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为海的生活(在现实的海洋里)

本以为是烂片,没想到这么上头。抛开戏外的一切不谈,单就故事本身进行评价:这是一部隐藏在小布尔乔亚壳子里的现实题材电影,而且电影中的现实已经在拆穿小布的种种幻象,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部好电影。

四海为海的生活(在现实的海洋里)(1)

(一)关于结局的解读

男女主都没了。女主怕水不会游泳,死在珠江里了。男主怕火,结果死在火海中。关于女主的死大家基本上看法一致。但关于男主是否死去,存在不同看法。我认为男主肯定是没了的。理由如下:

1.从当时的现场来看,摩托车都摔碎了,人又能好到哪里去?很可能在起火之前就已经挂了,即便被摔得还有一丝游息,紧接着就是人砸在了纸箱子里,摩托车随后也砸进去(大概率砸到人身上),然后引起大火(很可能产生了爆炸,不然火势不会迅速那么大)。在经历了这三波打击之后,生还几率是很小的。

2.即便从火场中幸存,游乐园老板(乔杉)会救他吗?很残酷,不会。第一,这场演出已经砸了,游乐园老板会赔钱,站在老板的立场看,本来游乐园就已经亏损,这波冒险没赚到钱还赔钱,就意味着他未来的生意直接倒闭,而老板重病的哥哥还在医院里躺着(好像是哥哥,记不清了),钱是有限的、递减的,又多出一个要负担全额医疗费的人,游乐园老板会怎么选?第二,男主是一个有案在身的“黑”人(连宾馆都住不了),又没有一个亲人,自己也已经摔成那样,此时的男主既无法私力救济,又得不到公力的保护。这些老板和歌星都是清楚的。更要命的是,男主此时是个替身,是个影子,他的真实身份除了乔杉和歌星以外,不会有其他人知道,只要歌星在公众面前说他自己只是受了轻伤,而乔杉决口不提此事,男主的死活就和这个世界无关,这种情况下游乐园老板会救他吗?

3.事故之后的画面都是男主“那天晚上”的一个“梦”,并不是真实发生的。理由有二:第一,在经历了惨烈的车祸和火灾之后,为什么男主身上一点伤痕都没有?这显然不合常理。第二,按照男主原有的行程,他是打算干完这票大的就回家自首,可片尾并没有自首这一情节。再加上过于幻想的画面,基本可以断定,那不过是男主弥留之际的一个“梦”。就和奶奶的“看雪”一样,到死都不能实现。

4.《麦琪的礼物》这一暗示。片中有个细节就是男主枕边的一本书《麦琪的礼物》,这本书基本已经暗示了电影的结局。《麦琪的礼物》讲的是一对贫苦的夫妇,丈夫最喜欢自己的一块金表,妻子最喜欢自己修长的秀发,在圣诞节那天,丈夫卖掉了自己的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梳子,妻子卖掉了自己的长发,给丈夫买了一条表链,他们都舍弃了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而换来的礼物却变得毫无意义。同样电影中,女主给男主的礼物是他心爱的摩托车,男主给女主的礼物是偿还掉她身上所有的债务,但当两人的礼物已经近在眼前时,男女主却都没了,这些礼物也就没有丝毫意义了。如果片尾男主还活着,依然骑着自己心爱的小摩托,那显然和这个故事架构就冲突了。

5.影片开始,男主要向女主表白的那首歌《爱你一世到来生》。这其实是一首悲情歌曲,一般表白不会用这个吧?明显又是一处对结局的暗示。我摘几句歌词:“如梦如真,我爱你一世到来生,明知道相聚相逢相厮相守都已不可能”,自己对应影片结尾,是不是就是这句歌词所写的样子?

有人可能会反驳,找出一个证据,就是事故后的一段台词。

有人问:人怎么样?

乔杉:人没事!把人拉出来

单纯凭”人没事”这句话断定男主没事。但大家仔细想想,这句话是前后矛盾的。人还没有拉出来,甚至找都没找见,乔杉怎么能如此肯定得说人没事呢?很显然,这里的“人”不是指男主,而是指歌星。歌星当然没事了,乔杉在这里喊“人没事”还是为了掩人耳目,你男主是死是活不要紧,要紧的是赶紧把男主拉到车上去进行掉包。

所以综上所述,男女主确实是都没了。

四海为海的生活(在现实的海洋里)(2)

