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

导读

说起黑白配的动物,首先浮现脑海的自然是国宝大熊猫,这种看似战斗力MAX的熊类,却以啃竹子卖萌为生,走出了一条偶像派路线。

殊不知,海洋世界里也有一款外表黑白配色,背有爱心,外表看起来萌萌哒的动物。你认为它也属于偶像派?那你就错了,人家是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靠实力的虎鲸,走出了一条实力派路线。

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1)

说到虎鲸,可以称得上是海洋世界里最聪明的动物之一了。它的智商足以吊打众多海洋生物,轻松猎杀大白鲨,被众多海洋动物视为天敌,站在海洋生物食物链的顶端,摘得“海上霸王”桂冠。

闪亮名片

虎鲸(学名:Orcinus orca 罗马神话里的“死亡之神”),又名恶鲸、杀人鲸、凶手鲸、逆戟鲸,一种大型的齿鲸,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之一,嘴巴细长,牙齿锋利,身长可达8-10米,成年虎鲸的体重在9吨左右,头部略圆,背鳍弯曲长达1米。

从外形上,我们便可以轻易区分雄性和雌性,一般情况下,雄性体长达9米,背鳍直立,高达1.0-1.8米;雌性最大体长达7.70米,背鳍呈镰刀形,高不及0.7 米。目前记录最大的雄性虎鲸达到了9.75米,体重9.5吨。

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2)

尽管虎鲸有个萌萌的外表,却怎么也隐藏不了它凶猛的性情,它无肉不欢,极为擅长进攻,企鹅、海豚、海豹等海洋动物对它避之不及。

虎鲸的适应能力极强,几乎从赤道到极地的所有海域都能看到他们身影,当然,他们更喜欢生活在极地和温带海域,日本北海和冰岛地区是他们密集活动的海域之一,南极也被称之为虎鲸之都。

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3)

天生的语言大师

如果说座头鲸是鲸类中的“歌唱家”,白鲸是海中“金丝雀”,那么虎鲸就是鲸类中的“语言大师”了。

据科学记载,虎鲸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每种声音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在捕食鱼类时,虎鲸群会发出断断续续的“咋嚏”声,就像用力拉扯生锈的铰链时发出的声音,鱼类听到后,会惊慌失措,行动失常,这个时候就是虎鲸下手的时候了。

当然,虎鲸还能够发射超声波,然后利用超声波的回声,虎鲸能轻松确定鱼群的位置,还可以确定鱼群的大小和前进方向。这种能力也成就了它们在黑暗的海洋世界中的霸王地位。

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4)

它们的语言丰富,狩猎时相当“聒噪”:整个海域充满了它们的声音。难道它们是在协商战术?错!动物学家给出的答案是:

捕猎时,它们的确是在不停的聊天,但聊天内容却是相互讥讽,甚至谩骂,年长的虎鲸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它们总是会嘲笑那些小年轻,嫌弃它们太嫩,技术不行,影响团队作战。

虎鲸甚至还有方言,不同的族群遍布各个海域,导致了他们的“语言”差异。族群相遇时,它们会友好的打招呼,聊上几句,碰到聊得来的,还会交流捕猎心得,说说自己捕猎中的趣事;当然也有一言不合,打架斗殴,辱骂对方的情况。

至于他们是怎样听懂对方的“方言”的,科学家至今没找到合理的解释。但这些声调或高或低的方言,成就了虎鲸群体的文明。

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5)

高度社会化

虎鲸是最聪明的海洋生物之一。曾有科学家利用核磁共振方式观察虎鲸的大脑,发现虎鲸大脑的沟回深度,与人类相差不多,而其体积是人类大脑的四倍大,是地球上大脑最大的动物之一。

虎鲸的聪明也成就了它们的高度社会化。他们属母系社会,母系家庭是它们基本也最重要的社会单位,平均一个家庭5-6个成员。几个关系相近的家庭组成一个社群,几个社群组成家族。部分群体组成的家族是动物界里最稳定的家族。

在家族里,雌性虎鲸任鲸群的族长,雄性的责任是出去寻找食物,引导鲸群集体猎杀,分工明确,没有地位的高低。

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6)

因此,虎鲸基本上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谁。族群里,交配的主导权在雌性,他们没有稳定的父子关系,但有着非常稳定的母子关系,雄鲸一生都不会离开老母亲,就算是离开,也是偶尔加入其他群体进行交配,在交配之后会回到自己族群,而后代将由配偶的族群负责抚养。

而雌鲸成年后则有可能会离开老母亲。

捕猎高手

虎鲸作为海上霸王,站在海洋食物链的顶端,可以轻而易举地猎杀大白鲨。

1997年10月4日,人类首次记录到虎鲸捕食大白鲨。

两头成年雌性虎鲸围猎了一头加利福尼亚海狮,得手后,正当它们玩耍炫耀时,一条成年雄性大白鲨闻着血腥味而来。

这条大白鲨竟天真的想从鲸口夺食。结果就悲剧了。

它被一只雌性虎鲸直接撞翻,一口咬住,大白鲨无法动弹,进入暂时的休克状态。

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7)

