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一切的黄昏恋(黄昏恋更需心中有爱)

不顾一切的黄昏恋(黄昏恋更需心中有爱)(1)

不顾一切的黄昏恋(黄昏恋更需心中有爱)(2)

东玉林(左)为老年来访者做公益心理咨询 瞭望台 摄

编者按: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老年人的心理世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家春秋”专刊特推出“关爱老人 从心出发”系列报道,通过记者在社区、养老中心、心理咨询机构采访的大量案例,展示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普遍、复杂、多样的特性。同时,邀请心理咨询师,给予适当心理引导和剖析,鼓励老年人保持平衡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做健康快乐的老人。

对于老年人,这一系列报道将帮助您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中青年人,这一系列报道提醒您在忙工作的同时,也别忘了关注家中老人的心理变化……没有人是旁观者,因为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少年夫妻老来伴儿,越老越觉伴儿重要。如今,“黄昏恋”已不鲜见,然而,他们的恋情真的能如愿以偿变成长久的婚姻吗?河西区马场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特聘心理专家东玉林老师通过典型案例,为我们解读老年人再婚问题。

老年再婚难 究竟难在哪

人到老了才认识到,在这世界上,最亲的人不是亲友儿女,而是老伴儿。然而,老年人真正能牵手相伴到终老的寥寥无几,留下年迈的鳏寡孤独怎度余生?他们有的受“从一而终”等传统观念的束缚,有的“看破红尘”不愿再恋,有的顾虑子女出面阻挠,还有的受“对比效应”而影响再婚。东玉林认为,即便接受了“黄昏恋”的现代观念,由于老年人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个性化的生活习惯,再选择新的另一半也很艰难,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故事。

东玉林有位俞姓朋友,是一家企业的老总。俞先生虽然年届花甲,但身姿挺拔,看起来依然帅气。他早年离婚,有一个女儿在国外生活。这几年,俞先生开始考虑找一个伴儿。要求对方得比他小20岁,人长得漂亮,有比较体面的职业。俞先生先后找了几个女朋友,每交往一个,都会把东玉林叫过去,帮他参谋参谋。东玉林说:“他是生意人,可以说阅人无数,为什么对择偶问题这么小心谨慎呢?他说,就是因为自己‘不差钱’。”

去年底,俞先生在网上认识了不到50岁的林女士,对方也是离异,有车有房,有个女儿已经结婚。见面后,尽管对方年龄跟他的要求有点差距,但林女士的举止言谈、身材颜值没得挑。交往了一个月左右,两个人渐渐熟识,围绕林女士生活的小故事也一个一个地冒了出来:她的房子突然陷入房产纠纷中;母亲生病了,手术需要一笔钱;女儿正闹离婚,打算独自创业,需要小额贷款……俞先生对林女士还是比较满意的,甚至刚开始还真掏了10万元帮她解了燃眉之急。可是,这样的“火”何时能救完呢?很显然,林女士不是冲着俞先生这个人来的,而是冲着他的实力来的。东玉林请俞先生好好想想,自己再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找一个偶尔填补自己空虚的花瓶吗?俞先生赶紧踩了一脚“急刹车”。

还有一位搞农林果木科研的老专家,名下有3套房子,儿女都定居国外。老专家一个人生活,虽然快70岁了,但身体倍儿棒,人挺精神,一年里有半年时间还在工作。半年前,他和一位退休女教师有缘相识,俩人挺有共同语言。慢慢熟识后,女教师成了老专家家里的常客,甚至还配了老专家的房门钥匙。女教师觉得双方感情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于是提出要和老专家结婚,而且狮子大开口,想把老专家的科研基金也占为己有。老专家不同意,女教师找到了律师,要告老专家玩弄她的感情。此时,老专家追悔莫及,没想到自己搞了一辈子科研工作,看人却走眼了。

一项调查显示,当前,至少四成老人只恋爱,不结婚;只同居,不领证。老年同居不结婚,可避免财产分割矛盾,但也存在相应的风险。如果老年人在同居期间权利受到侵害,无法得到法律保障。

72岁的老苏退休前曾是厂里的技术科科长,老伴儿去世后,他深感孤独,经常参加厂里老同事聚会。一来二去,和之前的爱徒、已经离婚的王姐越处越亲密,慢慢地两个人住到了一起。老苏比王姐年长十几岁,两人一起度过了三年快乐的时光。不承想,老苏突发疾病去世。由于走得太匆忙,对王姐日后的生活安排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而办完了老苏的丧事,这个“家”也再没有王姐的立身之处了。好在老苏的两个女儿顾念王姐的感情,让她挑了几件老苏以前的日常用品带回去,留个念想儿。

