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神奇的哲学家(一位著名哲学家竟然痴迷一双破鞋)

有这么一类人,头脑里思考的总是一些“缥缈无形”的东西,让人看不透;即便说出来,也是“神神叨叨”,让人听不懂……古往今来,这方面的大学者就被人们尊称为哲学家,他们不仅思考宇宙万物的前生今世,也讨论现世社会的生存困境……今天的主人公来自德国,擅于用艰深晦涩的语言探讨存在问题,哈哈,大家不要怕,这个杀手不太冷哦,他可是个文艺大师,不仅喜欢读诗品画,还敢于用自己的哲学理论去分析艺术之为艺术的道理,他就是存在主义哲学大师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世界上最神奇的哲学家(一位著名哲学家竟然痴迷一双破鞋)(1)

话说这位大师出身天主教家庭,通习希腊文和拉丁文,喜欢读希腊原著,后从师胡塞尔学习现象学,一战爆发后又从过军……他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应该是《存在与时间》,你要想折磨自己就去读读吧,嘿嘿,不过《荷尔德林诗的阐释》、《艺术作品的本源》(收录于《林中路》)就比较文艺小清新了,他对诗歌和绘画有着精彩独到的分析。

话说大家有没有听过哲学家解读艺术品呢,那么请你打开自己的想象力,一起体会下吧,就从梵高那双破鞋说起吧……

世界上最神奇的哲学家(一位著名哲学家竟然痴迷一双破鞋)(2)

世界上最神奇的哲学家(一位著名哲学家竟然痴迷一双破鞋)(3)

海德格尔是这样描述这幅画的:“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想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战胜了贫困的无言喜悦,隐含着分娩镇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来源于孙周兴译本)

世界上最神奇的哲学家(一位著名哲学家竟然痴迷一双破鞋)(4)

多么诗意的话语哈,大师也文艺,撇开梵高的绘画技巧,海德格尔分别从鞋口和鞋皮的造型中展开描绘,于是在这件艺术品中,一个世界得以建立。他要告诉我们艺术之为艺术的本源问题,我们一点点来思考,大家低头看看我们脚上的鞋子,不论高雅闪亮的皮鞋,还是舒适简洁的布鞋,亦或者一双家居拖鞋,你会有生动的艺术联想吗?哈哈,你不会,我不会,海德格尔会,不过他不是先进行艺术化联想,而是把它们先当做一个“物”去反思。

世界上最神奇的哲学家(一位著名哲学家竟然痴迷一双破鞋)(5)

“物”是如何存在呢?就是因为人的使用,海德格尔把这叫作“器具有用性”,人活着,就是要通过使用“物”实现生活的目的,但正因为如此,清晨匆匆穿上就出门,傍晚回到家又随意一脱一扔,你还会去艺术联想它们是如何陪伴我们经历风雨、见证我们每天的努力吗?人时刻追寻存在的意义,但鞋子存在的意义就在我们“习惯的使用”中被忽略了,海德格尔把这称作“器具性存在的遮蔽”,即所谓的“大地”,也即“无意义”的一种状态。

世界上最神奇的哲学家(一位著名哲学家竟然痴迷一双破鞋)(6)

这幅农鞋也是物,但你能再去穿吗,不能,所以它作为艺术品不再有着使用目的,而是用来欣赏的,于是你就进入了艺术品开启的一个世界,也即一种“有意义”的世界,你会从这种磨损破旧中感受到那种人存在的艰辛。现实中的鞋服务于农妇的使用,农妇踏着它去完成了日常生活劳动,这种物性就不能称为艺术;而梵高用颜料绘制的画则展示出了一双农鞋的真正存在,也即观众可以进行艺术化联想,去体会它是如何在农妇的双脚下经历喜悦和战栗,如何在农妇的世界中得以保留。

世界上最神奇的哲学家(一位著名哲学家竟然痴迷一双破鞋)(7)

梵高《耕地的农妇》

所以艺术品带给观众的是一个世界,表面所绘制的东西不再是它的全部存在,与它相关的一切元素的存在可能都会彰显出来,这个世界是无形的,让“无意义”的大地变得澄明,进而揭示存在者的存在意义,这就是海德格尔认为的艺术本源,即存在者真理的揭示,这里的“真理”即是去蔽。通俗地讲,这或许可以称作是一种艺术直观,无功利无目的,是一种自然的审美状态,就像你偶然看到一张儿时照片,你会自然地去联想儿时的一些生活点滴。

世界上最神奇的哲学家(一位著名哲学家竟然痴迷一双破鞋)(8)

莫奈《撑阳伞的女人》

各位观众,是不是绕晕了,一双破鞋就想出这么多东西,嘿嘿,哲学家的思维是很强的呦。从存在主义美学视角来看,艺术品的存在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所以艺术品诉说的或许是世间的一些美好追求,或许是对现今社会不良现象的担忧。哲人的思考永远不会停留,他继续探究着如何才能领悟存在的真理,他从德国古典浪漫诗人荷尔德林(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Holderlin,1770—1843)的诗歌里获得启示,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诗。诗的本质是真理的确立”,通俗的理解就是诗歌的语言揭示了存在的意义。

世界上最神奇的哲学家(一位著名哲学家竟然痴迷一双破鞋)(9)

生活中,人或景让你沉醉,那就赋诗一首吧,想象力开始自由驰骋,啊,海燕啊……不难看出,诗歌也有好坏啊,嘿嘿……海德格尔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揭示人的存在,他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好的诗歌就是一种原初意义化活动的语言言说,那么艺术不应该也是如此吗,通过语言,去敞开一个存在的意义世界,正如他分析梵高绘画的诗意语言,揭示出了人生存的艰辛。

世界上最神奇的哲学家(一位著名哲学家竟然痴迷一双破鞋)(10)

米勒《拾穗者》

当我们从这幅画中联想到农鞋的存在时,不禁就会联想到生活中众多我们可能忽视的东西,也许艺术品对我们最大的影响不是感动我们,而是启发我们,启发我们开启一扇存在的意义之门。

世界上最神奇的哲学家(一位著名哲学家竟然痴迷一双破鞋)(11)

他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功业卓著,但他却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技术让人生活便捷,但人自身不是神,不是主宰,只是万物的看护者,是栖居于这个世界中,“诗意的栖居意味着:与诸神共在,接近万物的本质”,不只是浪漫,而是一种本真,一种相对于技术栖居不可缺少的本真。海德格尔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对艺术本源的分析由浅入深,层层入扣,有着严密的逻辑,确实不太好懂,但是他的思索是有价值的,因为在他心里饱含着对世间存在的深切关怀。

世界上最神奇的哲学家(一位著名哲学家竟然痴迷一双破鞋)(12)

梵高《收割者》

荷尔德林诗歌节选: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

仰天而问:难道我

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只要良善

和纯真尚与心相伴,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

来度测自己。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湛若青天?

我宁愿相信后者。这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我真想证明,

就连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

人被称作神明的形象。

大地之上可有尺规?

绝无。


文章授权转自美学文化驿站

图片均来自网络,有问题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