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数字艺术节(2022亚洲数字艺术展)
如果我们去火星会是怎样的光景?除了感知自然,人怎样感知自身?人与万物如何面对同一片共享的栖息地,又如何面对共同的危机?
澎湃新闻获悉,“2022亚洲数字艺术展”近日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在绚烂的作品中,观众需要带着天马行空的想象进入艺术家所营造的世界。
展览现场,作品“捕捉瞬间的黑洞”
“亚洲数字艺术展”自2019年以来已举办三届,此次展览以“地球太空船”为主题,围绕地球生态探索展开数字艺术的想象,以沉浸式体验、动态交互呈现数字艺术领域的精彩想象力。展览设置四个主题展厅,分别为宇宙太空、地球生态、社会科学和智能装置。40余件作品来自1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80余位艺术家及艺术团体。
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们将生态艺术与数字融合,用数字科技引发观众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深刻思考的同时,也带给观众脑洞大开的科技与艺术的幻想。展出的数字艺术作品以AR、VR、生态艺术、人工智能、科技装置、CG技术等数字艺术手段作为媒介。
梦想家们重新想象的新世界
在这些数字作品中,观众必须要以天马行空的想象来进入艺术家的世界。美国电影制片人、导演马特·沃尔夫在电影《地球太空船》讲述了8位梦想家1991年在一个名为生物圈2号的自我复制的地球生态系统中度过的两年,它记录了人们在面临威胁生命的生态灾难时的日常生活。这个极端环境下有些离奇的故事既是一个警世故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教训:一小群梦想家可以如何重新想象一个新世界。
马特·沃尔夫的电影《地球太空船》
展览中展示了有机土壤的植物种植环保实验模拟装置
展览的第一单元就延续着《地球太空船》所引起的对于新世界的想象和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
一件名为“我们的大象穿过原野与沼泽”的作品,是一个虚拟程序,投影在墙面上。AI控制的大象在虚拟太空舱空间中行走游荡,大象移动的周围会映射出热带雨林的镜像投射,随着它的移动镜像也会实时消失。这个作品的另一部分中,观众可以使用展厅中的iPad在展厅空间中寻找虚拟大象。
这里化用的是“房间里的大象”这一俗语,而近两年,大象频繁离开栖息地,向北方、向人群中迁徙,大象将作为一种生命在探索、理解自然过程中的隐喻,希望我们讨论科学技术时从一个存在局限的生命角度出发。
展览作品“我们的大象穿过原野与沼泽”
另有一件作品中,来自希腊的艺术家西奥·特里安塔菲利迪斯在虚拟的玻璃缸里微观各种生命,动态的影像中,见一群蚂蚁在忙忙碌碌。它们正在将脆性的紫色泥浆堆砌成一个它们可以称之为家的建筑。从这个建筑中生长出的开花的小草构成了一整片森林。它们向四面八方分枝开花,吸引着嗡嗡振翅的蜜蜂前来授粉繁殖。图片中的蜗牛和蜣螂作为猎物,协助螳螂和蜘蛛构成了这个微型动物生态系统,它们捕猎的姿态仿佛在讨要点心。除了无法自给自足之外,这个封闭的玻璃缸被设计出模拟脆弱生物群落的所有必要的自然循环。在昆虫的嗡嗡声中,养缸不断调节营养物质、荷尔蒙、水分和温度的波动。艺术家通过这些数据来仔细监测实验的恢复力和熵值,体现了作者对环境修复悖论的思考。
希腊艺术家西奥·特里安塔菲利迪斯在虚拟的玻璃缸里微观各种生命
数字艺术作品总是有绚烂的设计。一件《失控的边缘》是一组实验性质的3DMG动画,结合了动捕技术和曼德勃罗集合算法,令舞者与混沌、无序的曼德勃罗集合交互共舞,游走在“失控的边缘”。
《失控的边缘》
烟花,是⽕药的艺术化应⽤,是⼀种传统习俗和⽂化精神。展览中呈现的《元宇宙烟花》项⽬将传统节⽇与科技艺术结合,采⽤众创交互算法艺术的形式,让⼤家也可以在元宇宙中燃放烟花来庆祝中国的传统佳节。在《元宇宙烟花》项⽬中,参与者所拥有的每⼀份烟花都是由算法⽣成的、独⼀⽆⼆的作品,所有参与者持有的烟花最终被组合成⼀个⼤型艺术作品——《烟花宇宙》。《烟花宇宙》是⼀个⼤型互动数字艺术作品,每个元宇宙烟花的拥有者,都是这件作品的共同创作者,共同参与作品的每⼀次展出。宇宙中的每⼀个星球(像素块),都对应着元宇宙烟花库中的⼀个烟花,可以使⽤烟花编号进⾏检索,会在这⽀烟花对应的星球上,播放这⽀烟花,点燃⼀场永不熄灭的数字烟花秀。
《烟花宇宙》
如果我们去火星
“出发,去火星!”2020年7月23日,中国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而移民火星以后,人类将有怎样的生活?