刘大爷是国企退休职工。离婚多年后,经人介绍又找了一个新老伴儿张姨。儿女们挺赞同,觉得两位老人在一起生活还能有个照顾,但建议二老不登记结婚。两位老人觉得已年近古稀,也不好意思再办理结婚登记,便听从了子女的建议。去年,张姨的儿子创业赔了钱,为了帮儿子一把,张姨把自己的老房子卖了,还希望刘大爷能出点钱帮帮她,这件事遭到了刘大爷子女的反对。就这样,这段不到两年的“黄昏恋”不欢而散了。

针对“黄昏恋”的众多案例,东玉林表示,人到老年以后,孤独感是非常强烈的,伴侣的陪伴是儿女无法替代的,也是老年人选择再婚的原因。健康、收入、儿女反对等诸多因素成为老年人再婚的“拦路虎”,同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成为影响老年人再婚的主要因素。所以,老年人再婚一定要事先做好心理准备。另外,老年人都喜欢回忆过去,经常沉浸在过去的美好中,那么一旦开始新的生活,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把现在的伴侣与以前的爱人相比较,这其实是忽略现任伴侣的表现,会给对方造成伤害。与其这样过成“怨偶”,还不如不走这一步。

再婚失败 造成“二次伤害”

调查显示,让老人感到精神愉悦、健康长寿最关键的一个条件就是夫妻感情和睦,互相关爱和依恋,生活相互扶持与照顾。可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美丽的誓言有多少人能够用一生去兑现呢?对于“半路夫妻”来说,恐怕它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唯美诗句罢了。老年人再婚面临着许多非常现实的问题,比如子女干涉的问题、婚后生活习惯问题、财产如何分配的问题、双方子女的抚养问题等,这些都成为再婚老人难以跨越的一道道坎。

周姨再婚已经12年了,最近,她却离婚了。周姨的再婚老伴儿姓李,比她大十多岁,退休以后租了一个门脸房干复印、照片冲扩等业务。周姨和朋友们经常一起旅游、拍照,正好李叔的小店又有这项业务,随着接触增多,彼此好感强烈,不久两人就登记组成了新的家庭。李叔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德国,儿子住在同城。周姨本来与儿子儿媳一块儿住,结婚后,搬到了李叔家。

周姨爽快、能干,是持家的一把好手,他们结婚以后过了几年舒心、愉快的日子。前两年,老两口儿还去了一趟德国看望李叔女儿。也许是因为周姨性子急,有时说话不管不顾的,李叔女儿就觉得爸爸有点受气。回国以后,有一次周姨听到了父女俩在网上聊天,竟称呼自己为“那个人”,李叔女儿还说了周姨对父亲不好的各种细节……这件事一下子让周姨和李叔产生了隔阂。后来周姨的儿子有了小孩,周姨经常跑到儿子家帮忙,儿子也经常把孩子带到母亲那,有时候周姨做饭,李叔就负责采买,还帮着照看小孙子。这些都让远在德国的李叔女儿感觉父亲太辛苦了。时间长了,李叔的儿子也不乐意了,心里埋怨父亲:“自己的孙子都没帮着带,倒给人家看孩子。”另外,虽然周姨明确表示过自己不要李叔的房子,可李叔儿女的心里总有些不安,担心房子会被别人分走。一家人的关系弄得越来越僵,李叔又做不了儿女的主,尽管朋友来说和,可夫妻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后来俩人只得离婚。

还有一对老人,在交友活动中相识并结婚,可仅仅过了5个月,他们就分道扬镳了。原因是女方的退休金比男方高,子女担心母亲结婚后,财产要和男方平分,这样母亲就吃亏了。在子女的强烈反对下,两位老人最终妥协,重回单身生活。

老人经历了风雨坎坷,看惯了离合悲欢,尝尽了人间冷暖,老了,该不该找个老伴儿?如果有个人陪伴在身边,相互宽慰、照顾、扶持,一起说说话、买买菜、遛遛弯,生活上有个依靠,心理上有个寄托,共担风雨,共度晚年,对老人、对子女都是好事。但是婚后能否幸福地度过晚年时光才是最重要的,倘若没有爱的基础,再次离婚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而且还会多受一次伤害。

东玉林接触过许多老年人再婚分手的个案,他表示,很多“半路夫妻”的分歧往往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可谓“一地鸡毛”,但这在他们的眼中却是天大的问题,最后闹得不欢而散。对此,东玉林建议,再婚的老人一定要有爱的基础,要互相照顾;避免沉浸在过去的生活中,要珍惜眼前的人;将不良的习惯,如自私、多疑等彻底消除。此外再婚夫妻对待对方的子女要和对待自己亲生子女一样,避免因此产生隔阂。再婚老人只有保持身心的愉悦,才能延年益寿,而这,也是儿女们最想看到的。

作者:杨玉燕

来源: 今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