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深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在1951年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在这本小说里,塞林格用第一人称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成功塑造了十六岁叛逆中学生霍尔顿的形象。

霍尔顿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却因为逃学、成绩不佳已经第四次被学校开除,被开除后的霍尔顿不敢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他住在小客店酗酒,逛夜总会,滥交女友,这种“糜烂”生活这让他再次看清了“丑恶”与“虚伪。因此霍尔顿更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他计划逃离现实生活,装又聋又哑的人去穷乡僻壤找一个小镇独自生活。最后因妹妹菲比情真意切的“唤醒”,对梦想“妥协”并“救赎”了自我,达成了与生活的和解。接下来我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关系分析霍尔顿”堕落“原因及如何走上了“自我救赎”之路。

学校简单、粗暴“自以为是”的失败教育方式是霍尔顿“放浪形骸”的导火索

刚开始读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有种“惊艳”的感觉,从霍尔顿一出场就带着“他妈的”这句口头禅到对一切都不忿的佛系态度,很容易让人“对号入座”他就一个不折不扣的“小流氓”。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霍尔顿不仅逃课、顶撞老师,而且时常进入自己的“打架幻觉”中,比如他时常幻想把某个不喜欢的人揍得鼻青脸肿、血流成河。

麦田里的守望者深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1)

在父母和老师眼中霍尔顿是个糟糕透顶的“坏孩子”,他抽逃课、烟、喝酒、乱谈恋爱、藐视师长。这像极了90后或是00后的“问题青少年”,他们有着共同的属性:标榜个性,桀骜不驯、追求自由

而《麦田里的守望者》告诉我们:单看外表这些“不良倾向”,根本无法理解像霍尔顿这样“问题青少年”,只不过学校教育习惯用简单、粗暴、主观的方法严肃处理这些问题。比如说挖苦、讽刺、开除等极端处理方式,我们来看一下霍尔顿的历史老师斯潘塞跟霍尔顿的谈话:

“人生的确是场比赛,孩子。人生的确是场比赛,你得遵守比赛规则。”

“我给你的历史打了不及格,因为你绝对是一无所知。”

“绝对的一无所知”。他又说了一遍。接着他又说了第三遍:“绝对的一无所知,我很怀疑你一学期下来,课本都没翻过。有没有?跟我说实话,孩子。”

然后当着霍尔顿的面,斯潘塞老师将霍尔顿的试卷内容以及在试卷上给他的留言一字一句念出来:“您不给我及格也没关系,因为我除了语文,别的全都会不及格。”

霍尔顿,希望他能“改邪归正”,然而却弄巧成拙让霍尔顿觉得难堪和更加愤怒。

这种“帮助和教育”方式与霍尔顿想要的理解、共鸣、谆谆教导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这就像“我想要一个桃子,你却给我一筐香蕉”的思维一样,诉求和需求完全一致,不仅无效而且引发更多的对抗。真正有效的教育方式是理解、宽容、和共情,比如说分析霍尔顿不及格的原因,走进他的内心探知他真实的想法,并对他有着足够的尊重。

为了惩罚差生,也为了教学水平排名,潘西经常开除差生。霍尔顿是一个典型的“差生”,他五门功课除了语文外,有四门都不及格,按照校规应被妥妥的开除。霍尔顿就读贵族学校潘西是一所教学质量极高的学校,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不允许有差生的存在,当学生成绩不及格时,只能被开除处理,就如校长与斯潘塞老师口中的“比赛规则”一样。

麦田里的守望者深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2)

这种教育方式从规则上看,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按照规定执行相关政策也无可厚非。但是规则之外,学校所担负教书育人责任感却在无形中被回避,换句话说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老师们,他们更多在乎的是最终的结果,而不在乎过程中对“差生”的引导与修正,这也是造成霍尔顿迷茫和不羁的诱因。

在利益至上的学校教育背景下,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可被温暖。霍尔顿是击剑的领队,却因为疏忽将剑和装备忘在地铁上而导致比赛没有参加。这本来是霍尔顿主动担当,作为责任人找地图看路带大家一起参赛,却因为忙碌之间将物品遗忘。最终的结果却是被全队人因无法参赛而怨恨,甚至没有一个人跟他说话。这让霍尔顿觉得滑稽,这也可以看出:霍尔顿所在学校的校风不过是利益至上,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同学态度,一旦造成利益上的冲突时,就有翻脸不认人的冷漠行为。

而戏剧的是霍尔顿所在的潘西中学的宣传语却是“一八八八年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把男孩培养成出类拔萃、善于思考的年轻人。”这让霍尔顿更加不屑一顾,甚至谩骂潘西校长是个“卑鄙虚伪的货色”。

