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韦小宝有哪些身份(鹿鼎记中的虚构人物)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甚至还被很多人认为是他的巅峰之作。在这部作品里,金庸先生一改以往的写作风格,塑造了一个出身市井无赖,不会武功,为人油腔滑调、阴险狡诈、深通厚黑学的男主角形象——韦小宝

《鹿鼎记》的历史背景被设定在清朝康熙前期,韦小宝凭借着他精湛的厚黑学本事,从一个市井混混成长为康熙皇帝手下最为倚重的大臣和伙伴,几乎参与了康熙前期所有的重大事件,极具传奇色彩。不过,韦小宝终究只是一个虚构人物。

但历史上却真实存在一位俄罗斯版的韦小宝,他便是沙皇俄国皇帝彼得一世的近臣和伙伴——缅希科夫。

鹿鼎记韦小宝有哪些身份(鹿鼎记中的虚构人物)(1)

​图1 亚历山大·丹尼洛维奇·缅希科夫(1673年11月16日—1729年11月23日)

缅希科夫全名叫做亚历山大·达尼洛维奇·缅什科夫,生于1673年11月16日,死于1729年11月23日,是俄罗斯帝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和军事家。之所以说他是俄罗斯版的“韦小宝”,主要是因为他和韦小宝的人生经历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第一,出身和机遇相似。

《鹿鼎记》中韦小宝出身极为卑贱,是扬州妓院的一名妓女韦春华的儿子,连亲生父亲是谁都不知道,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一个名叫茅十八的江洋大盗带到北京,进入皇宫,并假扮太监混在宫中,偶然结识了年龄相仿的少年皇帝康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而也是出身贫寒,少年时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街头巷尾经卖馅饼为生,有一天年仅13岁的他在卖饼的时候因算错了账跟克林姆林宫的一名常备军士兵争吵起来,结果被这个士兵好一顿收拾。这个时候,年仅14岁,已经做了好几年皇帝的彼得一世恰好经过,他阻止了士兵欺负缅因科夫的行为。由于年龄相近,再加上缅希科夫年少时可能长得很讨人喜欢,彼得一世对他一见如故,把他带进宫中,编入了彼得一世的“少年军”——布拉任斯基少年军团,而且随身带着,缅希科夫的传奇人生也就由此拉开了序幕。

鹿鼎记韦小宝有哪些身份(鹿鼎记中的虚构人物)(2)

​图2 1984年,港版《鹿鼎记》剧照,韦小宝(右)_梁朝伟 饰

第二,贪腐的本事和贪财好色的性格很类似。

韦小宝不同于金庸先生其他作品的男主角那样一身正气、淡泊名利,反而及其地贪财好色。《鹿鼎记》中,韦小宝十分精通贪腐之道,几乎在担任的所有职位上都能将捞钱的本事发挥到淋漓尽致。例如:

与索额图奉旨查抄鳌拜家产的时候,共抄得二百三十五万三千四百一十八两,却少上报了一百万两,剩下的让他俩给分了;

康熙将建宁公主赐婚给吴应熊的时候韦小宝担任赐婚使,收了吴应熊二十万两银票;

在阿珂这个老婆上,勒索了郑克塽一百多万两……光是书中,金庸先生明确写出来的所贪数额,就至少五百万两银子;

至于好色,韦小宝在书中可谓是见一个爱一个,前后一共讨了7个貌美如花的老婆。

鹿鼎记韦小宝有哪些身份(鹿鼎记中的虚构人物)(3)

鹿鼎记韦小宝有哪些身份(鹿鼎记中的虚构人物)(4)

​图3 1984年,港版《鹿鼎记》剧照,韦小宝的众老婆

缅希科夫贪婪的本事比韦小宝更厉害。

1703年至1712年,缅希科夫在奉命建造俄罗斯新都彼得堡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创办了砖瓦厂、木材加工厂、玻璃厂、盐场、渔场、酿酒厂等各种企业,盈利颇丰;而后来更是依托自己侵吞的大量田产,向各个新城供应粮食,谋取暴利;

彼得一世去世以后,他成为叶卡捷琳娜一世和彼得二世执政时期的实际掌权者,更加的肆无忌惮的敛财,就连彼得二世大婚时期收到的礼物都不放过。

早在彼得一世对他执政时期,缅希科夫的贪污行为就收到了审查,成立的专案委员会查到他当时的资产高大一百五十多万卢布,相当于俄罗斯全国全年总支出的三倍,他堪称当时的俄罗斯首富乃至欧洲首富。但彼得一世与这位伙伴关系实在是太好了,对于他的贪腐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仅仅只是写信劝告而已。

鹿鼎记韦小宝有哪些身份(鹿鼎记中的虚构人物)(5)

