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度值得让人思考的书籍(学会七种思考体力)
#非哥2022年荐书#第183本,天天都读书,一天读一本。
摘要其要点,让您短时间即可览其概貌,高效掌握一书大意。
书名:《如何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
作者:西成活裕(东京大学教授,研究“拥堵学”。同时担任“防止浪费学会”会长,“无印良品生态研究所”所长等职。)
点评:解决问题,靠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提升效率和效果。
>> 所谓聪明之人,就是不仅会思考,而且会持续思考的人。这和锻炼肌肉、马拉松训练等运动是一样的。也可以说,“思考的体力”越锻炼越强大。
>> 我把持续思考所需要的七种思考能力,与身体的体力相对应,命名为“思考体力”。我自己成功锻炼了思考体力,养成了持续思考的习惯。
>> 思考体力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它由七种基本思考能力所构成。
>> 1.自我驱动能力:主动思考的能力。2.多级思考能力:始终再往前多思考一个等级的能力。3.怀疑能力:怀疑一切的能力。4.全局能力:俯瞰全局的能力。5.区分能力:将事物分类选择的能力。6.飞跃能力:在思考的阶梯上连续跃过几级的飞跃能力。7.精细分解能力:将事物进行精细划分并思考的能力。
>> 1.自我驱动能力。
>>自己思考并行动的能力就是自我驱动能力。就像发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一样,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一切都无法开始。可以说,这是“思考体力”的原动力,是最重要的能力。自我驱动能力这个词在我的专业“拥堵学”中,是指人和车等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行动的能力。当被别人要求做某事的时候,人们总是心不在焉,遇到一点挫折就想放弃。一旦没能事遂人愿或以失败告终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找借口说“不是我决定的”,或者推卸责任说“这是某某的错”。但是,如果由自己设定目标,并积极开始行动,那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人们都会告诉自己这是自己决定的事情,并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并乐在其中。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自驾之旅。驶向自己心向往之的目的地,这才是最重要的。那些缺乏干劲或容易受挫的人,需要提高自我驱动能力。
>> 2.多级思考能力。
>>如果确定了目标,也就明确了终点。我们只有通过自我驱动能力奔跑起来,才能到达终点。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妥协和放弃的想法,对自己说“算了吧”或“我不行”。如果我们不断鼓励自己,告诉自己“还有一级台阶”“就剩一级台阶了”,就容易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而这种能力正是“多级思考能力”。如果说自我驱动能力是发动机,那么多级思考能力就是不断踩踏油门的力量。就像运动中的耐力一样。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否实现,取决于自己能否坚持不懈地进行思考并采取行动。把什么事情都想得过于简单的人,或者容易被别人的意见和信息所影响的人,尤其需要锻炼这种能力。
>> 3.怀疑能力。
>>怀疑能力就像汽车的刹车一样,在确认自己的前进方向是否正确时,思考的油门不能一直踩着,需要暂时停下来的力量。怀疑能力要求我们对自己做过的事和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回顾,同时不断分辨正误,以提高做事效率。拥有了怀疑能力,我们就能减少失误,做出更好的选择。同时,也能避免被错误的信息牵着鼻子走,降低被诱惑性条件和眼前利益所欺骗的风险。这种能力对于那些从事不允许出现失误的工作的人非常重要,对于学校考生和准备考取资格证的人以及追求数字目标的奋斗者,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种能力也是辨别网络上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信息所必需的。
>> 4.全局能力。
>>人总是很容易被眼前的事情所影响。专注于眼前的事固然重要,但如果只看一个“点”,就看不到整体的“面”了。因此,我们不能像井底之蛙一样,看不到周围,而要像飞鸟那样俯瞰整体,这种能力就是全局能力。拥有了全局能力,就能整体把控正在做的事情的进度,就能客观地把握这件事对全局的影响,就能了解接下来要走的道路以及下一步要采取的行动。就像汽车的导航仪一样。全局能力既能够在空间上拥有“周边视野”,也能够在时间上具有“前瞻性”。不断地攀登一级级台阶固然重要,但使用这种全局能力俯瞰整体,可以做出更恰当的判断。如果我们没有全局能力,做什么都可能只是权宜之策,容易浪费时间。
>> 5.区分能力。
