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地方中秋的习俗(民间有哪些有趣的风俗)

每当中秋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就会想到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词的最后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人借着中秋节夜晚的圆月,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共享一轮明月的情怀。

今年中秋节的时间是10月1日,和国庆节是同一天,想必很多人早已经都归心似箭 。在这个寓意团圆的传统节日里,人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和家人一起共度良宵。

各种地方中秋的习俗(民间有哪些有趣的风俗)(1)

建国之后这种现象一共出现过两次,即1982年、2001年时,中秋与国庆便在同一天,而2020年中秋节,同样是中秋、国庆双节同庆。

在这个举国欢庆的团圆佳节到来之际,大家除了应该期盼团圆,以及品尝丰富多彩的美食之外,还应该多了解一些有趣的中秋习俗。

第一、“拜月”

“拜月”顾名思义就是祭拜月神,这种习俗源于古老的祭月仪式,古代先民以此表达对月亮的崇敬。

每当秋季来临时便会祭月,祈求能够风调雨顺、人畜安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古老的祭月节,而中秋节的起源之一,便是祭月节。

各种地方中秋的习俗(民间有哪些有趣的风俗)(2)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中秋祭月逐渐演变成了中秋拜月,随着时代变迁最终确定为“赏月”

早在唐朝时期赏月风俗便十分流行,诗人们曾不遗余力地用诗文去吟风诵月,李白的《静夜思》就是著名的“赏月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被誉为诗圣的杜甫,也不甘人后,他创作了《八月十五夜月》诗云:“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为知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种对月把酒言欢的习俗,在北宋时期蔚然成风。

现如今的“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 等古迹,便是古代拜月、赏月习俗的体现。

各种地方中秋的习俗(民间有哪些有趣的风俗)(3)

第二、“吃月饼”

在现代人的眼中,月饼只是一种普通的糕点,并且只要想吃就能随时买到。但是大家知道吗?月饼作为一种与月亮形状相同的食品,早在隋唐时期便已经出现。

咬一口圆月一般香甜软糯的月饼,不仅嚼在口中还甜到心里。俗话说: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在中秋节夜晚降临之际,一边观赏着天上又圆又大的月亮,一边吃着又圆又甜的吃月饼,不仅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而且也可以体现出中国人的团圆情节。

各种地方中秋的习俗(民间有哪些有趣的风俗)(4)

据史料记载,“月饼“一词,最早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后来人们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没想到这两种习俗正契合中秋团圆寓意。

在中秋节到来的这一天,无论南北都有这两种习俗,正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第三、“观潮”

八月十五中秋夜月亮又圆又大,如果能够站在岸边远眺一轮明月,那么不仅可以烘托节日气氛,而且可以将中秋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观潮”是一种流行于浙江杭州,以及嘉兴地区的中秋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有大潮,涨潮时浪涛排山倒海气势十分壮观,素有“天下第一潮”之称。

各种地方中秋的习俗(民间有哪些有趣的风俗)(5)

南宋时期观潮习俗更为兴盛,周密曾作《观潮》词:“浙江之潮,天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

苏轼也曾在词中写道:“八月十八潮,天下壮观无。”。

第四、“燃灯”

在湖广一带,时至今日在中秋之夜,依然有燃灯以的古老风俗,人们会用瓦片叠塔并于塔上燃灯。

《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中有:“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各种地方中秋的习俗(民间有哪些有趣的风俗)(6)

并且在“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从这段话中就可以详细地了解到,中秋燃灯的习俗不仅规模盛大,而且也独具南方人过中秋的特色。

结 语

实际上关于中秋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完全可以用丰富多彩或琳琅满目来形容。笔者认为这些以月亮为核心的习俗,都是历朝历代习俗文化中的突出代表。

每一个习俗就是一个文化符号,当数不清的文化符号聚集在一起时,便塑造了中国人难以割舍的团圆节。现如今中秋节依然十分流行,皆因那一份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