在这种学习和生活环境下,在这种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驱动下,霍尔顿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虚伪、自私、冷漠深恶痛绝,他只想逃离,只想告别这个令他难堪和难受的教育之地。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霍尔顿之所以不喜欢学校,之所以放任自己是因为内心深处有太多的不满与憎恶,而这些情绪得不到释放时就变成了连绵不绝的叛逆与对抗,这不仅是“问题少年”对于学校教育的对抗,也是对人生无法安放的不知所措。

家庭教育是霍尔顿叛逆的根源

每一个叛逆少年性格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霍尔顿也不例外,而这些叛逆和张狂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的特有的成长阶段和必要经历。尽管霍尔顿脏话连篇,骂骂咧咧,但他内心深处还始终有着淳朴、敏感和善良。比如说他虽然内心对斯潘塞老师非常的讨厌,但言行举止上还是很尊重以及照顾老师的感受,把一切错误都归结给自己,并从内心承认老师是为了自己好,只是这种所谓“好”的方式他终生都无法接受这种教条式教育。而追溯其家庭教育关联,他的逆反心理也纯属正常。

麦田里的守望者深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3)

霍尔顿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他们兄妹四人,哥哥D·B是一名作家,常常写影视作品,弟弟艾里小时候因病去世,而妹妹菲比则正在上小学。看似和谐美满的家庭教育,而实际上则早已变得千疮百孔,这从父亲的严厉和母亲的软弱中可以看出:

父亲简单粗暴的暴力惩罚以及家中的主导地位。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并没有太多霍尔曼父亲的惩罚霍尔曼场面,但从菲比连续对霍尔曼说:“爸爸会干掉你的!”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霍尔曼父亲是一个脾气暴躁,极端暴力的一个人。对于霍尔曼的叛逆和浪荡,没少打骂和责罚,但是越打越叛逆,越骂越堕落。

这是因为在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中,霍尔曼父亲即便是“干掉”了霍尔曼的锐气与身体,他的灵魂和内心深处依然是怨怼和愤怒,反叛的因子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与日俱增。

母亲的软弱与无助、家庭地位低微。霍尔曼母亲是一个悲天悯人,不太容易获得快乐的人。而霍尔曼对于母亲则有点不耐烦,他讨厌母亲是一个只会哭,只会沉溺于失去弟弟艾里痛苦中,无法自拔的一个“没用”女人。

麦田里的守望者深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4)

在霍尔曼的记忆里,母亲只会哀求、只会永远的担心,而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更无法取得话语的主动权。对于母亲,霍尔曼既有着深深的爱,又有着轻视,他不愿意过多的拆穿她的伪装,这令他既难过又觉得讨厌。

“我睡不着。你们玩得好吗?”

“好极了。”我听妈妈说,可是听得出她言不由衷,她出去总是尽不了兴。

看似“十恶不赦”的霍尔曼是理解母亲和心疼母亲的,只是他心中的怨气太多,并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忿忿不平,令他无法平和面对母亲,也无法给予母亲更多的温暖与亲情。

而在这种“父严母慈”的家庭教育中,霍尔曼并没有因为父亲的毒打与母亲的哀求而回心转意,反而是更加的沉默、抵触与焦虑,这是他面对于现实无力解决的反抗情绪。毕竟他太弱小。根本无法对抗生活与现实,只能将这种对抗转移到自己身上,令叛逆的自己愈发“面目可憎”,甚至将自己逼到“精神分裂”的边缘。

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失败导致了霍尔顿对价值观的偏离

对于十几岁的少年来说,纯朴、敏感、善良、反叛、张扬这些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实际问题,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及时给予引导和输入正确价值观时,就会引起对于学校、家庭、人际关系,甚至社会产生厌弃之心。

而霍尔顿同样因为对于社会的失望与逃离,最终迷茫于失败教育的“怪圈”,引发了价值观的偏离,接下来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霍尔曼“迷失”的价值观:

霍尔曼想躲到一个小镇,装又聋又瞎的人,一生不再说话。在经历了朋友之间的争吵,见证了随便男女两性关系,看透了人与人之间虚假的客套,霍尔曼彻底对生活失望。引发他绝望的则是他约定好花五元钱找一个妓女,却因为怜悯之心,仅仅只是跟她聊了聊天,却被妓女伙同电梯工以武力敲诈了十元钱,这令他对社会更加怨怼。霍尔曼的绝望在于:他以怜悯和善良之心觉得妓女生存不容易,而妓女却心安理得反手敲诈他,并称他为“没用的废物”,这不仅让他难过,并且让他更憎恶这个世界,所以他想逃离“他妈的”的生活。

麦田里的守望者深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5)

霍尔曼看不惯所有的虚伪,又无法独善其身。霍尔曼讨厌他的那些虚伪的朋友,看不惯他们花天酒地和贪婪随性的生活,却又时常跟一些讨厌又美丽的女孩厮混。对于看不惯的生活与事物,他既想独善其身,又不无法将现实生活视若“真空”,然后霍尔曼不得“乌合之众”的遵从社会主流价值观,这是霍尔曼的矛盾与悲哀