展览中,一件“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是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发起和策划,宋协伟院长担任学术主持的线上展览平台,是最先以三维技术搭建场景进行多人游戏化体验的线上展览。项目假设了一个真实存在却从未经验的火星场景,在虚拟星际移民的环境中探讨自我意识、生存危机以及文明演变的可能性。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发起和策划的“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
概念短片《第七天堂》则呈现了更为直观的“火星生存境况”:火星纪年202年,第三世界国家打破现有世界格局,以赞比亚为首成功建立起火星生态圈。以新火星人缅怀开辟航天梦的先人建造的纪念碑群展开叙事。其纪念碑群主要包含地下城、生态制氧系统、地上接口、陵墓群、人型纪念碑,其中涉及火星计划、“葛兰西纪念碑”概念、模拟生态环境等领域,展现一个全新的生存系统和世界格局。
《第七天堂》
我们怎样艺术化地想象黑洞。在一件名为“捕捉瞬间的黑洞”作品中,艺术家以高速旋转时被甩出的颜料勾勒了黑洞的轮廓。艺术家Fabian Oefner也擅长以高速摄影的方式诠释自然,探索宇宙、时间与空间、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捕捉爆炸、机械、混合流体、化学反应、声音振动的瞬间,创作过程犹如科学实验,其作品具有艺术张力。
共享同一栖息地,也面临共同的危机
移民火星当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我们却时时刻刻感受着地球的变化。
艺术家将我们的栖息地理解为并不孤单的地方:我们同远近无数同胞、其他生物、机器共享这片热土。我们的福祉就是建立在这些生物活动所创造的氛围之上,这种氛围不可分割,而是我们共同的命运。《共享栖息地—无形之地》是动画和手机应用,项目研究对象聚焦在那些从人类视角来看,很容易被忽视的,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事物——地衣。而实际上它们在自然环境演化过程中发挥着先锋作用。通过策划构建沉浸式动画和增强现实应用,向观众展示这一微小事物的世界,并希望引发人类对于生存栖息地的爱护和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共享栖息地—无形之地》
和微小的地衣一样,所谓弃能即水、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储能问题,也会产生能源浪费的问题。解决弃能问题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在《游牧弃能收集计划》作品中,把“弃能”看成牧场,参考哈萨克牧人依季节于牧场间迁移的传统,针对再生能源发电问题,设计了一种弃能收集方式,利用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特性,对依赖自然季节、天气、甚至昼夜的发电设备,进行游牧式收集。在需要收集弃能的地点进行移动式使用。
《游牧弃能收集计划》
更为微小的纸团,总是废弃的、被忽视的。纸团一方面映射的是人类中心主义下对植物的漠视。人类本能地将纸用揉成团的方式隐匿其认为肮脏、污秽或是带有隐私性的信息。废纸团中包裹着标记有荧光的原始生命体——藻类,从外观上看起来像是一个包裹着污秽物的纸团。艺术家借助生物激光扫描仪器,从不同的通道对这个纸团进行扫描输出多元的图像,纸团及其中的藻类发出荧光使得“不可视”的界限被打破,所有被藏匿的信息都变得明晰,以此完成人类对污秽隐私物的惯常思维向原始美好生命力之转变。
“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发光的藻类和纸团的结合。
