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文化新知汉字福)

过新年了,贴春联要贴福字。你知道“福”的起源吗?为什么“福”字这么写?中国人造字很贴近生活,有它的艺术性。 福字的左边是“礻”,指古代祭祀用的祭台;右边的畐fú是“腹”的初始文字,“畐”一个横一个口是人的头部和颈部,下面的“口”是肚子,肚子的“口”,说的是腹中满满,酒肉充足有好运,这就是“福”。

汉字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文化新知汉字福)(1)

“福”字解析

商代甲骨文“福”

从河南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字形来看,也颇有意思。看下图“福”的左边是一个人抱着酒坛子,准备虔诚地把它放在祭台上。在古人看来,福是通过以酒来祭神祈求上天神的保佑,赐予它们福气,祈求保佑。所以东汉时期的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面说:福,佑也。是赐福,保佑的意思。

汉字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文化新知汉字福)(2)

“商代甲骨文”

西周金文“福”

时代来到了周朝,那时候人们喜欢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就不再是甲骨文了,而是钟鼎文,也叫金文。福字也发生了变化,左右的部首进行了调换,同时简化省去了捧酒的两只手,酒坛子也变了模样,就是这张图。

汉字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文化新知汉字福)(3)

西周

“福”增加一个“盖”,在家祭祀

经过时代的发展,人们又对它进行了改造,又增加了一层意思。你看下图这个字上面加上了房顶屋盖,表示在家里敬神祈福。从室外祭祀,搬到了屋内祭祀祈神。

汉字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文化新知汉字福)(4)

家中祈神

战国之后“福”的变化

战国时期“福”字又有了变化,古人把酒坛子直接搬到了祭台上,左右有两个人背靠背进行祈祷的样子。到了秦代的小篆写法,背靠背的两个人去掉了坛子的形状,直接写成了部首畐fú。从此在小篆的基础之上,福字的模样算是固定下来了,以至于到了东汉鼎盛时期的隶书就了有现在我们楷体字的模样。

汉字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文化新知汉字福)(5)

战国“福”与秦篆

从“福”字看幸福:

从古人读“福”字的改造可以看出:不管历史如何变迁,中国人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直不变的。一个福字简单几个笔画,却囊括了太多的意义在里面。有的人想法简单,福就在它身边。有些人很复杂,脑子里全是想法,追求了一辈子的幸福,越追越远。

汉字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文化新知汉字福)(6)

幸福是什么?

新年送“福”: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ěr,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文中的"贴春牌"就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可见贴福字,是中国的老传统了。

汉字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文化新知汉字福)(7)

春节贴“福”

说说“倒福”乱贴现象

说一个太多人犯的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那就是“倒福”乱贴的现象,过年贴春联,也不管这么多“倒的福字”在门上啪啪随便贴。你可知道,在传统文化里面,倒的福字是不能贴在正门上的。倒福一般要贴在犄角旮旯的水缸,垃圾桶、厕所等偏角的暗处,或者污秽之处。

汉字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文化新知汉字福)(8)

倒福不可贴在正门上

“倒福”为什么要贴在阴暗污秽之处?

因为过年讲究的是辞旧迎新,打扫庭院。把之前不好的,脏得消除掉,新年福利才到。像垃圾桶厕所等污秽之处,贴上倒福,也寓意着扫除这些邪恶,福气自然来到。正逢农历2022新年到来之际,祝福朋友们新年快乐,幸福美满。我是@聊城王岗爱讲字,下篇文章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