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密度和空气密度比较(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可接受极限是多少)

从中学课本里我们知道,空气中氧含量为约21%,实际对应于海平面高度0米。空气的含氧量随高度增高,可以简单认为呈线性增长模式。低海拔(<100m)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含氧量~21%;约1000m海拔城市如贵阳,含氧量19.4%;约2000m海拔城市如昆明、西宁,含氧量17.5%,超过3000m海拔,含氧量16.1%,这个高度许多人有高原反应: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拉萨海拔3650m,含氧量15.1%;高于拉萨的海拔高度,普通人承受力应该有点儿困难。8000m海拔的含氧量8.5%,1.4万m含氧量降为0。

课本里讲到空气中氧含量为约21%,对应于海平面高度0米。空气的含氧量随高度增高,可以简单认为呈线性增长模式。低海拔(<100m)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含氧量~21%;约1000m海拔城市如贵阳,含氧量19.4%;约2000m海拔城市如昆明、西宁,含氧量17.5%,超过3000m海拔,含氧量16.1%,这个高度许多人有高原反应: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拉萨海拔3650m,含氧量15.1%;高于拉萨的海拔高度,普通人承受力应该有点儿困难。8000m海拔的含氧量8.5%,1.4万m含氧量降为0。

【可植入呼吸机、矿山用氧气传感器或场景广告,如下参考】

氧气的密度和空气密度比较(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可接受极限是多少)(1)

对高海拔地区到低海拔地区,会有醉氧情况,觉得特别懒洋洋,人也会晕乎乎的,想睡觉,就像喝醉了酒一样。原因是当人从高海拔回到平原后,空气的氧含量提高,而机体还没有适应这个高氧环境,红细胞仍然在高效率高质量的运送氧,形成“氧中毒”反应。

工业如矿井等安全领域,需要用到氧气传感器,测量范围0~25%,如矿井作用环境,一般需要同时考虑生命安全需要、和可燃爆炸危险,设置报警限值,含氧量上限23.5%,下限19.5%(有的设为18%)。

含氧量高于21%,属于富氧环境,一般用于医用呼吸环境,查了下资料,普通病人用氧浓度在;24~35%。医疗呼吸机用也需要用到氧气传感器,这类传感器上限浓度是100%,可见实际使用中医用氧气可以调到很高浓度。用氧浓度大小根据医疗需要,但正常人不宜在富氧环境过久,因为回到正常氧气浓度也会不适应。

一些缺氧和富氧对应人体影响,摘抄文献表格如下:

氧气的密度和空气密度比较(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可接受极限是多少)(2)

氧气的密度和空气密度比较(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可接受极限是多少)(3)

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可接受极限是多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