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整体局势(危机与变局2022南亚的)

南亚整体局势(危机与变局2022南亚的)(1)

当地时间2022年7月,斯里兰卡经济危机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7月9日,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大批抗议者闯入总统府,警方开车喷洒催泪瓦斯以驱散抗议人群。 (人民视觉/图)

“2022年南亚政治大稳小乱、经济几家欢乐几家愁、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地区安全形势好转、对外关系受域外影响加大。”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利君用五个特征如是概括。

2022年,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相对平稳,是近年来地区冲突较少,波及范围较少的年份。虽然发生了斯里兰卡动荡、巴基斯坦政局变动、尼泊尔大选等重大事件,但对内及对外都未发生大的矛盾与冲突。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南亚安全形势出现根本性好转,脆弱性仍然明显。

“印度大国战略、印度教民族主义、印太战略下的印美互动、地区极端主义与反恐形势变化、区内多国经济增长失速。”四川大学副校长褚良银教授表示。

在危机与变局中,南亚的地区博弈将会带来哪些影响?新的风险和挑战下,地缘战略态势又将面临怎样的复杂性?这些问题成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焦点。

日前,在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主办、南方防务智库协办的“危机与变局——2022年南亚形势研讨会”上,来自国内20个研究单位的40多名高校、智库专家齐聚,回顾2022年南亚局势演变大势,展望2023年南亚发展前景。

美印的温度

2022年6月11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表示,“将动用美国政府全部资源”来推进“印太战略”的过程,强化与同盟伙伴的关系。

四川南亚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研究员冉杰认为,美国将南亚地区视为“印太战略”的重要部分,力图将南亚国家纳入其战略轨道。2022年,美国加大对印度的拉拢,改善美巴关系,寻求与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建立新的新兴伙伴关系。

11月29日,印度与美国共同在位于中印边境的北阿坎德邦,进行了“准备战争2022”联合演习,此次演习的地点在距离中印边境仅数十公里的奥利镇。针对此次演习,印度国防部声明称,“准备战争”联合演习每年举行一次,目的是在两国军队之间交流最佳实践、战术、技术和程序。

虽然印度不是北约成员国,也不是美国的传统军事盟友,但随着近年来美国“印太战略”的实行,印度成为了与美国进行联合军演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冉杰表示,近年来,印度在多个层面与美国展开军事互动,依托“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以维护规则秩序为幌子,印度参与并主导多国海上军演三次,印美双边军演六次,防务合作既是印美战略互动的重心,也成为深化两国政治关系和战略互信的关键支撑。

2022年2月,拜登政府发布了《美国印太战略》报告,阐述其对印太地区形势的看法,并就美国如何推进“印太战略”提出构想和举措,并明确提出支持印度持续崛起和建立区域领导地位。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教授张力表示,近几年来,虽然美国一直声称要对印度进行制裁,针对印度与俄罗斯达成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供应协议事件等,但一直都没有实施。这表明美国十分看重与印度的战略合作,很多方面愿意对印度“网开一面”。

值得关注的是,自俄乌发生冲突以来,印度选择保持“中立”的态度,没有与美西方达成“统一阵线”,遭到了来自西方舆论的不满。

张力认为,印度拒绝选择站边,凸显了其自身利益和战略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印度与美国在某些全球性重大问题上,仍然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而这种分歧和裂痕,也会使南亚地缘政治格局进一步复杂化。

“尽管美印关系存在分歧,但依旧在频繁的互动中,保持了一定的温度。”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主任朱翠萍教授则表示,作为印度对印美关系的一些补偿,印度在某种战略姿态上更加强硬,以此配合美国。

由此可见,虽然莫迪政府多次宣称印度的外交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但近几年印度的外交转向倾向却十分明显。

四川大学南亚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嘉伟分析,印度除了积极参与美国的印太战略,将美西方作为其崛起的支持,还全面加强与美欧日的合作关系。尽管印美之间存在不少问题,印度和西方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是印度继续倒向美西方的战略,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

“莫迪认为印度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莉如是说。

巴基斯坦反恐形势不容乐观

2022年3月初,澳大利亚著名智库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EP)发布《2022年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全面总结2021年全球主要恐怖主义趋势和模式。

报告指出,2021年,南亚地区有1829人死于恐怖活动,比2020年增加137人,增幅达8%,巴基斯坦仍然排在受影响最严重的10个国家中,恐怖活动致死人数略有增加,至275人。

“南亚各国的恐怖形势总体虽趋于缓和,但是部分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巴基斯坦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同时,南亚地区又重新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策源地,且向外输出恐怖主义的可能性显著上升。”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总结,南亚地区主要的恐怖组织,规模再次扩大,活跃度迅速上升,从巴基斯坦塔利班到“伊斯兰国”组织,再到“基地”组织,都有复兴的迹象。

2022年10月16日,巴基斯坦反恐部门表示,巴安全部队在俾路支省奎达马通区的反恐行动中,打死5名恐怖分子,收缴了大量武器和弹药,3名警察在行动中受伤。

近年来,巴基斯坦深陷反恐战争的泥潭,极大地消耗了本该用于其他社会领域的资源。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