互动装置《我们,至高无上》整体的场景被布置为房间一角,透过由LED屏幕所构成的虚拟窗户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自家的后院。桌上的电视中不断循环播放着由雨林景色、商业广告剪辑而成的影片。 当观众坐在躺椅上试图仔细观看、辨认这部影片时,背后的LED屏幕将被触发,由AI实时演算的雨林将替代原有的画面。伴随着国际金价的涨幅,干涸的雨林、污浊的洪水、流离失所的难民不断生成消散。但是端坐在躺椅上被“啤酒”与“可乐”环绕的观众难以发现这戏剧性的一幕。
创作者希望通过装置艺术的语言建立一个更高效的叙事体验,激励更多的人了解到背后潜在的、共同的危机。让叙事与体验成为社会与气候变化议题之间强有力的纽带,从而真正意义上为改变雨林与原住民命运做出努力。
《我们,至高无上》
作品《Artificial Landscapes》看似是大自然美轮美奂的奇观,但这些图像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使用新兴的图像合成媒介将人脸融入到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逼真描述中。通过此系列强调地球的状态和人类思想的形成效应之间的联系——例如,因为工业活动使地球变暖,各种形式的北极冰也依照这样的联系建模等。在这些被改变的形式中添加人脸,突出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Artificial Landscapes》
感知自我
除了感知自然,人怎样感知自身?
过去的三年,我们共同经历了新冠。2022年6月澳门首次有大型新冠状病毒爆发、大部分设施、经济活动、娱乐设施都需暂停或关闭。社会中难免有失望同困惑。艺术家郭家骏也是第一次被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
“作品展示一张我医学观察的床,上面放着一盏酒店的台灯、旁边放了我最喜欢的零食,模拟医学观察期间的情景。上面装置投影机投影展览馆上空在床单上。让外面的环境与室内装置产生互动。一起思考外在空间与内在空间及环境与心灵的关系。”郭家骏介绍。
郭家骏基于酒店隔离和医学观察创作的作品。
追述“梦境”在东方历史中的研究与解读,对梦的探讨除了变为哲学研究的课题,也被作为了心理疗愈的一种方法。疗愈者将对象引导至其梦境之中,并非为了成为“对症下药”的医生,而是激发其打开心扉的能力,唤起自身的自愈之力,正视自我。
展览中多件作品聚焦于对梦的探索。增强现实互动装置《梦腔体》是策展人杜歆晨邀请李洋化梦共同以梦境作为疗愈的一种技术,他们在“雷电所”的线上虚拟平台开展了一次试验性的创作尝试。整个线上空间成为意识的象征物的集合之地,从主体建筑仿佛虫洞般的碑体,我们的虚拟替身从洞口坠落入梦画构成的洞穴;到占据空间的奇特梦中生物,梦之腔体将大众意识编织其中,而大众意识也反向催眠着制梦机器。
增强现实互动装置《梦腔体》
作品《梦境可视化之脑机绘梦》,通过对梦境阶段(REM期)的脑电数据算法设计实现梦境抽象艺术的可视化。在日常中,观众也可以通过脑机绘梦系统进行脑机交互绘画,将个性化的脑电信号转化成独特的艺术作品。
《梦境可视化之脑机绘梦》
作品《胎耳》,是一个基于虚拟生物智库系统下的实验性交互装置。摄像头拍摄参与者的耳朵,运用图像识别技术提取特征,与作品创建的数据库进行匹对生成初始胎耳,结合交互测试结果,最终会生成专属于参与者物质生命下的,意识形态所产生的虚拟生命——胎耳。胎耳因参与者的交互测试答案不同而产生形态上的变化,每一次问答都与这个生命体紧密相连,测试结束,胎耳形成全貌,它可能会是畸形,甚至又变化成初始模样。
《胎耳》
据悉,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师陈抱阳打造,吸引了来自中国、希腊、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韩国、德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及艺术团队的近千件作品参与展前遴选。在最终展览中,共呈现作品40余件。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1月13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