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时期的文化发展(南诏与佛教文化)

很多人认识南诏国,大抵是看了2005年由胡歌主演的《仙剑奇侠传》,剧中的女主角赵灵儿是南诏国的公主。当时还是初中生的我,最开心的就是在每天放学后能看上一集《仙剑奇侠传》,当时对“南诏国”并没有多大印象和体会,也并知道这个剧中的虚拟称呼,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且就是我的家乡云南。

南诏时期的文化发展(南诏与佛教文化)(1)

历史上的南诏国始于公元738年,亡于902年,先后历经的时代大抵与唐朝时间跨度一致。南诏是八世纪崛起于云贵高原的古代王国,由蒙舍诏首领皮罗阁于公元738年建立,902年亡于权臣郑买嗣。

蒙舍诏在六诏之南,称为“南诏”,六诏分别为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其中,蒙巂诏在今云南大理的漾濞、巍山一带;越析诏在今云南大理宾川一带;浪穹诏在今大理洱源县一带;邆赕诏再进大理洱源、邓川一带;施浪诏在今云南洱源县三营一带;蒙舍诏则在今巍山一带。

南诏时期的文化发展(南诏与佛教文化)(2)

漾濞石门关

南诏时期的文化发展(南诏与佛教文化)(3)

巍山古城城楼“魁雄六诏”

蒙舍诏诏主在唐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西洱河地区诸部,覆灭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独立的政权,即南诏国。

南诏国是一个融合多个民族的集合体国家,其政治活跃时间与唐朝大抵一致。因此,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还是文化水平都有较高程度地发展。

宗教也不例外,对于南诏国的宗教,很多人避而不谈,至少在头条平台上,未见大神有相关论述。我猜一是很难说清楚;二是涉及古代宗教问题,难免会有错漏,不敢轻易论之。因学所及,论之一二,还请方家赐教。

一、南诏早期的宗教

在南诏统一洱海区域之前,大姓作为一股政治和军事力量影响着西南地区的发展。由于大姓即是宗教领袖即鬼主,其纷争的结果必然导致政治上的统一和宗教上的融合。于是,到初唐时期蒙舍诏并五诏而建立南诏地方政权时,合“夷族”长期崇奉的鬼教形成了南诏前期的国教即巫鬼教。并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即鬼主制度。而南诏国的建立使得这样的局面使得爨氏的统治力量逐渐被国家政权所取代,也是西南地区逐步发展起来的关键。在南诏国初期,其宗教信仰十分复杂,统一的宗教信仰并没有形成,在南诏广阔的疆域里,乌蛮、白蛮是主体民族。其余还杂居着众多部落民族。各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宗教信仰各异。唐代樊绰《蛮书》载:“第六程至生蛮磨弥殿部落,此等部落皆东爨乌也……大部落则有鬼主,百家二百家小部落亦有鬼主。一切信使鬼巫。”《新唐书.南诏传》载:两爨均有鬼主,且“南路有廓清道部落鬼主三人,波监鬼主十人。”说明乌蛮、白蛮信仰鬼教,有鬼主。当然还有对自然万物的原始崇拜,《南诏图传》中有“三赕白大首领将军张乐进求并兴宗王九人。共祭天于铁柱侧”的文字和图画,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有铁柱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亦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男根崇拜的遗俗。在总的来说,南诏初期的宗教信仰并不统一,信仰形式多种多样,而且“三教”也已经开始传入洱海区域。

南诏时期的文化发展(南诏与佛教文化)(4)

《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即《南诏图传》“南诏铁柱”

二、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的形成

佛教何时传入洱海地区,历来说法不一。据学者考证早在东汉时佛教传播以至兴盛以来, 佛教的足迹就已传入洱海地区,只是当时洱海地区各部落还没有接受佛教的社会基础。巫鬼教和其他原始崇拜仍然是西南夷地区的宗教形式。而至迟在唐初, 随着南诏国的社会变革的加剧与发展的进步。洱海地区的部落民族已开始接受了道、佛二教。而南诏所崇拜的巫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最终导致南诏历史上原始宗教、巫鬼教、佛、道、儒的诸教之争。《南诏图传》中《寻弥觉受记图》,其中用图画的形式反应了阿嵯耶观音指引细奴奴为王,以及《白古通记浅述》中记载《观音伏罗刹》的故事,记载观音帮助南诏诏主打败魔鬼,进而指引细奴罗为王。从这里以及历史事实表明,由于政治上的统一,统治者的支持和提倡,使得佛教就此洱海地区逐步传播开来,而且影响深远。

