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小孩网络尴尬聊天记录(小学生微信聊天记录)

文/跳跳妈妈谈教育

曾经小学生是“孩童”“天真烂漫”的代名词,但自从05后成为小学生后,一切都变了,他们可能是峡谷里的大神,也可能是是坑队友的猪队友,还是鬼马精灵的小大人。

随着时代变化,科技非常发达,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消息都有,现在小学生都能接触到,所以现在孩子都非常早熟,尤其是对手机使用非常熟练,甚至比家长玩得还要溜。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为避免孩子学坏,家长也是心惊胆战,盯着孩子一举一动,尤其是对于孩子玩手机、交友这一块,管得非常严。

以至于小学生认为缺少隐私保护,为了保护自己的“小秘密”,05后小学生创造出一套专属于他们的“聊天方式”,90后家长根本看不懂。

00后小孩网络尴尬聊天记录(小学生微信聊天记录)(1)

小学生“微信聊天记录”火了

11点是精髓

下图是两个05后小学生之间的微信对话,满屏标点符号,不看右边解析,只看左边,相信90后一定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校学生之间就真的对话成功了,最后还用“OK”圆满结束对话。

看了右边的解析才知道什么意思,真的很佩服小学生之间的脑洞和默契,尤其是那个“11点”用11个点来表达真的是精髓。

00后小孩网络尴尬聊天记录(小学生微信聊天记录)(2)

小学生聊天记录比摩斯密码还难

下图也是两个小学生之间的对话,这个对话版本网上并没有明了的翻译,笔者大致翻译了一下,第一个人说的应该是:“你心里最爱的那个男人是我吗?”第二个人回答:“你花心吗?”

不知道翻译得对不对,但可以确定一定是关于感情的,该说不说现在小学生真的很早熟,不要过小学生之间的感觉都很单纯,就是喜欢跟谁玩,就是喜欢谁,没有成年人想的那么复杂。

00后小孩网络尴尬聊天记录(小学生微信聊天记录)(3)

用数字代表拼音

汉字由拼音构成,而小学生用数字代表拼音,因为忘了拼音的顺序,然后改成了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然后用竖式的形式进行对话,比如说“在吗”就是|28-18-1-9|13-1|。

如果用这种方式对话,家长一定猜不出来,即使看到了聊天记录还以为是在讨论数学题呢。

00后小孩网络尴尬聊天记录(小学生微信聊天记录)(4)

分析:

不得不说05后小学生的脑洞真的很大,以上3种聊天方式,家长根本看不懂,而05后之所以用这种宛如“摩斯密码”的聊天方式,就是防止父母翻看手机,查看聊天记录。

对于家长这个举动,学生真的极其反感,不过家长对此也有话可说,现在手机、网络、游戏诱惑力太大,如果不严加管教怕孩子迷失方向,学坏。

00后小孩网络尴尬聊天记录(小学生微信聊天记录)(5)

家长翻看中小学生手机查看聊天记录,有哪些影响?

影响一:失去信任

父母和孩子之间天生充满信任感,孩子是依赖父母的,但是翻看孩子手机查看聊天记录,和偷看孩子日记本是同样的性质,都会影响亲情,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感。

慢慢地开始什么事都瞒着父母,也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很重要,但是有智慧的父母都知道,不应该干涉孩子的交友。

00后小孩网络尴尬聊天记录(小学生微信聊天记录)(6)

影响二:产生逆反心理

对于学生玩手机这件事,父母和老师都很无奈,但父母不应采取强制干涉的措施,这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对于查看微信聊天记录这件事也是如此,不想让孩子跟网上乱七八糟的人交流,可以适当引导,查看聊天记录的方式,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越不让做越做。

00后小孩网络尴尬聊天记录(小学生微信聊天记录)(7)

父母、老师怎样做防止孩子沉迷手机

“手机”成为中小学生影响学习的一大杀手,尤其是到了初中,学生心智开始慢慢成熟,胆子也变大了,父母不给买手机,自己偷家里的钱或借钱去购买手机,然后开始慢慢沉迷手机,导致成绩一落千丈。

00后小孩网络尴尬聊天记录(小学生微信聊天记录)(8)

父母这一关很重要,首先,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让孩子住校,避免鱼龙混杂,接触到一些人,导致学坏,也有效地避免了孩子进一步接触到手机,沉迷手机。

其次,父母给孩子配置“老年机”就是只能接打电话,这样既能保证了孩子的安全,又能满足了孩子对手机的好奇,还避免了沉迷智能机,沉迷游戏。

老师在学生玩手机这件事情上,也应负起责任,很多学校已经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那老师就该严格执行,一经发现学生有玩手机的行为,即使跟家长沟通,起到“敲打”学生的作用。

00后小孩网络尴尬聊天记录(小学生微信聊天记录)(9)

总结:

小学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小学学习,打好基础,养成好的习惯,对日后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家长和老师一定给学生打好基础,养成好的习惯。

以上小学生信聊天记录你能看懂吗?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专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学生的日常,解读教育中遇到的点滴琐事,如果你也对教育那些事感兴趣,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喜欢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