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各省的时间表(各省市高考原来这么改)

各省市高考改革方案要点

地区启动时间改革要点
上海2014年1、从2017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66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本科院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分学科大类(或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4、2016年起,合并本科一二批次,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5、报考专科高职志愿学生,只计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
浙江2014年1、从2017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一年两考,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高校从7门选考科目中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4、考生志愿由“专业 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北京2017年1、从2020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英语考试一年两考,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英语增加口语考试;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4、高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分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
天津2017年1、从2020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英语考试一年两考,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4、高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分专业(类)或学科门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
江西2017年1、从2020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4、高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分专业大类(或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
山东2017年1、从2018年起语文、数学使用全国卷;2、从2020年起,夏季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3、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4、夏季高考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2017年合并本科批次,2020年起招生采用“专业(类) 学校”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5、春季高考启动“文化素质 专业技能”考试。
海南2017年1、从2020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4、从2017年起,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从2020年起,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河北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高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分学科大类(或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4、2016年起本科二批三批合并,逐步取消高考录取批次。
山西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内蒙古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辽宁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4、逐步取消高考录取批次,2016年起,本科一批AB段合并,本科二三批合并。
吉林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4、高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
黑龙江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4、高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
江苏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英语听力口语一年两考,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小高考”9门变13门,一年两考;4、综合素质评价拓展为六部分,有望成为高考录取标准。
安徽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2、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福建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并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河南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从2017年起,本科二三批合批录取,逐步减少本科录取批次。
湖北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本科高校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4、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确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
湖南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建立和完善“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广东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重庆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从2016年起,逐步合并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四川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贵州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2016年起逐步合并本科招生录取批次;
西藏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66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4、高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分学科大类或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
青海2018年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4、2018年全面实行平行志愿,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广西2019年1、从2022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高校分专业(类)确定选考科目,最多不超过3门。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4、考生志愿由“学校 专业”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云南2019年1、从2022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陕西2019年1、从2022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甘肃2019年1、从2022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宁夏2019年1、从2022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4、高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分学科大类(或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

高考改革各省的时间表(各省市高考原来这么改)(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