>>人生,每天都需要不断地做出选择。我该往右走,还是往左走?是选那边,还是选这边?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沿着一条道路顺利到达目的地,途中一定会遇到岔路口。在开车的时候,眼看就要堵车,你会烦恼到底是走普通公路还是高速公路,或者是绕行能更快些。工作也是一样,选择的路线不同,途中看到的景色和到达的时间也会发生变化。为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线,在分歧点对选项进行分类、整理的区分能力十分必要。这种区分能力,如果与怀疑能力同时使用,就可以增加更多选项,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即使我们在重要场合或关键时刻,也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 6.飞跃能力。
>>在遇到问题,大家束手无策、陷入僵局时,有的人能够一下子就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人拥有飞跃能力,能够让思维飞跃好几级台阶,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当你还在权衡走哪条路能避免堵车时,他已经更换电车、巴士等交通出行方式顺利到达目的地了,给人一种跳跃式转换想法的印象。特别是当你身处逆境、走投无路的时候,更需要飞跃的能力,善于把危机转化为机会。
>> 7.精细分解能力。
>>精细分解能力,顾名思义,与俯瞰整体的全局能力相反,是一种对难以理解和掌控的事物进行精细分解的能力。如果说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的能力是多级思考能力,那么精细分解能力就是把过高的台阶分解为几个小台阶,也就是对事物进行分解,从逻辑上明确事物的构成要素的能力。同时,这种能力也是关系到多级思考能力的第一级台阶该如何确定的重要能力。例如,让探测器飞上月球的计划听起来很宏伟,也很艰难,但如果把要做的事情进行精细分解,那么每一个小计划都是不难实现的。比如,制造出在真空状态也不会脱落的螺丝,生产出可以远程操作的照相机等,再把各个事项组合在一起,就能够让探测器飞上月球了。无论多么复杂难解的事情,我们只要将其分解为10块,再将10块分解成100块,就成为简单事项的组合了。这就是精细分解能力。将事物进行恰当分解,也便于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怀疑和区分。丰田汽车就将改善的诀窍做成了宣传语“分解后就明白了”。意思是说,如果只俯瞰整体,会有很多注意不到的事情,但如果把工厂各条生产线上的工作进行精细分解,就能看到每个生产环节中的浪费。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取决于是否拥有精细分解能力。
◆ 通过多级思考能力思考三个层级,就会与别人拉开差距
>> 在商业领域,许多企业将多级思考能力导入OJT培训(在岗培训)中。以前曾听一位银行的OJT培训负责人说过:“老员工和新员工的区别,就在于老员工知道哪里可以省略哪里不能省略。”这就是所谓的“工作节奏”吧。
◆ 将事物分解为三个要素进行思考
>> 随着AI的发展,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而且全球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现在已经到了完全无法预测未来会如何发展的时代。在商业世界中,这样的时代被称为“VUCA时代”(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变化剧烈、不确定、复杂且模糊的状况,容易引起人们的不安和混乱,这是事实。
◆ 如果怎样做都纠结,就用善恶来判断
>> 我很喜欢的诗人相田光男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人间计较得失,佛家只辨真伪。人类很容易被利益得失所左右,希望我们能像佛祖一样,只通过真伪来判断事物。
◆ 纵观全局,高瞻远瞩
>> 全局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空间上把握整体,也就是周边视野。另一种是在时间轴上把握整体,也就是前瞻性(鸟瞰力,前瞻力)。
◆ 不会发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情况
>> 在数学中,有一个概率论定理叫作逆正弦定理,认为不断赢的人会一直赢,而不断输的人会一直输。
◆ 为了解决问题而养成的思考习惯
>> 实现飞跃性思考的原动力是类推(类比推理)和灵感。“类推”类似于联想,是将以往的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推想另一件事情的能力。通过类推实现思考的飞跃,你可能会发现之前根本想象不到的全新选项。当我的研究陷入僵局时,会去见一些和我的领域完全无关的人,或者读一些与研究毫无关联的书。在思考如何将收获的这些信息与自己的研究联系起来时,我经常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 试着玩连词成句游戏