(二)影片中一些情节的解读

把结局明确之后,我们再来澄清一下影片中各种超现实的情节和穿着文青壳子的情节,把这些东西往深里看才能看到电影究竟要表达什么。

1. 深夜酒后在大海中裸泳,巨轮经过后四散而逃,女主的哥哥在发表了一番宏图伟业的愿景之后葬身海底。这显然是象征性的场景。不敢下海的(小跟班动兔)只能唯唯诺诺地活着,下了海的又有几人在裸泳?几人是巨轮?欢歌(女主的哥哥)这种小地方的大哥,任凭你多“有面”,在真正的巨轮面前,你什么都不是。还记得他出海前背的那首诗吗?“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这种前现代的臆想在现实面前就是个笑话,人家一个浪花就能把你拍死。所以四海到底是什么?仅仅从这个场景看,四海就是现实,现实就是四海

2. 飞跃珠江的时候忽然起风了。连名字身份都没了的小镇青年飞跃珠江,在即将看到希望的时候一股邪风吹来,导致车毁人亡。这些天B站上一条讲故事的视频火了,一个拿了外国奖的老文青回忆他小时候的一阵大风。他嘴里所谓的“大风”,和电影中这股小小的“邪风”,对比一下。面对“风”,人在没有长出翅膀以前,最好还是站在大地上

3. 奶奶的去世。在“奶奶去世”这个事件上导演不愿意过于露骨地表达,才用了文艺的壳子包装起来。影片中是有不少暗示的,比如:刘大爷黑色的西装、白色的面包车(什么情况下开白面包车的司机会穿西装?),欢歌嘴里的“又成了孤儿了”,沈腾为什么忽然从广州回来(十几年都不回来,仅仅为了赚两千块钱就回来,这显然说不通)。

非要理解为奶奶去看雪,那很多情节就显得离谱了。奶奶老年痴呆,连自己的孙子都不认识了,怎么可能会跟一个外人去北方看雪?有哪个好心人会带一个八十多岁的邻居老太太出远门(还是自驾上千公里)?再看一下奶奶出发时的镜头,很清醒、很正常,车子发动后还回头看了一眼孙子,没有一点老年痴呆的样子。我揣测这就是对“奶奶去世”的一种文青式的表达。(影片后半段有一处奶奶和刘叔看雪的照片,是男主看微信聊天时翻出来的,照片是个背影,背景是黑夜,整体来看有些诡异)

4. 在最开始的时候,女主为什么要和男主扯一些有的没的,然后拒绝男主对她的表白。到了广州为什么刻意躲着男主,到最后也没有正式确定这段感情。这里我们要用看红楼梦的方式看这段恋情,不看谈情说爱,只看经济现实。

个人揣测:在最开始,女主就深知自己和哥哥陷入的处境(能让人社死的借钱),影片中已经说了,欢歌一个没固定工作没抵押物的男的是不可能借大额的,那就奇怪了,这62万是从何而来的?我们分析一下,6万是男主耀的,属于小额,不需要担保人。还剩56万,这6万肯定是哥哥自己个人名下的,属于小额,不需要担保人。最后剩下的50万属于大额,担保人是妹妹周欢颂。影片中有交代,对于女的会放宽,放宽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你担保到什么程度,那么50万和社死就能对应上了,但个人认为单凭社死就能借50万明显还是高了,这50万除了担保,很可能还要拿欢歌新开的酒吧作抵押,这样才会更合理。

所以这个故事的经济脉络是这样的:欢歌欢颂两人借了56万,哥哥用大部分钱组建车队开酒吧,妹妹用了很少的一部分钱来开鱼排(小饭店),一面筹备着鱼排店开张,一面当服务员打工还钱。当男主闯入兄妹两的世界时,哥哥仅仅是想着骗他的身份证用,妹妹拒绝男主其实是不要让男主陷进来,她希望靠自己能还完这笔钱然后再谈朋友,可是哥哥的突然离世使得所有的债务都逼向了女主,妹妹把小鱼排抵押出去,偿还了4万块,还剩52万,最后的稻草也没了,家乡也就呆不住了,恰逢男主犯事逃跑,于是两个人都去了广州。在广州女主故意疏远男主,为的还是不要让男主陷进来,可惜男主是个傻瓜,越陷越深。这也呼应了影片的英文名“Only Fool Rush In”(只有傻瓜才会陷进来)。

5.住宾馆进不了211的房间门,搞不清“含早”是什么意思。谁都有第一次住宾馆的经历,但没有谁会像男女主这么傻,能坐在走廊里睡着。显然这又是一处隐喻的表达。现实中的211就是好大学,男女主作为小镇青年又进不了211,那就意味着在广州这样的城市生存下去会很难。后面女主在广州求职,一身白领的打扮,却处处碰壁,只能继续当服务员,不就是在回应这个没进去的211之门吗?211房间里有什么?其实就是女主希望的、普通的、干净的、稍微体面的家,可两人却只能蹲在门外。

