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打跳歌迎宾(红河非遗跳起哈尼族)
点击题目下方红河文旅,了解更多文旅资讯。
【编者按】近年来,在旅游市场推动和国家政策引导下,文旅融合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新动力;非遗文化的挖掘利用也为旅游业注入了更加优质、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内容,文化遗产旅游已然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同时,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平衡越来越受到关注,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建立遗产保护标准和完善遗产保护管理,成为未来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索的方向和目标。
截至目前,红河州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144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项、省级65项、州级184项、县级881项。为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内涵,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以“红河文旅”“文旅头条”等新媒体矩阵推出“红河非遗”系列稿件,弘扬“见人见物见生活”保护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展示红河州非遗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度融合的良好态势。
《地鼓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哈尼族称为“独查撮”,广泛流传于红河县阿姆山脚下洛恩、架车乡管辖的哈尼山寨,是集舞乐为一体的哈尼族传统舞蹈。据洛恩乡台安村民间艺人杨元周、马三坡讲述,地鼓舞是洛恩一带哈尼族过六月年(苦扎扎)、祭龙(阿玛妥)时跳的必不可少的一种祭祀性舞蹈。
《地鼓舞》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哈尼族祖先从很远的地方来到阿姆山上,在阿姆山上居住几年后,觉得阿姆山太高、风又大,特别到冬季天气十分寒冷,人畜发展比较缓慢,栽到地里的庄稼只见成长不见挂果,看到这种情况的哈尼族祖先开始叹气了:“人畜不发展,庄稼不会结,这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吗?”后来,哈尼族祖先又搬迁到本那河流域一带建村建寨,就开始挖梯田、创田地,到了春耕季节,一切的庄稼顺利栽种到田地里了,一开始庄稼长势很好,有望获得丰收。可是,到四、五、六月间,天气越来越热,看不见一天下雨,在烈日的暴晒下,梯田里的水晒干了,秧苗和庄稼就快要晒死。于是,祖先召集所有哈尼氏族,拖一头牛到村寨旁杀牛祭天祭神,祈求天神降雨,保佑人们有吃有穿。通过杀牛祭天和哭天叫地的祈求,感动了天神,天空开始乌云密布,雷声一阵接一阵响起,整个天空一片漆黑,这样连续三天三夜却不见一滴雨水,祖先着急了,抓起牛皮甩到一边,恰恰甩到一根大红椿树根桩上,接着几个男人拾起几根木棒跑到树根桩上挂的牛皮面前,把牛皮打得咚咚直响,牛皮敲得越响,天空的乌云越黑,渐渐地乌云把太阳遮住,天上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下雨了,哈尼族人高兴了,连续敲了牛皮三天三夜。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从此有了雨水,也有了粮食和瓜果。恰好杀牛祭天神,打牛皮的这一天正值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属羊日(有的地方也有四月),为纪念这个日子,哈尼人把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属羊日作为当地哈尼族的“苦扎扎”节。
(杨烨/摄)
现在,红河县洛恩一带哈尼族的“苦扎扎”祭龙都要跳地鼓舞,一般都是在磨秋场和神树丛中举行,一面牛皮大鼓横放在地面,四周有旁人围观和摆下宴席,舞者一人或两人,手持二尺长的棕巴掌作鼓棒击鼓起舞。地鼓的鼓皮,一定要用苦扎扎节杀的那一条牛皮,木料一定要用红椿树木料。跳地鼓舞的意思是:让天神和去逝的祖先在天之灵听到和看到人间的幸福吉祥、快乐和美好。告慰祖先她的子孙一代代相传下来了,同时,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哈尼族“地鼓舞”于2013年被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它是哈尼族民间舞蹈中最豪放的一种,“地鼓舞”舞蹈粗矿、音乐结构简单,它反映出了哈尼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勤劳勇敢、朴实、奔放、好客的热情,集中体现了哈尼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丨李捷 李纹秀
图丨红河县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丨李舒琪
审核丨马永虎
各位小伙伴,红河文旅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积极来稿哦!
投稿邮箱 : hhlysck@163.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