>> 玩连词成句游戏,是锻炼多级思考能力和飞跃能力的有效方法。这是一种类推和联想的游戏,玩法非常简单。将纸裁剪成手掌大小,分别写上狗、咖喱饭、夹子、浴缸、杯子、雨等一些完全没有关联性的词语。大概准备10张左右就可以了。把写有词语的纸片都装在一个盒子里或纸袋中,不可以看。然后就像抽签一样,从盒子或纸袋中随机抽取出两三张,接着把这几个词联系在一起,想办法形成一句话。比如我抽到的是狗和咖喱饭的话,就可以形成如下的句子:“我在遛狗的时候,闻到了咖喱的香味,所以决定今天的晚餐就吃咖喱饭。”再比如,我抽到的是雨、狗以及浴缸,可以形成如下的句子:“我正在用浴缸给狗洗澡的时候,外面下雨了。”像这样,即使是毫无关联的词语,只要我们能思考出故事情节,就可以将其关联在一起,找到解决的办法。当你空闲的时候,或者感觉自己的思维僵化的时候,就多玩玩这个连词成句游戏吧。熟练以后就可以提高难度,试着通过故事情节将两个词连接起来,形成一篇文章。比如,你抽到的是狗和咖喱饭,那么就可以写出这样的一段文章:“我正在家里工作,抬眼望向窗外,发现已经是傍晚了,于是开始思考晚饭要吃些什么。我想吃咖喱饭,但是打开冰箱发现没有洋葱,所以我决定到附近的超市去买。这时,睡在我脚边的狗狗醒了,于是准备带上它一起散步。我拿着钱包、购物袋和遛狗要带的东西,和狗狗一起出门了。”像这样,以抽到的词语为基础持续地思考,居然能够编写出一个故事。
◆ 博览群书,消除思维偏差
>> 书籍云集的大型书店,就更是创意的宝库。
>> 这是那些思维千差万别、想法各异的作家打造的思维宝藏。如果你想找到一个新的创意,建议花一整天的时间把所有的书架都浏览一遍。
◆ 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习惯
>> 交流是以将信息的真实意图传达给对方的“说者”和解读该信息的“听者”之间的互动为基础的。
>> 我们可以通过下列字母来理解互动的过程:说者的“真实意图”……I(Intention=意图),说者发出的“信息”……M(Message=信息),听者的“解读”……V(View=见解)通过这三个字母来区分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说者发出的信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真实意图相同的情况,即“I=M”,而另一种是和真实意图不同或传达有误的情况,即“I≠M”。而听者在解读信息的时候,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照单全收地接受对方的信息,即“M=V”,另一种是没有全盘接收对方的信息,即“M≠V”。那么,最终的结果是,如果听者的见解(V)与对方的真实意图(I)一致,则为“V=I”,如果不一致,则为“V≠I”。如果是完全相互理解的两个人,就会形成“I=M”且“M=V”的等式,根据等式的传递性可知,双方之间会形成完全没有误解和怀疑的“I=V”的理想关系。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换都有误差。
>> 于是,通过分析说者如何发出信息,听者如何接受信息,我运用数学方法进行了组合,发现有以下五种情况:交流的五种模式。1. I=M=V=I说者坦诚地发出信息,听者也坦诚地接受信息。两者的感受一致,理解完全一致。2. I=M≠V≠I说者坦诚地发出信息,但听者对此信息产生了误解或怀疑。3. I≠M=V≠I说者欺骗或诱导听者,而听者坦诚地接受了说者的信息。4. I≠M≠V=I说者发出了与真实意图不同的信息,而听者也对此信息产生怀疑,看穿了其真实意图。5. I≠M≠V≠I说者发出了与真实意图不同的信息,而听者对其进行了不同含义的解读。由于错误信息的互动,导致了全面误解。其中,第一种情况是建立在双方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所以没有问题。反之,第五种情况容易出现在相互欺骗的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中,双方并不以相互理解为目的,因此也没有必要去解决。
>> 通过怀疑能力可知,能够提升顺利沟通的可能性的情况是2、3、4这三种。当你因为人际关系紧张而烦恼的时候,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符合哪种模式,也许就能找到自己在交流中的问题。另外,我们平时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如果能够下意识地去判断自己是五种类型中的哪一种,就可以提升怀疑能力,尽量减少沟通中的误解。
◆ 试着维持中立型人际关系
>> 无论在交流中多么心细如发,我们都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误解和小摩擦。那么,怎样才能从人际关系的烦恼和压力中解脱出来呢?虽然我们都很憧憬那种“毫不在意任何细节”的生活方式,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充分利用思考体力,持续思考了五年左右,终于找到了关于人际关系中产生误解该如何去做的方法。首先,将一对一的人际关系分为以下三类。收敛型:只要努力消除误解,就可以相互理解的关系;发散型:误解已经不可修复的关系;中立型:既没有完全相互理解,也没有消除误解,但也并未分离的关系。这是将力学理论这一复杂的物理理论应用于人际关系的想法,但从物理的角度来看不可思议的是,居然还可以选择模棱两可的第三个选项。如果换成男女关系来进行说明的话,可能更容易理解。两人相亲相爱,虽然偶尔会吵架,但关系可以修复,是关系很好的情侣——收敛型人际关系。经常发生误解和小摩擦,总是吵架,最后只能分手的情侣——发散型人际关系。虽然会吵架,但并没有分手的想法,所以彼此不在意细微之处,是一种不离不弃的关系——中立型人际关系。在收敛型的关系中,双方为了弥补误解造成的隔阂,会不断地进行商谈和协商,努力修复关系。比如,一位作者出版了一本很有自信的作品,却被读者误解,网上有很多批判性的帖子。这样的话,就会有更多人对作者产生偏见,所以作者会采取在网上发表长篇文章进行反驳的对策。我的书也曾因为明显的误解而受到批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表明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和真实身份,我会花费相应的精力去尽力消除误解。