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不负悬壶志(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释义:2018年3月1日,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诗作《上达奚舍人》,意思是真正的贤人要随时准备拿出大镜子来照自己,不让自己有丝毫的瑕疵,连公家的蜡烛这样的小东西、小利益,也绝对不会拿来私用。

解析:中国古代有“公烛之下,不展家书”这样的清廉佳话。周恩来同志从未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过半点私利,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连自己的骨灰也不让保留,撒进祖国的江海大地。用这句诗来颂扬周恩来总理严于律己、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也是勉励和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唯有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

(董怀银、辛国栋辑)

韶华不负悬壶志(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