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误食火碱怎么处理(1岁宝宝误食强碱)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 通讯员 张晓华
12月4日,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病房内,每次看到床上的儿子,丁丁一家人都会心生崩溃。
一切起源于几天前的一个“突如其来”。
11月25日,这是一个周日,丁丁家人为丁丁洗完澡后,把丁丁抱回到了床上。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1岁4个月的丁丁又跑回了卫生间,拿起卫生间里的管道疏通剂吃进了嘴里。
这个疏通剂是固体颗粒,含氢氧化钠。
瞬间,强烈的刺痛下,丁丁大声哭喊,慌乱之下,家人赶紧用清水给丁丁冲洗口腔并催吐,殊不知,这造成了更严重的灼伤。吐出物又烧伤了丁丁的胸腹和家长的脚背。
很快,丁丁被送到了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所幸,被紧急送到省人民医院后,一番抢救,丁丁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遗憾的是,丁丁的食管损伤情况如何,还需要过两天的胃镜检查才能确定。
更令人揪心的是,采访中,记者发现,类似的误服并不少见。
专家提醒,家有幼儿的家长一定要做好看护,同时,家中具有腐蚀作用的东西一定要远离孩子。
◆惊心:1岁宝宝洗完澡误服强碱颗粒
◆抢救:多学科会诊将幼儿救回
接诊的医生说,当时孩子的嘴唇、口腔,明显发黑、肿胀、溃烂化脓,已经不能开合,只能保持张开一个横指的大小,发不出声音,更别提喝水进食了。
一种叫"氢氧化钠"的强碱剂,无情地沿着他的口腔、食管腐蚀,造成Ⅲ度灼伤!
同时,孩子的胸部、腹部,皮肤也被强碱水烧烂了,露着肉。
丁丁被告病危!一场多学科的紧急会诊立即展开。
会诊后,丁丁被迅速转入省医PI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先进行生命支持、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
11月28日,在PICU治疗3天后,丁丁病情逐渐稳定,转入小儿外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小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旭辉,医学博士朱林超,开始为丁丁制定外科治疗方案。
丁丁的口腔、食道受损严重,无法做胃镜检查,王旭辉、朱林超只能通过CT,来评估丁丁的病情。
经评估,丁丁的食道在烧灼下已经闭锁。但不幸中的万幸是,他的食道没有穿孔,也没形成纵膈气肿和气管食管瘘。
于是,在该院麻醉科医生的保驾下,医生成功为丁丁进行胃造瘘,解决进食问题
"最近几天,丁丁已经开始通过胃瘘补充生理盐水和牛奶,恢复良好。"丁丁的责任护士陈伟博说,目前,丁丁需要继续治疗观察,待瘢痕形成期过后,通过胃镜检查食道受损情况,并确定下一步的外科治疗。
◆揪心:年均接诊误服患儿有20余例
更令人痛心的是,丁丁的遭遇并不是个例。据在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工作多年的朱林超医师介绍,科室曾经救治过多例误服硫酸烧伤、误吞纽扣电池烧伤的孩子,最严重的需要进行食道重建。其他像误服洁厕剂、消毒剂、磁力球、硬币等情况,更是时有发生。
就在几天前,王旭辉和朱林超刚刚为一个小女孩手术,取出了她误服的2枚磁力球。由于在体内时间过长,磁力球互相吸引摩擦,导致患儿肠穿孔。
"仅河南省儿童医院PICU就接诊过不少误服草酸(高腐蚀性强酸)、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地高辛片(降压药)以及一些降糖药、抗癫痫药等患儿,平均每年接收此类患儿有20余例。"省儿童医院PICU主治医师崔利丹介绍,这些患儿年龄多在1岁以上,5岁以下,他们会走路,好奇心强,喜欢用嘴巴探索世界,常常一瞬间就把能拿到手的东西放进嘴里。农村患儿多于城市患儿,主要跟家庭看护孩子不严,药品放置随意有关。
"家中的清洁剂、药物要放好,盖子盖紧,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药物不能和饮料或零食放在一起,最好放在固定的药箱里,并且锁起来;家中的灭蟑药、灭鼠药等有毒的药物更要放好,不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崔利丹说。
"家长在看护幼儿时,一定要让孩子远离危险物品,大孩子应给予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朱林超说。
◆提醒:误服强酸强碱应喝牛奶或鸡蛋清
一个特别值得警惕的现实是,当误服发生时,很多家长由于缺少常识,进行了不正当救治,导致情况更加严重。
那么,当误服不幸发生时,家长该怎么办?
崔利丹说,误服药品种类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比如,误服强酸强碱时,家长应给孩子喝大量的牛奶或鸡蛋清,这样有利于发生蛋白反应,从而消耗掉部分强酸强碱。误服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时,例如降压药、镇静药,在家长发现时要及时催吐,比如刺激孩子咽部,呕吐排出药物,并尽快送去医院。当孩子出现抽搐、昏迷时不要催吐,以免发生窒息。
"‘误服强碱,就喝醋,误服强酸,就喝石灰水’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酸碱中和时也会释放热量。"崔利丹说,以上只是紧急处理方式,处理之余一定要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救治。
新闻1 1:
1岁娃误服火碱,爸爸喂水加重病情
和丁丁类似,就在今年3月16日,在南阳一个县城,当家人清洗油烟机时,1岁5个月的豆豆(化名)拿起桌上的火碱,吞进了肚子,顿时,孩子哇哇大哭。更让人揪心的是,家长一看见豆豆的口腔发黑,慌乱之中,接了一杯自来水让孩子漱口,结果情况更加糟糕,孩子的口腔等多个部位被烧伤,随后,孩子被紧急送往河南省儿童医院进行救治。虽然最终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食道却无法再恢复正常。
每次看到这种情况,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梁宝松都会揪心地一疼。
"孩子误服的例子真的不罕见,有些还会留有后遗症。"随后,他向记者讲了他15年前接诊过的一个孩子。
梁宝松说,他记得很清楚,那是非典流行的那一年,当时,有一个农村家庭,兄弟俩同住在一个院落,哥哥是个做勾兑白醋生意的人,为了躲避工商行政部门的检查,他把勾兑白醋所使用的冰醋酸放在了娃哈哈饮料瓶子内。
当时,这个商人弟弟家的女儿两岁多,一天,拿起大伯放在家里的"娃哈哈"喝了下去,瞬间,整个上消化道化学灼伤,经过当地医生的抢救,虽然勉强保住了生命,可是,那个孩子却留下了严重食管瘢痕狭窄的毛病。
"别说馒头米饭了,就连水和牛奶都难以下咽!"梁宝松说,后来,孩子的爸爸带着那个骨瘦如柴,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的女孩辗转来到省人民医院就诊。梁宝松通过胃镜使用探条扩张器扩张,那个女孩出院的时候,吃捞面条可以了,但是孩子却无法大口吃馒头和米饭。
来源:大河客户端 实习编辑:王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