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电影沉默的羔羊(电影沉默的羔羊羔羊不再沉默的背后)

先说两句题外话。

大约是在二十天前,HBO的头牌作品之一——《西部世界》正式推出了第三季。对于美剧迷们来说,这是最好的礼物,尤其是在近来生活节奏不可避免的失衡的情况下,更多的可能还是一种精神的慰藉。

最伟大的电影沉默的羔羊(电影沉默的羔羊羔羊不再沉默的背后)(1)

《西部世界》海报

《西部世界》本身也是笔者非常喜爱的一部美剧,剧情上的天马行空、HBO一贯的大尺度内容、以及对于AI和人性之间的深度挖掘……不论是生理欲望的刺激,还是心理精神层面的冲击,它都深抓了每一个要点,在这个快餐文化流行的时代里,这样的作品已经愈发凤毛麟角了。

只不过这样的优势,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浸与观看才能逐渐挖掘出来。于笔者而言,最初的原动力和吸引力,只源于一位早已满头白发的年迈演员,也是今日佳片推荐的重中之重——

安东尼·霍普金斯。如果你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那我们就用上一点点电影圈内的梗,喊他一声:

汉尼拔博士

最伟大的电影沉默的羔羊(电影沉默的羔羊羔羊不再沉默的背后)(2)

汉尼拔博士(安东尼·霍普金斯 饰演)

倘若你要在漫无边际的电影画卷内,给悬疑惊悚片做一个排名,那我们该如何抉择?

有的影迷朋友们会选《电锯惊魂》,这部出自温子仁导演之手的系列作品,不仅名头响亮,而且经久不衰,更是小成本电影取得巨大成功的经典案例;

有的朋友们比起极度血腥,更喜欢剧情一波三折,结局反转再反转的烧脑电影,那么《豺狼计划》、《看不见的客人》等电影肯定会出现在榜单上;

还有的朋友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究更有兴趣,那么诸多关于精神疾病:如失忆、人格分裂等症状的电影,则成了他们的心头之好,这样的经典电影太多太多,笔者相信《致命ID》和《禁闭岛》会是他们的常驻嘉宾。

不论你是不是悬疑惊悚片的爱好者,这些名气与实力并存的电影名,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于你的脑海里,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经典,另一方面来说,是因为它们的特点实在太过于突出,以至于让人记忆犹新。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沉默的羔羊》,就有些模糊不定了。

最伟大的电影沉默的羔羊(电影沉默的羔羊羔羊不再沉默的背后)(3)

《沉默的羔羊》海报

成就上来说,这部电影与任何作品相比,都不会逊色半点风采,这是一部在第六十四届奥斯卡上,斩获了五个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的经典之作,获得了大小电影节里的三十一个奖项和二十九个提名。时至今日,在豆瓣超过58万人评价的基础上,得到了8.8分的成绩,超过了98%的同类型电影。

至少在悬疑惊悚的大家族里,它是那位个中翘楚,这点毫无疑问。

但从内容上而言,它涉及的范围就太过宽泛了,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剧情:

最伟大的电影沉默的羔羊(电影沉默的羔羊羔羊不再沉默的背后)(4)

史黛琳(朱迪·福斯特 饰演)

史黛琳(朱迪·福斯特 饰演)是一位FBI的见习特工,她所在的城市最近发生了一起专剥女性皮的连环谋杀案。案情一时间扑朔迷离,史黛琳奉上级命令,前去拜访被收监的精神病学家汉尼拔博士(安东尼·霍普金斯 饰演),汉尼拔本身也是一位精神有疾病的杀人犯,这次拜访,意在获取罪犯犯罪心理的资料,用以侦破案件。

这是剧情的整体走向,在我们细说之前,你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元素:首先,这并非是单纯的悬疑惊悚片,它有犯罪的要素在里面;其次,它足够的血腥暴力,杀人方式不拘一格,尽是剥皮、吃人之流;最后,它涉及了很多关于心理、宗教甚至于艺术上的元素,而这些高深莫测的优雅几乎都聚焦于一个人身上。

而这正是这部电影的终极奥秘,它没有因此变成大杂烩,而是在某根线的牵引下走成了一股绝妙的融合。

这根线,便是史黛琳与汉尼拔的谈话。

上文中有提到,史黛琳是一位见习特工,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位女性见习特工,在男人如林的FBI里面,她的存在已经不是“特殊”二字可以一笔带过的了。

