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的诗意是什么意思(贺岁片满江红里的诗意吴江)
寅虎隐去,卯兔跃来。辞旧迎新,动如脱兔,正月初七走大运河,新春佳节讨个好口彩。自从大运河吴江段修复之后,每年的节假日,我常常流连其间,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2023年来的首次游历,主要是深受贺岁影片《满江红》的影响。影片饱含有不少“吴江元素”,甚至有观众评论其为“《满江红》里的诗意吴江,惊艳了千年时光”。
电影《满江红》海报
01
蒋捷词
“苏州湾博物馆里的墙上有这首《一剪梅·舟过吴江》: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因近日热映的电影《满江红》而被更多的人关注。其实,历代有关吴江的诗词作品众多,一座垂虹桥就有数百首诗词吟诵……”苏州市吴江区作协周浩锋主席朋友圈留言,更加激发了我好奇心——赶在大年初六去观看了电影《满江红》。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了。果不其然,电影中张大(沈腾饰演)与瑶琴(王佳怡饰演)共同吟诵《一剪梅·舟过吴江》。吴江土著人大抵人人皆知这首南宋蒋捷的名词:“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该词写于宋亡之后。词作者行舟漂泊,路过吴江,于落寞愁苦的景色中寄寓了感伤故国的一片深情。贺岁片里多次吟诵蒋捷的词句,无意中为吴江擦亮了文旅风物名片!这首词曾被选为2017年苏州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的题目。
苏州湾博物馆墙上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1月28日,即农历大年初七,正午时刻,我骑车从同里古镇的寒舍出发,随即驶入运河东岸敞开式的运河文化公园。风和日丽景色令人倍感心旷神怡,豁然开朗。一路向北,即到运河书院。书院东侧不远处的人文背景墙上篆刻着许多吟诵吴江的千古诗句,诗词图文并茂。我驻足端详,《一剪梅·舟过吴江》赫然正中央。怎能不令我怦然心动?我情不自禁放声诵读起来。
回眸千年历史,品味松陵古韵。反复轻吟之后,我又来到了网红打卡点“九里石塘——云河古纤道”。面对石塘我顿时浮想翩翩:运河大桥北流光岁月里的“秋娘渡与泰娘桥”如在眼前:一尊古铜色的秋娘雕塑矗立于此,她手持油纸伞,流露出漂泊不定、思乡盼归的万千惆怅。秋娘脚边一块刻有《一剪梅·舟过吴江》的卧石碑,石碑寂静平躺触发今人吟咏;东侧一座泰娘桥矗立在古纤道身旁,桥身两组桥联对仗工整诗意盎然,“千艘鹢舸过虹去,九里石塘迎客来” “近观塘路十三䗖,遥望洞庭七二峰”。
秋娘雕塑
九里石塘
02
三忠祠
影片《满江红》涉及了反映吴江风貌景致的诗文,不由令人联想起了吴江曾经拥有的“三忠祠”。吴江先人也曾为民族英雄岳飞修祠,以示纪念。
吴江中心城区松陵古镇东门外的垂虹桥堍,即现在的垂虹景区,曾坐落有“三忠祠”“三高祠”两座祠堂。其中的“三高祠”,祭祀的是“吴江三贤”: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张翰、唐朝文学家陆龟蒙,三者都是逍遥游散的隐居者;“三忠祠”,祭祀的是三位名垂青史的忠臣良将:吴国谋臣伍子胥、唐朝将领张巡、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立其祠旨在教人以忠为道,以此来提醒有识之士报效家国。民国以前,地方上每年都要祭拜这两座祠堂,意在将忠良贤德牢记于心。其中祭祀“三忠祠”的祝文曾写道:“呜呼!三公其迹不同,其所同者唯一在一忠。三公之庙,固各有所,景仰同心,谁曰不可。今兹仲礼宜祀。”
三高祠
吴江三贤——范蠡、张翰和陆龟蒙
明嘉靖《吴江县志》中的旧地图,标有“三忠祠”
伍子胥像
岳飞像
张巡像
前往祭拜“三忠祠”三位忠勇先贤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留下了众多吟咏“三忠祠”的诗篇:“猎猎飘飘吹庙门,精忠同入断碑温。长桥东下狂澜急,信是中流砥柱存。建祠江上意如何?此后忠高孰较多?满面飞尘遗像在,门前日日马蹄过。”
其中,明朝儒学大师唐顺之,曾在“三忠祠”前缅怀三位英雄,情之所至更是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吴江三忠祠》:
庙枕洞庭波,招魂荐楚歌。
灵风鼠雀避,落日鹿麋过。
东国终为沼,南兵不渡河。
江淮形胜地,保障近如何。
清朝吴鸣鋗也曾感慨“三忠祠”三位忠良的传奇人生,作诗《暨阴三忠祠》一首:
遗烬难收半壁残,矢心报国扼弹丸。
小朝廷自甘衔璧,烈丈夫宁妄揭竿。
并世铮铮两县尉,百年落落一儒官。
人生到此须真气,松柏从来耐岁寒。
诗传千古,吟咏三忠。曾经与垂虹桥相伴的祠堂早已随着时间洪流消逝。因此,如今在吴江已没多少年轻人记得其过往的辉煌岁月。“三高祠”标榜退隐,“三忠祠”凸显精忠。他们留下了忠肝义胆、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随着时间融入吴地文脉,历久弥新,愈加成为历代吴江人敢闯敢拼、报效桑梓、共建江城的精神基底。
