为了“正常人”这个标签来付出巨大的努力,就为了不成为社会中的异类?

是的,我们心甘情愿。我们愿意做任何事,只要能成为别人眼中的“正常人”。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维罗妮卡决定去死)(2)

书中描绘的疯人院

书中便描绘了一个真实的神经病院——维雷特精神病院。

维雷特精神病院颇有名望,里面除了司法机关和其他医院送来的真正的疯子,还充斥着“装疯卖傻”的人——博爱会

这或许会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怎么会有人愿意装疯卖傻地待在精神病院?这又不是什么五星级酒店。

事实上,他们只是厌倦了做一个正常人,在这里他们可以畅所欲言,为所欲为,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完全不需要理会他人的眼光,也能被百分百地容忍,因为自己已经是“疯子”。

但这同样带来一个问题,人们开始享受这样非真实的世界,享受这种不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的快感,人们开始离不开维雷特。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维罗妮卡决定去死)(3)

正常与疯狂的交织

女主维罗妮卡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女主因为心理疾病活不过一周,她从一开始的麻木到被触动到放飞自我,尝试去做自己没做过却想做的一切,探索未知的自己。

她让平静多年的维雷特激起了一丝波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我现在还活着,我好好利用了自己的生命吗?

外面的世界固然要付出代价,但那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味地逃避否认,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加高昂。

重新面对生活,勇敢地去犯错,把教到的新朋友也同化成“疯子”,不对外界的规则亦步亦趋,探索未知的生活与冒险。

离开“疯人院”不意味着自己向社会的条条框框妥协,而是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不再害怕别人的眼光,不再担心自己与别人到底有什么不同,认真地为自己活一次,即使成为“疯子”也是值得的。

就像那个终于逃离博爱会的玛丽说的那样:“博爱会与外面的世界没什么不同,都是人以群分,不允许异类打扰自己的庸碌。我知道我是一个有用的人,一次冒险抵得上一千个舒服安逸的日子。”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维罗妮卡决定去死)(4)

结语

其实对作者的生平经历有些了解的话,就会知道,保罗•柯艾略因为青年时期的叛逆曾被父母三次送入精神病院。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这个故事这么真实的原因。

其实,疯子和正常人之间的界限并没有那么分明。

与其压抑自己的天性,时时刻刻将自己伪装成“正常人”的样子,不如坦坦荡荡地向世人证明,我就是一个活得自由肆意的“疯子”。

做汩汩而出的泉水,不要做一潭死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