南诏时期的文化发展(南诏与佛教文化)(5)

阿嵯耶观音

当时信仰的佛教, 从流派上看, 从《南诏图传》的梵僧画像可知,显然应该是由天竺僧人或者亦有学者认为有西藏所传,抑或有二者结合影响形成的佛教密教阿叱力教派。而巫鬼教则是不失时机地容忍并接受以鬼神崇拜、神仙方术及古代唯心主义思想相结合的道教,以及以书符念咒、攘灾祈福、驱邪治鬼为特征的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的宗教思想和行为,因而使巫教获得了新生。

南诏时期的文化发展(南诏与佛教文化)(6)

《南诏图传》寻弥觉受记图

三、佛教在南诏国兴盛的原因

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可以说自从传入洱海地区之后,其传播力和影响力都达到空前的态势,佛教因此成为南诏国最大的宗教信仰形式,被奉为国教。上至南诏王室,下至百姓黎民,都信仰佛教,南诏统治阶级还大兴庙宇建筑,佛塔石窟,使得南诏国成为不折不扣的妙香佛国。佛教在洱海地区之所以如此兴盛,究其原因有三。

南诏时期的文化发展(南诏与佛教文化)(7)

阿吒力教的佛像

其一,南诏国地处南疆,南临天竺,西邻吐蕃,北上有毗邻唐朝,促成佛教在南诏发展的必然,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影响,必然使得佛教在洱海区域的快速传播和发展。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使得南诏成为佛教三股源流的汇聚点,更促进了佛教的传播。

其二,南诏王室的大力支持,兴建庙宇,并奉佛教为国教。南诏别称妙香国,这与南诏境内诸多庙宇与佛塔和佛教石窟、石刻有关,南诏政权建立后,王室一直是乌蛮蒙氏,而在贵族阶层中则形成了白蛮密僧阶层。这一阶层的形成一方面帮助了统治阶级对于政权的巩固,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却也增大了统治阶级与贵族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特别是到了后期,有贵族武装力量直接刺杀王室的矛盾激化。因此,南诏王室为了更好的统治洱海地区,缓和与白蛮贵族阶层的矛盾,改信与巫鬼教不同的佛教,以暂时摆脱政治危机,这正是南诏王室崇信佛教的原因所在。大肆兴建庙宇,使得无论是僧侣还是平民都有可以进行朝佛礼佛的场所。而作于南诏末期舜化贞时期的《南诏图传》则更是把南诏王室信仰佛教的历史追溯到南诏初期,此举显然是为了将蒙氏王室统治的合法性与观音受记相结合。力图抬高王室在广大佛教信徒中的地位之意,达到“君权神授”的思想。

南诏时期的文化发展(南诏与佛教文化)(8)

南诏王细奴罗坐像(剑川石钟山)

其三,符合南诏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宗教是一直以来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是调和阶级矛 盾的有效手段。由于“观音受记”思想的影响逐步的深入,以及佛教历来的思想制约,使得王室、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佛教由南诏统治阶级直接支持,向佛教徒灌输的是一种消极避世的精神思想。很容易被社会底层的人们所接受, 这种思想在面对政治是非甚至是社会整体命运的事变时表现出一种淡泊和消极的态度,极大的削弱人们的抗争精神。有利于统治阶级利用佛教的这种精神麻痹作用来 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

南诏时期的文化发展(南诏与佛教文化)(9)

建于南诏国时期的崇圣寺

佛教在南诏国的发展可谓是一个从缘起到发展,再到鼎盛的过程。自佛教在南诏时期兴盛以来,其影响直至今日依然长盛不衰,其原因和变化过程文中只是简单的分析与阐述,南诏国与佛教的关系其影响因素仍有很多值得我们进行深入考录的地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