无巧不成书,英雄所见略同。1月28日是2023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苏州市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动员会暨作风建设大会召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激励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以“四敢”的担当作为,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干出好势头、干出新业绩,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作出苏州新实践。
03
油炸桧
地道的中式早餐,总是少不了油条的身影。现在,很多人的早餐就是“馄饨(有人喜欢豆浆) 油条”,算是标配。然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普及的美食还不是寻常百姓日常的舌尖享受。
人人都知道油条的美味,但是你知道油条这种“小荤”的来历吗?油条起初的民间叫法是“油炸桧”,吴江 “西横头”(今吴江横扇、庙港、七都、震泽、八都、青云等地)延续这种称呼至今。
传说在南宋年间,民族英雄岳飞被臭名昭著的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在风波亭。秦桧是戕害民族英雄岳飞的罪魁祸首。都城临安(今杭州)有个专卖油炸面丸的小商贩怒从心来,随手捏出形似秦桧及其夫人王氏的小面人,扭在一起丢进了油锅,做出一道“油炸秦桧”。没想到这道小吃大受欢迎,仅仅半天,整个临安城就都做起了“油炸秦桧”,这一称呼遂不胫而走。吴越方言所说的“油炸桧”“油炸鬼”就是“油炸秦桧”的谐音。老百姓当初吃“油炸桧”是为了消消愤懑,控诉秦桧卖国求荣,谋害忠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是吴江。吴江 “西横头”毗邻浙江,近水楼台先得月,“油炸桧”成为“西横头”妇孺皆知的小吃称呼。吴越人民口径一致,同仇敌忾。
民间故事,情真意切。“油炸桧”虽然好吃,但秦桧臭名远扬,听到这个名字就令人厌恶,后人便把这种面点改称作“油条”。这就是油条的来龙去脉。
油条(油炸桧)
见一斑可管窥全豹,我们从“油炸鬼”的得名由来就可以看出人心向背。如果说人们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表明了一种对真善美的褒奖,那么人们把炸油条呼之为“油炸桧”无疑是对假恶丑的无情鞭挞。“西横头”很多乡镇上的老百姓,至今仍旧保留着“油炸桧”的称呼,尤其以老年人居多。
04
隐读村
隐读村,历史上又称因读,坐于落吴江区七都镇的最西端,与湖州市吴兴区接壤。清代《儒林六都志》所述“新定六都八景”之一“因渎耍帆”描述的就是这一块风水宝地,现在七都太湖南岸的“双塔夕照”已经重现昔日景观,可谓是“张帆而过隐读,风光尽收眼底”。
七都“双塔”
宋绍兴年间(1131~1162),隐读古村落设有隐渎巡检司。隐读村也是笔者外祖母家的所在地,因此我从小就有幸耳闻过一则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
相传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驾临驸马吴瑞宇(吴瑞宇乃隐渎人,高中状元后,被宋高宗招为驸马)府邸时,路过一座桥,这座桥因而得名为“天到桥”,停船的地方则叫作“龙船渚”。《儒林六都志》上有孙顾阳的诗云:“翠辇何年到?溪桥浪得名。至今垂钓者,艳说羽林兵。”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当时赵构皇帝驾临吴瑞宇府第时的场景。
天到桥在历史上屡毁屡建。今桥是2013年亨通集团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赞助重修的。为再现美好传说,桥畔凉亭取名为“御迹亭”,有文人雅士赋联赞曰:“尚闻昔日龙舟拥翠辇,犹看今朝玉螮舔清波”。
行走在诗情画意的隐读村,我愈加感叹民间传说的生命力。如今村上老长辈们大多能讲些当地的历史趣闻、人物轶事。
七都隐读村
癸卯年伊始,沿着运河两岸慢步轻歌,我意犹未尽,流连忘返。这一趟文化之旅,我徜徉于吴江松陵“运河八景”之“三里飞桥、垂虹秋色、九里石塘”,重走太湖七都隐读古村落,贺岁片《满江红》中包含“吴江元素”的镜头闪现于脑海,《一剪梅·舟过吴江》的唱词萦绕心头。
◆ 作 者:埭浪居士(张金龙)
◆ 责 编:沈思言
◆ 美 编:潘 莉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 稿 启 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