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季古诗词经典语录(诗词里的四季之美)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清华学霸、诗词才女、航天女神
靳舒馨的首部作品
用诗词给每一个繁忙的日子
打上浪漫的标签
诗词里的四季之美
靳舒馨 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2月
【关于本书】
本书作者以四时节序为主线,通过一年四季的常见意象,生活中的花石草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赏析娓娓道来,和读者共享古人眼中的节令与物候,分享四季变迁中的幽微心境。
【精彩文摘】
过了一个元宵节。突然想起,我已经许多年没有看过花灯了。
小时候,家乡的元宵节甚至比春节还要热闹。除夕要“守岁”,初一要“拜年”,都是关起门来,各家过各家的日子,纵然出门走动,也不过是走一走两个“家”之间的通路罢了。
而元宵节就不一样了,元宵节的夜晚,是家家户户都要走出门的。过了初七,街上就逐渐热闹起来,年前卖的春联福字换成了花灯,孩子们的眼睛馋了起来,滴溜溜地打量每一只花灯,挑选最满意的那一只。
说起来那时候的花灯也真不怎么好看,多是流水线生产的工业产品,塑料的外壳,做成生肖、花朵、或者流行的卡通人物的形象,里面吊一个小灯泡,顶上一根电线,连到提杆上,提杆里装两节电池。有些高级的,还会放音乐,或者变换灯光的颜色。着实是小孩子才喜欢的玩意。
但是不管大人们觉得好不好看,这灯都是一定要买的,没有花灯还叫什么元宵节呢?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孩子们早早吃过一碗汤圆,便迫不及待地提上它出门了。去哪儿呢?当然是灯会。
家乡那座小城不大,但灯会却不止一个,凡是“家底子厚”的工厂或者大院,都会张灯结彩地布置一番,哪家今年的花灯新奇,总会成为人们正月里最津津乐道的谈资。
最热闹的有两个。城北的人民公园是“公家”的,城南的则是发电厂出钱,就布置在厂区的大院里。我们常去的是城南灯会,那时候火电厂的效益好,那规模、那气派,自然是其他灯会都比不上的。
《红楼梦》里甄家小姐甄英莲四岁那年元宵看社火花灯时被拐走,只有去看过灯会,才知道这个情节真是太真实了。灯会人多,多到什么程度呢?那座并不发达的小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每年唯一会堵车的时间,就是灯会散场时。
从点灯开始,人陆续涌来,不一会儿,车水马龙了,再一会儿,摩肩接踵了。这样的人流中,孩子一个不留神就会走丢,于是年轻的父亲会把孩子扛起来,坐在父亲肩头,看人头在自己脚下攒动,四面的花灯闪烁着七彩的光芒,天上的烟花一朵接一朵地绽开,这是我关于灯会最幸福的记忆。
怎样的花灯才算好看呢?无非两个词,一是大,二是奇。
《长安十二时辰》里,一盏高大无比的“仙灯”令万人空巷,成为了长安城瑰丽的象征。而实际上,唐代的元宵灯会,也确实是一场热闹非凡的盛会。唐代的长安还执行着宵禁制度,但每年元宵节这几天,宵禁放开,可以说是官方指定的“狂欢夜”。
而元宵夜的花灯,自然也成了一种展示国力、与民同乐的国家行为,“大”也就成了“基本操作”。
《朝野佥载》记载:唐睿宗曾经在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命人制作了一个高20丈的巨大灯轮置于安福门外,灯轮之上装饰着各种丝绸、金玉,并悬挂花灯五万盏,当它转动的时候,五光十色的灯光令人目眩神迷,映衬得满天星斗都黯然失色。
当然也有靠“奇”取胜的。《明皇杂录》里记载:唐玄宗时期的工匠毛顺以缯采结为灯楼。这座灯楼高达一百五十尺,有风吹过时,灯楼上悬挂的金玉之物便发出清脆的声音,十分悦耳。如此胜景,自然让人流连忘返。唐代诗人苏味道曾经在《正月十五夜》中这样写: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真是好一个大唐不夜天。
(节选)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