​图4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

第三,效力的皇帝和所立的功劳相似。

缅希科夫之所以能够称为俄罗斯版的韦小宝,是因为在几乎相同的年代,沙皇俄国还有一位俄罗斯版的康熙皇帝。这便是文中一直提到的,缅希科夫的主子兼伙伴,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大帝——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生于1672年6月9日,死于1725年2月8日,1682年4月至1725年2月8日在位;

而康熙皇帝生于1654年5月4日,死于1722年12月20日,1661年2月至1722年12月20日在位。

这两位君主在位时间有30年的交叉重叠,是同时代的人,不过可惜的是,两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交过手(中俄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签订之时,彼得一世还并未亲政,实权掌握在他姐姐索菲娅公主的手中)。

鹿鼎记韦小宝有哪些身份(鹿鼎记中的虚构人物)(6)

​图5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皇帝

  • 同时代的二人身上有着特别多的相似之处,常常被史学界拿来做比较:

两人均是幼年登基,做过很长时间的傀儡,被权臣压制,也都凭借着韬光养晦的手段,亲手除掉权臣,独揽大权。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但权臣鳌拜却始终不愿还政,康熙便假装贪玩趁机训练了一批亲卫,后来顺利擒住鳌拜;彼得一世10岁时和异母兄伊凡五世共同即位,实权掌握在姐姐索菲娅公主手里,同样不肯还政,彼得一世便凭借着年少时在莫斯科郊外训练出的少年军,在17岁时打败了索菲亚。

两人均有雄才大略,在自己执政时期成就卓越,被后世尊为大帝(康熙大帝的称号近年来争议极大,究竟配不配这里不作讨论)。

康熙推行汉化,平三藩,收台湾,抗击沙俄,平定准格尔,彻底巩固住了清朝在中原的统治;

彼得一世则是将沙皇俄国进行了全方位的西化改革,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扩大版图,把沙皇俄国带入了俄罗斯帝国时代。

鹿鼎记韦小宝有哪些身份(鹿鼎记中的虚构人物)(7)

​图6 俄罗斯帝国地图

  • 而跟随这两位君主立下大功的分别是韦小宝和缅希科夫。

《鹿鼎记》中描述,诱捕鳌拜的太监跟侍卫中就有韦小宝,而且他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后韦小宝参与了撤三藩、收台湾、抗击沙俄等康熙年间的重大战争事件,并且阴差阳错的立下一堆功劳(小说中韦小宝在抗击沙俄的过程中还与彼得一世的姐姐索菲娅公主做了一场露水夫妻),被晋升为一等公爵;

缅希科夫自从13岁被彼得一世带在身边之后就加入了少年军,后来在抓捕索菲娅公主中立下了大功,不过与韦小宝投机取巧和小说家的故意安排不同,缅希科夫的军事才能是真的十分优秀,他在俄罗斯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在波尔塔瓦战役中,其军事才华表现的淋漓极致,他是彼得一世最为得力的军事助手之一。

鹿鼎记韦小宝有哪些身份(鹿鼎记中的虚构人物)(8)

​图7 缅希科夫 全家被流放

  • 然而,缅希科夫和韦小宝最大的区别在于权力欲膨胀,不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因此,两个人的结局差别太大。

韦小宝在书中的结局是带着七个漂亮老婆,与母亲归隐别处,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而缅希科夫的结局就十分悲惨,令人唏嘘了。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之后,缅希科夫开始走向权力巅峰,他先是扶持了曾经做过自己的专宠军妓、彼得一世的第二任妻子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赛耶夫娜登上皇位,成为俄国历史上的首位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年5月,叶卡捷琳娜一世病逝以后传位给年幼的彼得二世,缅希科夫继续掌权,他是叶卡捷琳娜一世和彼得二世在位时期真正的掌权者,不仅继续贪腐,还不断的往自己脸上贴金:把自己的祖宗认定成俄罗斯留里克王朝的贵族后裔,还自封大元帅,成为第一个被授予俄国最高军衔的人,年仅11岁的小皇帝被他攥在手心里,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普希金就称他为“半个皇帝”。

缅希科夫的专权行为引起了各方势力的不满,尤其是并不支持他的俄国禁卫军。在缅希科夫生病期间,他的主要政敌戈利岑公爵和多尔戈鲁基公爵取得了禁卫军的支持,加紧了整倒他的活动,他们把持了年幼的彼得二世,然后以皇帝的名义下旨软禁缅希科夫,并剥夺全部职权和财产,最后流放外地。

1727年9月,缅希科夫及其全家人被流放到偏远寒冷的西伯利亚,仅仅两年多以后,这位俄罗斯的韦小宝便在饥寒交迫中死去,结束了他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

文:博陵清河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