说到这,要指出鲨鱼的一个致命弱点:它虽然异常凶猛,还会攻击人类,但它的肚皮一旦向上翻起,就会陷入短暂性的休克状态。

鲨鱼进入短暂休克后,虎鲸便三下五除二就把鲨鱼“干掉”了。

对了,千万不要误会“干掉”,虎鲸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吃的,它们是非常非常挑食的家伙,基本上只吃内脏,有的甚至只吃舌头,对大鲨鱼那粗糙的表皮,它们嫌弃得很。

作为捕猎高手,虎鲸还非常擅长团队作战,还能根据捕猎对象来确定捕猎的方法,虎鲸群体在海洋中,基本上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想吃什么吃什么,任性得很。

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8)

虎鲸捕食海象算是难度系数比较高的,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这也体现了虎鲸团队作战的水平。海象被攻击时,海象群会抱团,小的躲在中间,大的分散外围。但虎鲸的聪明很快能够确定作战计划,要点就是只有象群混乱了,才是进攻的好机会。因此进攻象群时,虎鲸群体会先派出五六名代表,进行正面对峙,制造紧张气氛,让象群慌乱;然后派出几只强壮的虎鲸深入敌后,发动突然袭击,拥有超高爆发力的虎鲸,能快速短距离冲刺,杀象群一个措手不及,然后享受美味大餐。

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9)

当然,不同海域的虎鲸口味也是不一样的,南极的虎鲸喜欢吃企鹅、海豹等,冰岛附近的虎鲸就喜欢吃鲱鱼。

碰上成群的鲱鱼,虎鲸群会派出一两只去打前站,将鲱鱼群分散,当鲱鱼数量达到它们可以控制的范围时,七八只虎鲸会围着鱼群来回游,逼鱼群游上水面;其余待命的虎鲸看准时机,直接鼓起大浪将鲱鱼们拍晕。

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10)

这个时候,你认为它们大口一吸吃个饱就错了,它们很懂得分享,将猎物分享给同伴,多余的还会储藏在海洞里存着。尤其在食物最为匮乏时,它们会与家人分享食物,共同承担生命之重。

他们的敌人

作为“海上霸王”的虎鲸也是有敌人的,那就是座头鲸。

座头鲸是须鲸的一种,性格比较温顺。但座头鲸在体型上完胜虎鲸,成年雄性座头鲸平均长度在12米左右,而雌性则更大一些,在13米左右。

座头鲸作为"海洋卫士”有时候会偷偷尾随虎鲸群,趁虎鲸捕猎快成功时,快速冲出拯救陷入危机的猎物。

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11)

一次,虎鲸群在围猎一头灰鲸和它的幼崽时,正当它们把灰鲸娘和灰鲸娃分开,试图对灰鲸娃下手时,两条座头鲸出现了,前来营救灰鲸母子。但是座头鲸来晚一步,灰鲸娃已经死了,即使这样,座头鲸也坚守着,不让虎鲸群靠近,最终虎鲸群只好悻悻而去。

有科学家表示,座头鲸经常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虎鲸狩猎现场,是因为座头鲸对虎鲸的声音很敏感,一旦听到虎鲸捕猎时发出的声音,它们便会行动。

虎鲸对成年座头鲸毫无办法,但有的虎鲸会袭杀幼年座头鲸,他们两者就属于:谁都看不惯对方,却也干不掉对方。

人类的好朋友

虎鲸虽然在海上称霸,但对人类是相当友好,它与人类的亲昵程度,甚至让人忘了它“海中霸王”的外号。

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12)

目前,还没有虎鲸在野外袭击人类的记载,虎鲸甚至还会帮助落水的人,驮着他们找到其他船只。

就算是捕鲸船抓走了幼鲸,雌鲸也只是发出声声哀鸣,没有攻击。

对此,有科学家解释:虎鲸是很聪明的海洋生物,也非常有灵性,它们有一种超强的识别力和超高的智商,他们能感受到人类与它们能相互共存的能力,能轻易的分辨出人类的厉害,而不对人类进行攻击。而且在母系社会的虎鲸族群,年老的老母亲也会把认知力传授给后代,代代相传,所以野生的虎鲸通常不会攻击人。

但是驯化的虎鲸会袭击人类。

1983 年 11 月,两岁的幼年虎鲸在冰岛附近海域被捕鲸人抓获,取名提里库姆,从此开启了他圈养的悲惨一生。长期的圈养和饱受摧残,让他性情暴躁,曾连续三次袭击人类,致人死亡。

其中最为惨烈的一次,死者是深爱它的训练员布兰切,布兰切在表演现场被提里库姆生生撕裂,而前一秒她还望着这只聪明的虎鲸笑着。

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13)

自此以后,法国甚至明令禁止圈养虎鲸。

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通过驯化虎鲸来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务:美国海军夏威夷水下作战中心,他们训练了一支动物部队,其中就有虎鲸,它们可以进行深潜、导航、排雷等工作。

人们还训练虎鲸打捞海底遗物,播放虎鲸的声音吓跑海水中的海兽,或者让它扮演“海洋警犬”,看护和管理人工养殖的鱼群等。

虎鲸长得挺可爱的(黑白萌宠外表下的海上霸王)(14)

写在结束的话

尽管这些动物征服了世界上所有的海洋,在海洋世界里称霸,但受人为猎捕、食物减少、海洋环境污染等各种因素影响,虎鲸数量下降,且只在污染最小的地区繁衍生息。让我们一起保护海洋环境,还海洋生物一波碧水,还虎鲸一片自由天地。

本文为攀攀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