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解码最新(辅导手记001.家庭中)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他凭真实将公理传开。(以赛亚书42:3)

晚上23:00,准备关机。突然手机亮了一下,原来是小张,本是漫不经心、准备休息的我,突然警醒了几分 ——

“姐姐,你现在有时间吗?我现在心里很难受,想自杀,我还可以找你聊聊吗……?”


她的故事

家教解码最新(辅导手记001.家庭中)(1)

小张是我交流了近半年的一个热线好友,在接听热线的时候相识的。相互加了好友之后的那天晚上,因为我们的成长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她倾诉了很多,我也表达了很多相同的感受,我们一直聊到了很晚......

她是一名在读大学生,出生在农村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由于父母受传统观念影响,为了给家里增加男丁,就造就了我们这样姊妹众多而只有一个兄弟——“一堆鲜花中只有一个绿叶陪衬”的家庭状态。“多子多福”,在过去看来本应该是一件极其光荣的事情,可我们的出生却遇上了计划生育,却也是“生不逢时”。因此,“多子多福”这个说法,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就成了莫大的讽刺,显得有些尴尬了。


多余的一个

对于我们这样“多子”的家庭,“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用来形容家庭中每个孩子独立的、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等亦是不差的。家庭中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世界,有着各自不一样的“喜悲忧乐”。而我和小张的症结都在于——“我一直都是多余的”。

现在很少再看到有很多兄弟姐妹的家庭了,少则没有,多则也只有两三个。小张在家里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她属于中间。在她的描述中:姐姐出生是家里的幸福;第二胎大家所期望的是男孩的出现,自己的到来恰恰让大家失望了;弟弟的出生让一家人欣慰不已;妹妹的出现却已经好像没有了意义。所以在他们家,孩子的地位就是,姐姐说话有分量,弟弟可以为所欲为,妹妹叛逆到底,而自己只得装成乖乖女,才能被大家看上一眼。

父母的婚姻就是传统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关系也没有那么融洽,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此就会变得越发尖锐——家庭中姐姐的强势,弟弟的嚣张跋扈,妹妹的我行我素,让自己成为了家里一个备受冷落的孩子。父母经常争吵,最后就拿她来出气,而自己的情绪却无处发泄,慢慢便形成了逆来顺受的的秉性。

被忽视、被冷落、被辱骂......抑郁情绪便由此滋生了。


成长的路

这里想分享的是家庭中,位居哪一个位置最容易被忽视?

显然,在这一个案例中,位居中间的小张成了家里被忽视的孩子。

被忽视的、乖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相似处:懂事、为人热情、有亲和力、懂得察言观色、会做饭、料理家务等等。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人关心他的存在,可有可无使得自己不得不独立,用自己的乖巧来赢得大家的关注。

这样的迎合,短期内确实会让这个孩子在父辈跟前赢得“听话懂事”的称赞,但是长此以往的“包装”,却让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关爱和引导被严严实实地裹起来了,那因为没有人爱而没有价值感的抑郁菌也在其中慢慢滋生,不断啃噬着这个生命。

家教解码最新(辅导手记001.家庭中)(2)

其实家里的这四个孩子,都在寻求父母的关注,只不过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去争取或者说赢得。而这些不一样的方式,加上父母因着对于孩子不一样的心理预期等做出的不一样的回应,天长日久,孩子们也呈现出了相差甚远的性格特征。


用心关爱

造成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案例中只是其中一种情况。抑郁症的孩子大多数有很强烈的自卑、敏感、多疑等心理,想要帮助他们走出抑郁的境况,着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与小张的聊天中了解到,家庭给她带来的伤害让她几度想到过自杀,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世界上连父母都不爱我,那还有谁能关心自己的存在。是的,在接触的很多抑郁症患者里面,因为被父母忽视而产生抑郁,进而产生了自杀念头的并不在少数。由于父母的局限性,他们不能理解你抑郁产生的原因,更谈不上帮助你走出抑郁的低谷。

家教解码最新(辅导手记001.家庭中)(3)

所以当我们有抑郁倾向时,最好是脱离原生家庭环境的、寻找可靠的、积极正向的力量来帮助自己。

抑郁症孩子心里的那种脆弱,不是我们常人所能理解的。一句漫不经心的评价,在我们常人看来只是一个聊天而已,但在他们眼里就是人生的定义。我们或许会认为他们矫情,确实,他们的内心就像熟透了的草莓,一碰就会烂掉一样。这是在日积月累的打击和不被关注中产生的强烈的自卑感所造成的。

人群中像小张这样的孩子应该不在少数。我想,对于这样的一群孩子,陪伴、倾听和鼓励,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就是辅导他们最好的方法。

家庭中希望父母们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和谐有秩序的家庭氛围,不仅给孩子提供安全感,更带给他们无限潜力的人生,希望他们早日康复。


以利亚预防自杀心理热线,以“共同行动、预防自杀”为出发点,自2019年1月开通以来,坚持全天候24小时畅通,为遇到家庭、婚恋、人际关系、工作学习、抑郁焦虑情绪困扰、精神心理障碍等问题而导致自杀冲动的人群提供免费心理咨询,降低自杀风险、重拾生活信心。欢迎关注微博号“以利亚预防自杀心理热线”。

(作者:Arwen 老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