“含早”是“有早餐”的意思,男女主却以为是可以睡觉睡到上午9点,否则6点就得起床。影片末尾男主说:“希望你以后住的每一个酒店都是含早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男主在弥留之际还以为女主活着,他希望女主以后的生活会好起来。这里的“含早”承载了男女主对好生活的全部想象:有早餐,能睡觉睡到早上九点,关键是能进的去房间(被城市接纳),有一个普通、干净、稍微体面些的住所。

四海为海的生活(在现实的海洋里)(3)

(三)冒险和平庸

之所以把四海拎出来说,并不是上面那些花哨的隐藏、精妙的叙事,而是它有很多当代小人物的刻画。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肯定不会发生,但是故事里的人物却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

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活法:一种是冒险主义的活法,一种是平庸主义的活法。说是冒险主义,他的底色还是平庸,因为平庸才冒险,冒险只是为了稍微安逸些的平庸。说是平庸主义,但活得越平庸,生存就越逼着你冒险,甚至到最后,要想继续平庸就必须用冒险来支撑。所以两类人其实是一类人:现实的海洋中裸泳的人。

第一种代表人物周欢歌、男主耀、红尘、游乐园老板。

第二种代表人物周欢颂、男主父亲、动兔、showta哥。

与裸泳的人对立的是另外一种人,专业赛车手(陈小春)、歌星苗浒。他们是现实的海洋中有船的人。专业赛车手对应男主耀,是专业赛车手的出现戳破了小镇青年耀的骄傲,当看到陈小春专业的摩托、专业的装备、专业的技术时,当人家骑一辆小马力的摩托就轻松把自己超越时,耀才发现自己除了路子野,什么都没有。在赛车领域的海里,专业车手是巨轮,耀是裸泳,人家小打小闹的浪花已经把自己给拍进海里了。

歌星苗浒对应周欢歌,在名利场领域,歌星苗浒是巨轮(不过是个过气明星,但依旧开演唱会众星捧月),周欢歌是裸泳(拼尽全力“有面”“有钱”,可惜到头来什么都不是)。周欢歌有一艘假的巨轮(他的酒吧),水泥壳子下不了海(海代表现实),也就是说这艘巨轮只是在幻想中、言语中存在,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歌星苗浒是现实中的巨轮,裸泳的人在他的浪花中沉没,却发不出一丝声响。

对周欢歌这个人物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虚荣、装面子、想出人头地这个层面,而是要看到他拼命追求“有面”的经济动机。周欢歌其实是把握到了这样一个现实逻辑:别人并不在乎你这个人,而是在乎你这个人拥有的各种符号(奢侈品、财产、钱),你拥有的符号越多,这些符号就来的越多来的越轻松;你拥有的符号越少,这些符号就越不搭理你。他追求的“有面”,就是这些外在的符号,因为在他看来,只有“有面”才能“有钱”。白话一点,只有外在非常体面,才能进银行的圈子,只有撑得起一个小抵押物,才能拿出那里的钱。

这个游戏现实中有多少人在玩我不知道,但影片在这里让观众思考的,是这个游戏本身的冒险,以及这种冒险所承受的代价。周欢歌的启动资金本身就是一次难以启齿的冒险,随后的日子里还要为这个绝对不能破灭的“有面”背负更多的冒险,但显然他的“有面”过于脆弱了。

妹妹周欢颂的经济规划显然要稳重得多、踏实得多、勤劳得多。但这种稳重踏实却令人无奈。她两次尝试突破这种天花板压头的现实,一次是开自己的鱼排,一次是在广州寻求白领的工作,但现实还是狠狠地把他拍在了小餐厅小服务员的位置。而人生一旦出现大的变故,如此贫瘠的现实又无法承受,于是铤而走险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欢歌欢颂这对兄妹是两种路子的人,但现实却让他们走上同一条道。

红尘动兔没什么好说的,一个敢下海,就是玩的不体面;一个不敢下海,也就没有存在感。游乐园老板比照周欢歌,下面着重说一下男主父亲和showta哥。

男主父亲和showta哥是一路人,都是平庸主义的路子,无非就是有些装。但这种“装”可不是欢歌的那种装,欢歌的装那是赌,男主父亲和showta哥的装是基于自己的劳动收入、量力而行的、精打细算的“体面”。个人是乐见这种“装”的,人不是工具,人要体面没什么不对,不必妄自菲薄,不必活在别人的刻板印象里。而且仔细揣摩男主父亲和showta哥所说的话,都是很实诚的话,他们反而是最懂现实、最不装的人。

