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四大特点(未雨绸缪的智慧)
文章由【易论】原创,品读《易经》智慧,学习古人文化。
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个人如果缺乏了一种未雨绸缪的意识和思维,他的人生必然会陷入被动,只有能够未雨绸缪,提前预知,并且保持一份警醒之心的人,才能时刻的处于有利的局面中。
对于人生来说,上等智慧的人,能够提前预知变化,在变化到来之前就提前准备做好应对的计策;
中等的人在变化来临的时候,他可以想出万全之策来及时应对;
而下等人当变化来临的时候只能手足无措,想不到应对的办法,只能让自己陷于被动。
而这一切智慧的根源,都是在于要保持忧患的意识,时刻懂得谋划自己的未来。
《易经》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六二:夹在石缝中不能动弹,不到一天就被人救出,卜问得吉兆。
在《象传》中说:“不到一天被人救出,卜问的吉兆”,是因为“六二”居于下卦中位,就好像人坚守于中正之道。
如果一个人处在顺境欢乐的氛围之中,很难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一个人如果活到风生水起,特别得意,大多是缺乏了反思的精神,这样的人就是容易犯思维的错误。
需要用反思的思维习惯,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用强烈的忧患意识来谋划自己的未来,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自我,才不会葬送大好前程。
对于未雨绸缪,不光是提前学习筹备,也需要提前避开灾祸。
曾国藩就是对于这一智慧最好的践行者。
曾国藩在家书之中对家里人说:“我得到了很多荣誉,父母又都健康,这是极盛的状态,现在京城当官的和翰林之中,也没有谁像这样喜事频出,只有我能独享这种难得的福气,所以我经常战战兢兢,不敢追求过分的荣誉,只求饮食如常,全家平安,就是万幸了。”
这是曾国藩劝说自己的家人要“知足常乐”的一个智慧,但是其中体现的,也是曾国藩对于人生的态度。
当人生活到一定状态,看似圆满的时候,必然会招致损失。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懂得提前规避灾祸,规避灾祸的方式,就是保持一种谦虚和低调的状态,来避免外界的损失。
而从曾国藩的所作所为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中的智慧体现。
曾国藩在解决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自己手下几十万湘军,这个时候他也意识到朝廷中,已经有人看自己不顺眼,知道自己要惹祸上身,于是主动提出自削兵权,解散一部分湘军,消解朝廷对于自己的疑虑。
这一计策和智慧,就是具备忧患意识的最好榜样,只有这样的人生才能更好地保全自我的人生。
古代的范仲淹就是这样一个懂得时刻检点自我言行的一个人。
范仲淹自幼家庭贫困,两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贫穷无依,随着母亲改嫁到山东一个朱姓人家。
因为在那里住着不舒服,也看不惯朱家兄弟的生活习性,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范仲淹就离家出走,辞别了母亲,带着琴带着剑往南京求学。
他的求学生活特别艰苦,只能住在寺院里面,每天煮一锅稠粥,凉了之后分成4块,早晚各吃一块,算是一顿饭,有的时候一天只能吃上一顿。
很多人难以忍受这种窘境,但是他面临着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每天半灯读书直到东方天明。他的一个同学看不下去了,从家里帮他带一些好的饭菜,但是范仲淹原封未动。
他的同学大为不解地问他:“为什么?”
范仲淹说:“我特别感激你的好意,非常感恩,但是我习惯了粗茶淡饭,我怕如果我吃了你的丰盛饭菜以后,难以咽下粗康淡茶了。”
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都要有一种提前预知的智慧和思维习惯,不要只享受当下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懂得提前未雨绸缪,才能在人生的下个阶段占据上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