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提高社会价值观(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理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性。文化育人的本质在于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导引,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和真善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是具有“正向价值”的文化,它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需要、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本质要求、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和时代发展特征、反映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充满正能量和感染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养分,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在文化育人中起着理论领航作用。其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它既以人类先进文化为基础,又代表着人类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其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坚持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指引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其三,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人类解放的价值追求,致力于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造世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指出的,“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最科学、最先进、最革命的理论,决定了它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中的领航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就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不动摇,引导人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念。

弘扬传统文化提高社会价值观(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理路)(1)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将其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的价值,是文化育人的宝贵资源。其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都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优秀精神基因。新时代,要实现有内涵、有深度、有底蕴、有时代感的文化育人,必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强大支撑,架设起文化育人的特色框架。要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们的心灵,从其中包含的思想、价值、伦理、观念、格调、情怀中汲取营养,使之成为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资源。新时代所育人才应既具备现代文化素养,又具备传统文化底蕴。要让扎根中国大地、具有时代精气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的坚实根基,以此增加文化育人的厚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提升文化育人实效,必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同时,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要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又要具有开阔的现代视野和宽广的世界胸怀。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做到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使之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不断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化人和育人,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注入新鲜活力。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也是新时代实现文化育人任务的基本遵循。新时代育人工作,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是凝聚价值理念、形成思想共识的目标导向和根本遵循,是对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一种积极回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我们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这一思想,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加强理论武装,深化理论研究阐释,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不懈努力。

  (作者系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涂爱荣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