霍尔曼想快点老去,以便告别这种无趣的生活。正是基于不满现实又无可奈何的纠结与复杂情绪,导致霍尔曼只想逃离生活,不想面对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对对错错,只愿沉湎在对现实的绝望麻木中不愿醒来。

这也正是成长期和叛逆期青少年的一些处理方式,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分辨事实,处理情绪,只好用“叛逆”来为自己发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问题青少年”,他们是我们眼里的差生,是令老师头疼的“不良青少年”,更是被社会所避之不及的对象。在我们的眼里,这些“问题少年”是异类,他们总是与打架、斗殴、逃学、作弊扯上关系,但是我们忽略的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理想”。而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甚至是社会关系抹杀了他们最后的希望时,他们只能选择放任自流,用更加堕落的方式来面对生活。

获得温暖与真诚的陪伴是霍尔顿实现自我救赎的转折

而最终引发霍尔顿觉醒的是对去世的弟弟艾里的思念,以及妹妹菲比给予霍尔曼的真诚与温暖,逐渐复苏了他冰冷之心,让他有了生机与活力。促使霍尔顿走上救赎之路的转折源于妹妹菲比三个方面无私纯真的爱:

纯真而透明爱。作为霍尔顿最为挂念的妹妹,他跑了很多店去给菲比买她喜欢的唱片,而唱片不小心碎了之后,他还是把唱片碎片带给了妹妹,因为他知道妹妹会懂他的爱。而菲比看到了碎了唱片,依然欢欣鼓舞,无比珍视的收起了唱片碎片。

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让霍尔顿感动,这种感动既是妹妹对于自己的理解,也是兄弟两人纯真美好的感情,对于菲比来说霍尔顿送什么礼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哥哥一直惦记着她,就如同“千里送鹅毛”直达心坎。正是基于妹妹菲比的信任与爱,逐渐唤醒了霍尔顿内心深处的美好。

麦田里的守望者深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6)

毫无保留的爱。当霍尔顿偷跑回家时,仅仅只想跟菲比告个别,以免她伤心难过。而正当霍尔顿与妹妹亲密交谈时,父母却突然回来。为了不让父母发现哥哥偷跑回来,菲比忐忑不安向母亲撒谎。

菲比之所以帮霍尔顿掩饰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她对哥哥的爱与尊重,尽管她并不愿意让哥哥离家流浪,但她在没有说服哥哥之前对哥哥百分百的尊重;另一方面她对于哥哥想离家的举动十分不满,采用不理、不说话的情绪对抗。她用自己的情绪试图让哥哥回心转意。正是因为菲比对于霍尔顿毫无保留的爱,让霍尔顿感到了了爱与尊重,也为他日后达成与现实的和解奠定了基础。

无所畏惧的爱。而菲比最终用与霍尔顿一起离家出走,以此来继续陪伴哥哥霍尔顿。这是小女孩的坚强与伟大,也是对于哥哥无所畏惧的爱。也正是由于菲比执拗的坚持和小小情绪,让霍尔顿萌成了想要成为麦田守望者的愿望,他萌发了想拯救更多“堕落”边缘的小孩,使他们迷途归返。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霍尔顿就是那个陷入“麦田危机”的男孩,而被妹妹菲比挽救,而深受启发的霍尔顿也愿意用一己之力去挽救更多深陷“麦田危机”的人们。

麦田里的守望者深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7)

当读到小说末尾,霍尔顿看着旋转木马上坐着的菲比,她那蓝色的大衣,在木马上转了一圈又一圈的样子让他开心到极致。霍尔顿不由得开怀大笑,其实这个时候他已经完成了与自己和解与救赎,当然他没让妹妹失望,并没有离家出走,只不过回家后大病一场,重新开始新生活。这是自我救赎的蜕变之路,也是颠覆自我、重新开始之旅程。

结语

小说人物不过是作者内心的映照,而《麦田里的守望者》亦是对于现实生活的特写。小说的创作背景是五十年代的美国,那个时候既然有二战的阴云,又有着冷战的硝烟。民众无法改变社会现状,只好意志消沉,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

霍尔顿对前途的黯淡导致他的逆反心理,但是内心的纯良却隐隐驱使他去找寻生存的出路。他代表了“垮掉一代”的一员,他抽烟酗酒,不求上进,但他内心还有未来被泯灭的善良,还有着美丽而遥远的理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他想去帮助更多的“垮掉一代”走出迷茫,完成他们的“救赎之路”。

而守望者,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超越,更是个体与现实不完美生活达成的和解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是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不仅使自己走出困惑,而且愿意用一己之力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困惑,这就是守望者的美好梦想。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只有用真诚和坦诚才能将灵魂救赎,才能达成真正的和解,而人生也不过是场自我救赎和被救赎的过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