巴基斯坦恐袭形势一直呈现“波浪形”起伏,并不断走向“波峰”,引发国际关注。

张家栋说,巴基斯坦目前有大量的国际恐怖组织在迅速壮大,这种现象非常值得引起警惕。

从近中期看,南亚呈现出恐怖组织多、恐袭事件多、因恐致死人数多的“三多”态势,将是南亚恐怖主义的常态,而域外恐怖组织渗透、印巴对立、大国博弈等,都导致地区恐怖主义态势趋于复杂。

法新社2022年12月2日报道,巴基斯坦驻阿富汗大使馆遭到袭击,一名巴基斯坦安保人员受伤。巴基斯坦外交部当天发表声明称,袭击目标是巴基斯坦驻阿使馆临时代办雷赫曼·尼扎马尼。隔天,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对袭击事件负责。

张家栋认为,恐怖组织的袭击行为已经上升到比较高端的政治层面,不再是过去平常的袭击心态。

此外,2022年巴基斯坦遭受的困难似乎比往年多,洪水、高温、通货膨胀、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债务危机等。

在云南社科院副院长陈利君看来,这些危机对巴基斯坦影响比较大,并且影响国际机构对其评级。

南亚整体局势(危机与变局2022南亚的)(2)

当地时间2022年5月,联合国发布报告显示,近2000万阿富汗人面临严重饥荒。图为2022年11月1日,坎大哈一家医院里,一位母亲给正在等待治疗的孩子喂食。 (人民视觉/图)

战火过后,“阿富汗扩散效应”凸显

随着国际局势变化,阿富汗看似已渐渐平静。

事实上,战火过后,美国制裁阿富汗导致的人才流失、外汇紧缺等问题,令阿富汗缺乏自身发展的造血能力,经济持续萧条。2022年5月,联合国发布报告显示,近2000万阿富汗人面临严重饥荒。

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彪表示,阿富汗在经济上的联动效应,实际上更多的是停留在“喊口号”上。此外,“阿富汗扩散效应”还体现在政治诉求上。

2021年,巴基斯坦政府代表团、巴基斯坦塔利班代表团在阿富汗喀布尔举行和平谈判,以期结束巴基斯坦边境部落地区20年的武装冲突。阿富汗临时政府充当巴政府和巴基斯坦塔利班之间的调解人。

“巴塔受到鼓舞和刺激,现在变得更加团结。”朱永彪表示,巴塔和巴基斯坦政府谈判时提出的诉求策略,就是照抄阿塔当时和美国谈判的标准。

除此之外,随着塔利班重新掌控阿富汗,位于其北部、与之接壤的中亚五国,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也受到不小的冲击。

朱永彪认为,阿富汗的局势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亚国家,如都是“以小博大”的效应,阿富汗为其提供了生动的“案例”,且在多方面产生影响。

阿塔夺取阿富汗政权已经一周年有余,但内外交困的局面愈发突出,经济危机也持续恶化。

在朱永彪看来,阿富汗近两年的恐怖势力有些许反弹,虽然还没有达到历史的最高位,但也体现了阿富汗局势的扩散效应。

“阿富汗的困难依旧。”陈利君表示,尽管阿富汗会出口一些农产品,但出口总量不多,无法带动经济增长。“贫困问题依然非常突出”。

斯里兰卡仍临失控的风险

2022年7月,斯里兰卡经济危机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时任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引咎辞职。

“现任总统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执政后,整个局势慢慢平稳下来,但经济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刚认为,斯里兰卡发生矛盾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和民生问题引起了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

随着2022年初俄乌战争的爆发,飞涨的国际粮食、燃油价格成为压垮斯里兰卡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由于这样的外部环境,游客减少了,能源进口也受影响。”高刚认为,新冠疫情的叠加影响,以及国内实施过不太成功的税制改革、农业改革等政策,导致政府的税收大减,还有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减产。

斯里兰卡曾经是南亚地区的“优等生”,但如今面对陷入泥潭的斯里兰卡,国际资本市场纷纷出售卢比资产,卢比大幅贬值。

2022年4月12日,斯里兰卡宣布暂时中止偿还全部外债,成为2022年首个债务违约的国家。7月13日,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对国会表示,斯里兰卡已经遭遇“国家破产”。

谈及斯里兰卡的外债原因,在张家栋看来,“这个问题其实是南亚的共性,只是斯里兰卡较为突出。”他表示,南亚文化有借贷消费的传统,不太考虑是否能还得起。

张家栋分析,斯里兰卡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过度依赖旅游业,导致抗冲击能力不如经济结构相对更加多元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等国家强。

“自英国殖民以来,斯里兰卡被改造成了依附型经济形态的国家,一旦外部出现了状况,国内就会受到连带的影响。”高刚表示,当前斯里兰卡的经济问题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未来也可能会面临失控的风险,重演因经济问题而引发的政治动荡。

虽然斯里兰卡局势动荡,但被一些西方国家视为地缘政治影响力“洗牌”的重要时机。

“美印先后‘施以援手’,有可能借助斯里兰卡当前的经济政治危机,以帮助斯里兰卡重组债务为由,干涉其内政外交,别有‘算盘’。”高刚认为。

面向未来,斯里兰卡显得前路艰难。斯里兰卡局势将如何演变,取决于政府如何组建和运作。但受制于长期积弊,新政府及其政策效果如何,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南方周末实习生杨静怡、李玮瑶对本文亦有贡献)

南方周末记者 王瑭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