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花果之城鱼米之乡 漳州花果之城

台海网1月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5日,福建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举行,漳州市作专场发布推介漳州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美称近年来,当地立足资源优势,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持续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以产业扶贫带动农户共奔小康,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漳州花果之城鱼米之乡 漳州花果之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漳州花果之城鱼米之乡 漳州花果之城

漳州花果之城鱼米之乡 漳州花果之城

台海网1月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5日,福建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举行,漳州市作专场发布推介。漳州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美称。近年来,当地立足资源优势,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持续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以产业扶贫带动农户共奔小康。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杨宏益是漳州市委组织部派驻诏安县西潭镇山河村的第一书记。2017年进村的第一天,杨宏益便把村里的贫困户走访了个遍。他决定挖掘本地资源优势,通过推广“支部 农场 贫困户”模式,尽快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

“我们与市级示范农场义荣家庭农场合作,一方面通过流转土地增加村民收入,另一方面搭建38亩现代设施蔬菜大棚,租给农场经营,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近7万元,同时创造就业岗位20个。”杨宏益说。2018年1月,山河村正式脱贫摘帽。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让曾经的薄弱村面貌焕然一新。这也正是漳州打开脱贫致富奔小康大门的“金钥匙”。

“漳州地少人多,人均耕地不到六分。”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说,漳州因势利导,坚持差异竞争、错位发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现代农业,全力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

如今,特色现代农业已经在这片东南沃土生根发芽,富农兴农效应持续显现。蜜柚成为平和县农业支柱产业,全县90%的农业人口从事涉柚产业,农户收入80%依靠蜜柚产业;诏安县是“中国青梅之乡”,全县青梅种植面积13万亩、产量10万吨,均位居全省前列;石斑鱼、青蟹、牡蛎养殖产量位列全国设区市第一,2020年漳州全市水产产值预计229亿元……

“围绕水果、蔬菜、花卉、茶叶等11个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我们重点培育了‘两朵花’‘三泡茶’‘四珍菌’‘六条鱼’‘十大果’等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农业名片。”漳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谢毅泰说,漳州11个产业全产业链的总产值已超过3000亿元。

跳出农业发展农业

云霄县曾是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如今走进云霄,你将置身风光旖旎、产业勃兴、物阜民丰的大观园。

“山中无闲草,遍地是灵药”的磜头百草养生园,是优质中草药繁衍种植宝地和养生休闲旅游的好去处;龙镜花卉扶贫产业园导入神话元素;乌山下,棪树村枇杷生态观光产业园拥抱文创……

“我们立足果蔬、茶叶、花卉、中草药等特色产业优势,整合资金10多亿元,建成集生态观光、田园度假、创意娱乐于一体的10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云霄县委书记王金狮说,云霄以大农业大观园建设为依托,践行“以工业化思维做大农业”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培育了一批现代农业龙头企业。

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这是漳州打开小康大门的又一把“金钥匙”。

邵玉龙总结了漳州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六大法宝:生产标准化、产业特色化、主体法人化、营销品牌化、发展绿色化、服务社会化。

“散户生产过程粗放管理,产品缺乏标准,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比如施肥用药,农民施多少肥、用多少药没人管,施完以后桶没人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压力很大。”邵玉龙说,在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过程中,漳州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能农业、肥水一体化等,成效显著。以平和为例,当地大力推广实施肥水一体化工程,减少施肥60%,减少水量50%以上,绿色生产方式蔚然成风。

漳州优质特色农产品虽多,但知名品牌少。为走出“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的窘境,漳州坚持营销品牌化,精心打造漳州水仙花、平和蜜柚、长泰芦柑、东山水产品等农业品牌。如今,漳州拥有涉农中国驰名商标25件、省名牌农产品142件,品牌溢价效应不断显现。

联动带农奔小康

选准、做强了产业,如何联农带农、兴农富农?

发布会上,诏安县霞葛镇党委书记吕自信,分享了通过村企联姻,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的基层探索。

五通村向450户农户流转420亩闲置土地,租给农企发展现代种养业,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近6万元。村民除了有固定流转收入以外,在企业务工每天还能增加50至100元的额外劳务收入。

司下村引进省级龙头企业福建硒来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拓宽八仙茶销售渠道,提高八仙茶茶青收购价格,帮助110户茶农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带动16户贫困户脱贫摘帽。

“立足富硒资源优势,探索村企联姻,凝聚社会力量,同时指导各村采取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办合作社、土地流转等形式,探索‘支部 合作社 农户’‘支部 公司 基地 农户’等多种模式,与广大农民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吕自信说。

如何更有效联动带农?“培育法人化主体,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是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邵玉龙说,近年来,漳州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和组织方式改革创新,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推动传统经营主体向新型经营主体转变。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下,农民得以真正走进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分配的“利益圈”“价值圈”。

“我们采取农民带资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动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同时,农民也有了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邵玉龙举例说,作为漳州首家新三板上市农业企业,漳州绿州农业发展公司通过“龙头牵合作社、合作社建基地、基地联农户”发展模式,3年多带动引领农户1.5万多户,助农增收1.8亿元。(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