最伟大的电影沉默的羔羊(电影沉默的羔羊羔羊不再沉默的背后)(5)

这一点上,《羔羊》的处理就显得极为巧妙。本片的第一个镜头,便是给到了正在丛林里跑步锻炼的史黛琳。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枝叶零乱闪烁,史黛琳矫健的身影在密林里频繁闪现。这给电影的节奏和调性开了一个好头,寒冷、复杂的地形,镜头缓慢的跟着史黛琳的背影,都让人发自内心的感觉到不安。

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了史黛琳一个侧面的人物画像:努力——源于她在FBI的特殊和性别的劣势,孤独——源于她黑暗和影响其一生的童年(后面会提到),坚毅——这是她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伟大的电影沉默的羔羊(电影沉默的羔羊羔羊不再沉默的背后)(6)

史黛琳一路奔跑,跑出了森林,穿过机械锻炼的外场,走进了学校教学楼里。从这一刻开始,她的不同开始被无限放大,史黛琳穿着FBI的校服,满身是汗,不断地与西装革履的探员们擦肩而过。史黛琳面容紧绷,她心知自己的特殊,而长官的召见则成了她内心不安与紧张的催化剂。

史黛琳不知道长官为何突然要召见她,就如同童年时的我们,在被老师突然喊去办公室时一样。

当然,史黛琳的原因我们都知道,为了侦破“水牛”比尔(即剥皮杀人案的罪犯)的案件,去寻求汉尼拔的帮助。

史黛琳的人物刻画暂时放下,汉尼拔博士开始走进观众的视角里。

片中的诸多人物都对汉尼拔进行了一番描述:他是有着精神疾病的精神学博士、他吃人、血腥、人血、乐衷于异样优雅的暴力。这样的描述首先给影迷心中刻画了一个模糊的形象,其次又产生了一种荒诞不经的感觉。

最伟大的电影沉默的羔羊(电影沉默的羔羊羔羊不再沉默的背后)(7)

还有什么比为了抓一个变态杀人犯,而去找另一位变态杀人犯帮忙而更荒诞古怪的事情了吗?

但这样的描述对于史黛琳来说,却并非如此简单。她身边的每个人,都对她说着相同的话,但每个人话中的个人情感却不一而足。上司对她的警告和叮嘱显得有些城府和意味深长、监狱长的警告则更像是雄性生物在征服雌性时的炫耀和挑衅、狱警则纯粹是出于对汉尼拔的畏惧和对史黛琳的保护。

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吗?其实并不然,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只是因为史黛琳是一位面容姣好的FBI实习特工而已。

一边是对史黛琳身份塑造的加强,另一边则是对汉尼拔未知形象的搭建,那根牵动电影全局的线逐渐清晰起来。

史黛琳遵循上级指示,带着观众的眼睛与好奇一起,只身前往收监处拜访汉尼拔博士,而这个拜访的过程,又是电影的一个神来之笔。

汉尼拔的房间,位于幽深地牢的的最深处,电影对此进行了一番着重处理。史黛琳在狱警的带领下,往监狱深处走去,史黛琳小心翼翼地走着,一路上在观察别的死刑犯:第一个死刑犯双手紧抓着栏杆,双眼贪婪且充斥着欲望地盯着史黛琳;第二个死刑犯静静地坐在牢房的角落里,和黑暗近乎融为一体;第三个死刑犯则上蹿下跳,头发脏乱不堪,满嘴胡言乱语。

这三个犯人在很大程度上给这个监狱也定了一个基调,混乱、昏暗、古怪、肮脏。直到汉尼拔博士出现在我们和史黛琳的面前。

满是锈迹的铁栏杆不见了,污言秽语不见了,贪婪和欲望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加厚的玻璃,明亮的灯光,恍若展览柜一般干净整洁的房间,以及头发梳的端端正正、衣着整洁得体的汉尼拔博士。

最伟大的电影沉默的羔羊(电影沉默的羔羊羔羊不再沉默的背后)(8)

他就像一个机器人,一尊雕像一般,端坐在椅子前,一动不动;他是一位嗜血的变态杀人犯,却拥有着近乎于极端的文明形象;他面露微笑,礼貌得体,床边的柜子里端正的放着他的学术资料,一丝不苟。

