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做饭怎么说(声动初伏已至长三角方言特色食谱上新)

上海话做饭怎么说(声动初伏已至长三角方言特色食谱上新)(1)

上海话做饭怎么说(声动初伏已至长三角方言特色食谱上新)(2)

昨日已入伏

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

该如何降“伏”?

长三角四地主持人这就用方言

为您送上特色伏天食谱

让美味把炎热赶走

↓↓↓

上海话做饭怎么说(声动初伏已至长三角方言特色食谱上新)(3)

#上海

/ 头伏馄饨二伏茶

“肚皮鼓,两头翘,像偃月,似元宝。实墩墩,香喷喷,团团坐,热闹闹”,一个童谣,说出了上海人对馄饨的爱。“头伏馄饨二伏茶”,这份喜欢也带到了魔都酷热的伏天中。比起水饺,馄饨的皮往往比较薄,被慢慢放凉后,入口就能让人感到清凉惬意。Q弹的面皮,充实的馅料,再混合着香滑的花生酱,提味的香醋、辣椒油、酱油,更给这份凉意增添了一些丰富的层次。

上海话做饭怎么说(声动初伏已至长三角方言特色食谱上新)(4)

冷馄饨让人有种沁人心脾的舒畅,热茶同样也能带来一份神清气爽!有趣的是,有一种茶就叫“伏茶”,意思是三伏天喝的茶,可用来降温防暑。相传在过去,心善的人还会将“伏茶”摆在道路两边,供苦力、车夫、路人饮用。

上海话做饭怎么说(声动初伏已至长三角方言特色食谱上新)(5)

#江苏扬州

/ 入暑三伏,一伏一对童子鸡

扬州人认为进补这件事,天凉和天热时都必不可少。“入暑三伏,一伏一对童子鸡”,说的就是扬州人在入伏后,会吃童子鸡进补。伏天里,人们走进大小菜场,都能看到笼子里上窜下跳的小公鸡。

上海话做饭怎么说(声动初伏已至长三角方言特色食谱上新)(6)

这些当年春天孵化的童子鸡肉质细嫩鲜美,适合慢炖、爆炒、油焖、红烧等多种做法,不过在酷暑时节,清蒸的效果最佳。这种做法既能保留鸡肉的原汁原味,营养还不易流失。另外它好操作,让我们不必过多忍受厨房的“热浪滚滚”——只需将买好的整只鸡仔洗净,抹盐,肚膛里洒上葱、姜、料酒,入锅清蒸直至鸡肉酥烂。尝一口,肉嫩汤鲜,是夏天不能拒绝的好滋味。

上海话做饭怎么说(声动初伏已至长三角方言特色食谱上新)(7)

#浙江杭州

/ 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

老底子的杭州人到了伏天,会按照“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的食谱来吃。火腿是杭州人的“心头宝”。炒个菜、烧个汤、蒸个鱼……人们只要加点火腿,其中香咸带甜的瘦肉、香而不腻的肥肉,就能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在炎热升级后的二伏天,杭州人也会吃鸡,除了清蒸童子鸡,还很爱一口飙汁的白斩鸡。正宗的杭派白斩鸡是水嫩嫩的,黄澄澄的鸡皮脆弹好嚼,皮肉之间还夹杂着一点汤汁和鸡油,可以说从里到外都有料!

上海话做饭怎么说(声动初伏已至长三角方言特色食谱上新)(8)

如果到了三伏,当地人就要请出火腿踵和鲜猪蹄组成的“CP”了。这道菜将两种蹄子炖在一起,一个金黄,一个银白,看上去是混搭的“金银蹄”,吃起来是咸鲜的大融合,实在惹人爱。

上海话做饭怎么说(声动初伏已至长三角方言特色食谱上新)(9)

#安徽宿州

/ 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

“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三伏天吃羊肉在徐淮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萧县的白山羊肉质鲜香、煮汤味醇而不膻,成为了宿州当地羊肉汤的主要食材。羊肉汤的香,光靠选材好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大口铁锅,用木柴燃火,再搭配精盐、辣椒油、香菜等调料。万事俱备后,人们要从锅中取一瓢沸滚的肉汤冲泡碗中的羊肉,随着香菜、红椒旋转着上浮,热辣的香气便弥漫开来。

上海话做饭怎么说(声动初伏已至长三角方言特色食谱上新)(10)

此外,萧县还有一道名菜——“清烩羊肉汤”。它凭借做法“取胜”:要先将葱花、姜丁等佐料放入炒锅中煸炒,然后舀入甑中的原汤,并将切好的熟羊肉放入汤中,再加工烩烧,不配以其它的蔬菜。想想看,这一口汤下肚,全身出汗,“以热制热”,真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漫漫长夏愿有美味陪你

热浪灼人别忘记照顾好自己

· 送清凉的TA们 ·

上海话做饭怎么说(声动初伏已至长三角方言特色食谱上新)(11)

左上: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黄桢

右上:扬州广播电台主持人 祝乐

左下:杭州之声主持人 钱峰

右下: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主持人 王斌

上海话做饭怎么说(声动初伏已至长三角方言特色食谱上新)(12)

资料:FM89.9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

编辑:黄景源

上海话做饭怎么说(声动初伏已至长三角方言特色食谱上新)(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