但如果对方是匿名的,即使进行反驳也无济于事,这时我会采取中立型的态度,置之不理。发散型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谈话或吵架而造成的无法修复的关系,只能无奈放弃,离开对方,比如夫妻离婚。而另一种则是无论如何都不想和产生误解的对方见面,比如邻里之间产生纠纷且不可调和时一方搬家离开。夫妻之间决定离婚,邻里关系产生纠纷时决定搬家,当在物理方式上无法分开时,有些人还会诉诸法律。当然,双方切断关系后变得和谐的例子有很多。除了实在忍无可忍的情况外,维持第三种中立型关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若即若离、保持一种平行线的关系,并根据彼此的具体情况进行交往的话,就能保持一种细水长流的关系。像收敛型那样,为了消除误解而花费大量精力,这种努力经常以徒劳告终。而如果像发散型那样,每次吵架后就断绝关系,我们最后很可能变成一个孤家寡人。因此,这时可以采取第三种中立型的关系,视情况而定。如果关系好转的话,就可以转为收敛型;如果还是不想与其交往的话,就变成发散型,分开就可以了。中立型,既不是一种妥协方案,也不属于消极方案。应该说,这是一种为了努力维持来之不易的人际关系而做出的积极选择。如果你因为人际关系紧张而烦恼,可以先试着以平行线的方式去交往。这样想的话,就会感觉很轻松。
◆ 在持续思考之前先试着做做看
>> 写文章也是一样。并不是等有了想法再写,而是写着写着就会产生想法。也就是说,通过写作来整理大脑中的思路。因此,当遇到思考瓶颈的时候,首先说出来、写出来是很重要的。
◆ 让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保持一致
>> 我曾经采访过经营了200年以上的老字号企业以及持续经营时间很长的企业,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其中之一就是“一定要有经典产品”。多年传承下来的“只有这家店才有”的人气产品,拥有着绝对的品牌力量。不仅如此,能够长期存续的企业,其经典产品一定会根据时代的需求一点一点地改变。比如,日清食品的杯面就是如此。这款经典商品5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不变的人气,但为了迎合时代的需求,其调味料和配料等方面在一点一点地进行着改良。虽说这是一款备受喜爱的人气商品,但它并非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而是灵活地适应了时代的变化。
>> 根据帝国数据库的资料,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7.48年。
>>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即使目标没有发生偏离,我们也要不断地重新审视努力的方向。我从50岁开始练习合气道,挑战新的事物。就在最近,我还开始了一项新的研究。大家也一定要每隔几年就去掌握一种新的技能,培养一种新的兴趣,或者开始一项新的工作,不断地更新自己。
◆ 寻找伙伴,不擅长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做
>>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复合型思维的人,这类人能够随机应变地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所谓复合型思维,就是“思考体力”。
>> 当自己思考的事情付诸实践的时候,需要拥有能够应对复合问题的行动力。
>> 14世纪蔓延到全世界的鼠疫大流行,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疫情,导致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失去了生命。鼠疫流行期间,还是大学生的牛顿在大学停课两年的时间里,竟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没有鼠疫,万有引力定律也许不会被发现。或者即使能被发现,也会在更晚的年代。每当陷入危机的时候,就会产生新的事物,时代的大潮也会发生变化。人类的历史,也可以说是通过破坏和再生的反复循环发展起来的。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正是重新审视一切的绝佳机会。关键词就是“重新定义”。如果我们将商业模式、人生规划、人际关系和自己本身等重新审视、重新定义的话,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一本书,看完后,是根本记不住的,因此,需要进行摘录做笔记。一本书,看完后,成果就是几条或几十条摘要。将书看完,就是所谓的读薄的过程,就是抓重点的过程,看后的摘要成果,再行反复记忆和实践。
所以,我看书,求速度,快速看完。看快看慢,其实最终的收获都差不多。看书,就是按己所需,抓取书中重点。记忆本就是靠不住的,看得慢,也并不代表就记得多,第二天仍然是一半多都要忘记的。何况,记忆本就不属于看书这一步骤。
这种快速摘取要点的读书法,我称之为“淘金读书法”。
天天都读书,一天看一本。
摘录书籍之精华,让您花更短的时间,即可掌握各种资讯。
请关注下《非哥笔记》,以便及时接收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