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快递试岗心得(青春守沪)

顺丰快递试岗心得(青春守沪)(1)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3月9日一早,顺丰快递员邓川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来到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北一门,打算到学校内的营业站开始一天的工作,没想到却被告知:因为要开展相关人员和环境筛查,学校目前只进不出。眼看着当天的快件大部分已经到达营业站,如果不进校这些快递就没人送,邓川和同事们没多考虑就进了学校。

几天后,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营业站收派件工作全部暂停,包括邓川在内、身在学校的14名顺丰快递员一下成了“闲人”。“学校里正缺人手,我们闲着也是闲着,去做志愿者吧!”于是,快递小哥们集体“转型”成了志愿者。

顺丰快递试岗心得(青春守沪)(2)

※ 熟悉“地形”配送物资发挥奇效

出生于1999年的邓川做快递员还不到一年,去年加入顺丰后,他就来到了江川营业点交大校园营业站,成为一名在交大校园内收派件的快递小哥。说起9日早上的情景,邓川记忆犹新:“早上7点,我们到了北一门,保安告诉我们,刚收到通知,校园只能进不能出了。”这一变故并没有让邓川和同事们犹豫太久,大家随后全都选择了进学校,“当天一共有4车(快)件,当时3辆车已经到(营业站)了,人不进来就没法干活,这些件也就没人送了。”

32岁的陈小虎是营业站资历最老的快递员之一,2018年进入顺丰后就开始在营业站送快递。他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刚开始几天,虽然是闭环管理,但营业站的收派仍是正常的,快递小哥们的工作也是有条不紊。“13日左右,我们接到通知,营业站停止收派,我们一下子就没活干了。”陈小虎说,整个营业站一共有14人,其中还有2名女快递员,正当大家有些“迷茫”时,得知学校急需人手协助发放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到学生宿舍楼和学院楼,“我们大家就都报名做了志愿者,帮学校发放物资,一直到今天都还在做。”

与其他志愿者相比,快递小哥们对于发放物资的工作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熟悉校园地形和宿舍楼分布,也有运送物资的工具——三轮车,而且配送经验丰富,不但能效率很高地将物资配送给学生,还能帮学校归纳整理存放的物资。很快,这支快递小哥组成的志愿“军团”就在物资发放中发挥了奇效。

顺丰快递试岗心得(青春守沪)(3)

打地铺不言苦只想尽自己一份力

自3月13日以来,14名顺丰快递小哥已经在志愿者的岗位上坚守了10天,他们每天9点上岗,先领出当天需要配送的物资,然后分类、分发,再由快递员按自己负责的区域配送。“我们平时送快递就是按东、中、西三个区域划分,为了保证效率,配送物资仍是这样分,我在西区配送。”邓川说。

前几天上海接连下雨,气温也明显下降,快递小哥们风里来雨里去,很是辛苦,但他们却不言苦。“对我们来说,志愿者的工作量不算太大,甚至比平时收派件还轻松一些。”邓川坦言,配送物资和平时送快递差别不大,所以不存在不适应的情况。陈小虎也表示,志愿者配送物资的工作一般晚饭前就能全部做完,“(工作量)和平时送快递差不多。”

唯一让快递小哥们一度有些担心的是住宿问题,由于3月9日进校园时没有任何“准备”,在哪里睡、怎么睡都是他们担心的问题。“后来在驿站里辟了一块地方,我们集体打地铺,两个女同志在其他地方打地铺,学校给我们发放了一些生活用品,家里人也送了一些进来,日常生活还是有保障。”陈小虎说,虽然与家里相比条件有些艰苦,但疫情期间这些困难都能克服。

而在志愿服务的同时,快递小哥们也被校园内的很多暖心瞬间感动着。让邓川印象最深的就是交大的老师、教授们开着车为学生们送饭,“我们平时经常送快递,不少老师都有我们的电话,为了给学生送饭,有的老师甚至打电话来找我借三轮车,当时我们也正忙着配送物资,所以也没法借给他。”邓川说,这次当志愿者对自己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特殊时期能尽一点微薄之力,为学校、学生解忧,很自豪!”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