之所以把男主父亲和showta哥列在一起讲,那是因为这两个人其实是一个群体的代际差异。男主父亲是老一代,showta哥是新一代。老一代是含辛茹苦干活养家,想尽办法找活干(电影中男主父亲回老家都要送外卖赚钱、在广州的小房子里平时还要做手工赚钱),但他们必须面对离别、割舍、无力的老家,扎根、赚钱、无奈的城市。电影中男主父亲瞒着老家的母亲和儿子,在广州另立门户,应该是在展现这个人生矛盾。而到了新一代showta哥,他们很显然不愿意接受老一代的生活样态,他们用消费来装点自己的人生,而代价就是不要把自己陷入家庭的责任中(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没办法)。

四海为海的生活(在现实的海洋里)(4)

(四)不要“纯真又无知”

耀的冒险是一步一步陷进去的。首先是奶奶的离开,使他彻底陷入了无人要的境地。其次不想活成父亲的样子,加速了他脱离以前平凡的生活(或者说否定了父亲所走的那条勤劳的慢钱路线)。为了帮心爱的女孩子迅速走出困境,为了赚快钱,做了两次铤而走险的行动,一次把自己的合法身份搞没了,一次把自己的命给搞没了。

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人生轨迹?就是那句歌词“纯真又无知”,这里的“纯真”是空有朴素的感情,不计后果,这里的“无知”还不单单是对世界的无知,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无知。白话讲,不知道世界怎么运行的,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其实我们要成为的青年应该是“坚定而有为”,而不是“纯真又无知”。这里的“坚定”是在了解世界的真相时,面对名利场的好坏纠葛时,依然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里的“有为”是要有脑子,审时度势,有切实可行的办法,更关键的是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纯真又无知”不值得去美化,飞蛾扑火不是感天动地,只是感动自己。逞能不是孤胆英雄,连自己都救不了的人,更遑论去救别人。具体到耀的处境,实在不应该一开始就用下下策来解决问题,他并没有穷尽生活的一切合法手段。

包括“谁也别搀扶,除非有人跌倒”这样的话,这个时候还不搀扶,是要摔更大的跟头吗?影片中的男女主都在自顾自地“逞能”,一个觉得自己很独立,一个觉得自己很英雄,从来没想过两个人要认认真真地想办法,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如果互相搀扶,真的不至于后面那么惨地跌倒。

(五)小结

总体来看,这部电影有些被低估了,可能大家对这种“青春爱情 赛车 格言金句”的模式吃腻了,我在看前半段的时候一度想放弃,但看到后半段时觉得导演还是有些东西的。总结一下影片中个人认为有可取之处的表达:

1. 放弃幻想,认清现实。整个电影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各种小布尔乔亚的幻象,下半部分一一戳破这些幻象。比如:影片开始男主把自己的梦想和情感寄托在一个歌星的一首歌里,但后半段面对歌星的虚伪时(这种虚伪其实是一种欺骗和怯懦),男主心中的幻象彻底消除。前半段欢歌挥金如土、非池中物的做派,后半段人死茶凉、一屁股债的现实;前半段酒吧里showta哥装盖茨比,后半段广州塔修塔哥在爬楼梯;前半段星空大海阳光灿烂,后半段高楼小巷阴云弥补等等。我们要看到现实,要看到风月宝鉴的另一面,和男主一样,在看到真实后依然能面无表情地迎接现实,因为你早就在现实之中。

2. 别装。以前韩寒的电影也在劝人别装,但他劝的样子就很装。这部电影他自己也尽量不装了,结果很多观众不买帐了。个人认为“别装”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把握。要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无法离地飞行就别飞,自己能力不够就别打肿脸充胖子,身边既然有可靠的人就别非等跌倒了才搀扶,家里没有船就别非要醉酒裸泳,不要在现实的海洋里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因为你本身就是海水和水搀扶起来,就是承载巨轮的四海

3.别怕。影片塑造的所有“上流”人物全部是脆弱的、色厉内荏的。专业车手骑得再快,他也要被拦下来依法处理。歌手在公众面前吹嘘自己玩赛车、登珠峰,到了真正要考验他的时候,他就是个怂包。歌厅老板整天吹嘘自己多么多么厉害,在现实面前他依旧啥也不是。相反,真正勇敢的是那些普罗大众,他们才是真正的用担当、有勇气、有力量。不要匍匐在金钱塑造的上流面前,解决自己现实问题的普罗大众更值得歌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