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最伟大的老母亲(史上最强老母亲是如何)

这才是最伟大的老母亲(史上最强老母亲是如何)(1)

◎杜汭

近日,故宫文华殿(书画馆)展出了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的第一期——“庙堂仪范”,几十件集中亮相的精品所描绘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榜样人物,彰显出他们“家、国、天下”的精神追求。这些作品有着“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性,画中典故与轶事所承载的道义与经验,对今天的社会仍有着重大的指导和镜鉴意义。除了帝王将相,忠臣良将,此次展品中亦有诸多伟大女性的身影,本篇文章中介绍的作品,描绘的就是一位中国历史上最擅长教育的母亲。

《孟母断机教子图》是1763年浙江杭州的一位布衣画家康涛所绘。关于康涛的文献记载并不多,但却强调了他的以孝闻名,除了这幅《孟母断机教子图》,康涛还画过《贤母图》等有关贤母的作品。而他所处时代的统治者乾隆皇帝也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乾隆感念孝圣宪皇太后对他的养育之恩,所以也非常重视教育,在登基的第二年(1737年)便下旨沿袭历代旧制封中华民族第一贤母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一时间,孟母教子等题材流行开来,康涛的同乡金廷标也曾绘有《孟母移居图》。

分析康涛在《孟母断机教子图》上的署款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此画:“乾隆二十八年岁次昭阳协洽皋月既济生画于西子湖头读画楼并记”中,“既济生”是他的别号;而此画产生的西子湖头的“读画楼”,乾隆南巡时确实曾经到过,并先后赋诗三首充分肯定了绘画有补于世的教化功能;“皋月”指夏历中的五月,也叫早苗月,就是开始插秧的意思,此时又有端午节,是祭祀祖先先贤的重要日子;“岁次昭阳协洽”指在癸未年,此前一年,乾隆带着孝圣宪皇太后第三次南巡江浙,而这一年又正好是孝圣宪皇太后的七十大寿。综上所述,笔者以为,这幅画的产生很可能与乾隆时期重视教育、重视孝道的社会风尚有关,康涛此画一方面是为纪念孟母教子之精神与智慧,使之惠泽万代,另一方面就是借孟母赞颂孝圣宪皇太后的懿德,作为贺寿之作呈入皇廷。

画面右上方大段抄录的小楷出自西汉时期经学家刘向的《古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这也是关于孟子母亲仉氏的最早文字记载。这段文字记录了“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两个故事,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来源。文字下面的画面中所描绘的正是“断机教子”的情节: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归来,正在织布的孟母询问他的学业进展,孟子回答得很随意,貌似并没有把学习当回事,孟母就割断了她织的布。孟子很害怕地问妈妈原因,孟母说:“你不好好学习,就好像我断了所织的布一样。君子学习是要有所成就的,可以学识广博,可以安宁地居住,外出可以远离迫害,你不好好学习,就难免将来会被奴役,而且遇到祸患风险也不知道怎么规避,这和织布换食物是一样的,中间放弃不织了,就算能做出件衣服,但是长此以往不还是缺乏食物吗?女的没饭吃,男的不修德行,不是当窃贼强盗,就是被掳掠奴役啊!”孟子理解了妈妈说的话,早晚勤学不止,后来师从孔子门生子思门下,终成天下名儒。

以今天的教育标准来看,孟子的“起跑线”并不太好。虽然父母双方都是贵族后裔,但是家道中落,孟子三岁丧父,爸爸几乎没参与过教育过程,是名副其实的“丧偶式教育”,孟母是一个单亲妈妈,经济条件又不好。但值得思考的是,孟母究竟是靠什么帮助孟子完成了逆袭呢?让我们结合此画和文字记载一起来看:

“三迁”说明孟母很重视外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断机劝子”则是让孩子从内在自省,彻底领悟为什么学习以及学习的意义,从而自觉地学习。一个牵涉外因,一个牵涉内因,把外因与内因结合在一块,构成了教育的最好方式。

从“三迁”这个故事看,孟母是一个有耐心陪伴孩子的妈妈,如果不是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细心观察他们的游戏内容,她是不能够知道他们是在玩丧葬游戏和做买卖游戏的。这也就是三字经里强调的“教之道,贵以专”。此外,她还是一个不停思考、力图改变的妈妈,所以她不断搬迁直到搬到学宫附近,才终于认为这个环境适合孩子。而且,她还是一个甘愿付出、执行力强的妈妈,为了孩子,耗费多少时间、精力和体力都不足惜。《训蒙骈句》中说“孟轲成儒”原因,正是“早藉三千慈母力”。

“断机”则体现了孟母对教育方法的思考和灵活运用,还有就是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刘向评价孟母是“善以渐化”,善于用逐渐的教化,也就是能够耐心地慢慢来,而这一点,恰恰是大部分家长难以做到的。孩子对学习不认真、学得慢、有畏难情绪甚至厌学,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历朝历代为人父母者都会遇到的困境。真正经历过的家长会明白,内心的愤怒有多难控制,打骂难免,孩子则是哭闹不停,听不进去。可是仔细端详康涛笔下的孟母,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愤怒焦躁之相,其动作平和、表情平静,身体朝向织布机,一手拿着刀子,一手指向织布机,脸扭向孩子,嘴巴微微张开,似在说着什么。年少的孟子嘴巴也是微张,一脸认真,双手放在袖子里恭恭敬敬地听妈妈说话。妈妈以孩子能听得进去的方式说话,孩子就不会充耳不闻。

结合这个画面和文字所述,我们会看到孟母超越常人之处,她并没有发脾气,没有讲孩子听不进去的空洞大道理,而是巧妙地以织布这件具体的小事来做了一个灵活的比喻,以孩子能理解的事物和语言去表述。所以历代先贤都评价孟母是真的深知为母之道啊!

关于孟母还有个“买肉啖子”的故事,是说她在小事上绝不虚言,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尽管画家用笔十分简约,但《孟母断机教子图》中母子二人仍让人感觉十分相似,不仅都身着朴素的本色布衣,头上扎石青色的头巾,更重要的是有理有节的体态和神情是一致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

明朝的都廖森在《三迁教子》一诗中,曾经这样歌颂这位伟大的母亲:“看来作圣皆由此,尽说天生未必然。”圣人不一定是天生的,但母亲给予的后天教育一定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因为孟母的卓越教育,才造就出亚圣孟子。孟子不仅成为伟大的思想家,也同样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学家,汉字中“教育”一词就是出自《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句话。孟子主张道德教育要顺应自然,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提出“教亦多术”。他还十分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以及以身作则得重要性,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不可三心二意,一曝十寒。不难看出他的教育思想很多都是来源于其母,而且其实和许多当代的教育理念也是一致的。

教育问题频现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走进文华殿去欣赏这幅画,去追忆孟母这位榜样妈妈,重新学习我们自己的教育传统,去思考教育的本质和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