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何时能拯救人类(孔孟提倡的是愚忠愚孝吗)

孔孟之道何时能拯救人类(孔孟提倡的是愚忠愚孝吗)(1)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驾车,孔子对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说:“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活着的时候,按礼仪去侍奉;去世后,按礼仪去安葬,按礼仪去祭祀。”

孟懿子,鲁国孟孙氏第9代宗主,名何忌,谥号懿,孟僖子的儿子。孟僖子临终前,让两个儿子孟懿子、南宫敬叔以孔子为师。鲁定公时,孔子以大司寇摄相事,为削弱三桓实力,还政鲁公,推进“隳三都”。按周王朝规定,天子、诸侯、大夫的封地都城规模都有标注,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一些有实力的大夫,如鲁国的三桓,封地严重违规,经常凭借坚固的城墙对抗诸侯。孔子想要将三桓封地违规的城墙拆毁。

叔孙氏的封地郈邑率先拆毁。季氏费邑宰公山不狃起兵反抗,被孔子击败,费邑也成功拆毁。而孟孙氏认为封地郕是他的保障,不愿拆毁。郕邑宰公敛处父起兵反抗,鲁定公带兵攻打未能成功,隳三都功亏一篑。此时的孟孙氏家主就是孟懿子。

本篇主题为政,是讲处理众人之事。那么人一生中首要要处理的就是“家政”,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当然以孝道为要,所以本章及后面几章都是讲“孝”。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父母活着的时候,按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按照礼节安葬他们,按照礼仪祭祀他们。可见孔子对“孝”的理解并不是无原则的顺从父母,而要合乎“礼”,也就是合乎“礼”后面的“仁德”。这与1.12“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的思想是一致的。

后世尤其是元明清时期将“孝”和“忠”歪曲到了变态的地步,以至于有“君要臣死,不死不忠;父要子亡,不亡不孝”的荒谬思想遗毒至今。这些说法显然是后世统治者,尤其是无政治自信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位子而搞的愚民教育。

关于事君,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讲的更直白,“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可见在孔孟眼中君臣完全是平等关系,哪里会有什么不死不忠不孝的谬论。

关于孝,《孔子家语·六本》讲过一个故事。曾参在田间劳动时不小心把瓜苗锄断了,父亲暴怒,拿大棒子把曾参打昏在地。曾参过了一会儿才苏醒过来,他马上去给父亲道歉,然后回房间弹琴让父亲知道他身体没事。孔子听说此事后非常生气,不让曾参见他。曾参觉得很纳闷认为自己没有做错。孔子说:“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

孔子以舜举例,瞽叟想杀舜让小儿子象继承家业,舜是个孝子,父亲瞽叟想使唤他时,他一定会在身侧。但瞽叟想杀他时,从没有得逞,用小棍子打就接受,用大棒子打就逃跑。因此瞽叟没有犯下不配做父亲的大罪,舜也没有失去尽孝的机会。曾参看见父亲暴怒却不逃跑,如果父亲暴怒中打死了他,岂不是陷父亲于不义,这种不孝比逃避父亲失去理智时的责罚哪个更不孝呢?

曾参以孝闻名,是知名的孝子,故事中父亲发火,曾参坦然承受的做法似乎是不违背父亲,但在孔子看来其实很不合适。可见孔孟对于忠孝的态度是一致的,以“仁”和“礼”为准则,是人性的,是有取舍的,不是死板僵化的愚忠愚孝。

—————————————————

往期文章:

儒学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未曾断绝的根本原因

不要与志向不同的人交朋友

学习的核心是建立健全的人格,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和学习方法

儒家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好人,一个有益于家国天下的社会人

真诚是天地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