这样的反差并没有让史黛琳和观众的心放下来,反而更加束缚和不自然,之前对他惊悚形象的描述是那样的证据确凿,而这样的形象又是那样的不合逻辑,这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加深了古怪的氛围。

接下来的对话,是史黛琳和汉尼拔的第一次交手,加厚的玻璃更加坚固的同时,也拉近了汉尼拔和史黛琳的距离。然而,史黛琳又怎会是汉尼拔博士的对手,在他给出交换条件:要求史黛琳说出她的童年经历后,史黛琳便仓皇离开了现场。

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史黛琳的特殊,不仅仅在于她工作大环境下的性别,或是她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她还有个阴暗的童年。

最伟大的电影沉默的羔羊(电影沉默的羔羊羔羊不再沉默的背后)(9)

也正是这样的童年,才造就了现在这般“特别”的史黛琳。

很快,案件的难度和压力便跳跃式的升级,又一人被杀,参议院的女儿被绑架,上级的压力与日俱增,史黛琳无奈之下,只能重返监狱,再次会见汉尼拔。

多次的会见,把史黛琳和汉尼拔的形象也日渐丰满且多样化,而那根线也逐渐浮出水面——汉尼拔和史黛琳之间,竟慢慢开始诞生出一点扭曲的情愫。

史黛琳的童年也借此展现在观众眼前:幼年丧母,父亲是一位警察,在某一天遭受到两位劫匪的枪击后不幸身亡,而后到牧场生活,在某个夜晚,目睹了屠杀羔羊的沉默后逃跑……点明了影片题目由来的同时,也点明了为何史黛琳要做一名FBI探员的理由。

由此可见,史黛琳绝对不是一位单纯的女人,这点我们已经花了很多笔墨来进行侧写,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性格比影片的诸多角色都要来得复杂:她很理智、聪明,且富有野心,她清楚如何圆滑地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她有些过于“克己”,脸上时刻都戴着冷漠美女的面具,外表足够的坚强,却又总是不经意间流露一点点易碎的脆弱和悲伤,这样的一点点情绪对于旁人来说无法琢磨,可对于深谙人类心理的汉尼拔博士来说,正是最吸引他的点所在。

脆弱只有一点点,除此之外,史黛琳还是那位即便是身处弱势依然百折不挠的FBI实习探员,还是拥有着常人没有的信念和决心。

最伟大的电影沉默的羔羊(电影沉默的羔羊羔羊不再沉默的背后)(10)

而汉尼拔的人物刻画我们早已明了,这些都是不断加深的过程。汉尼拔本身极度讲究文明,他需要非常有礼节的相处模式,恰好史黛琳又是极度“克己”的人;他几乎摆脱了人类所有的劣根性,崇尚理性,智力,古典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美,恰好史黛琳性格里的敏感、聪明、自尊自爱和一点点的忧郁悲伤正中了汉尼拔的审美模式,这是一见倾心的来源。

而影片最具深度的,也是促使汉尼拔真正意义爱上史黛琳的,则是那个“羔羊的故事”,史黛琳妄图拯救这批待宰的羔羊,她也的确这么做了,偷偷抱走了一只小羊羔,尽管最后还是难逃宰杀,但史黛琳性格深处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对于羊羔(人类的象征意义)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汉尼拔。这是属于史黛琳的梦魇,而这种梦魇是源于一种沉默的爱,是一种殉道者的优雅圣洁的爱,是徘徊在黑暗深处的爱。

汉尼拔对人性的把控不是常人可企及的,但他在史黛琳身上失败了,他曾以为是亲戚的侵犯或是物质的贫困才造就了史黛琳的阴暗面,然而,竟是这样的缘由,至此,汉尼拔深深地爱上了她。

而史黛琳是否也爱汉尼拔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羔羊》本身是原著改编的电影,它还有另外两部续集,分别是《红龙》和《汉尼拔》(有机会再给大家介绍)。笔者有幸读过原著,也看过续集,史黛琳之后对于汉尼拔的爱,和汉尼拔对她的爱已是难分伯仲。汉尼拔本身的才华和优雅,对于史黛琳的吸引力是同样深刻的,更何况,汉尼拔还是她职业生涯的拯救者,是她内心本我的捍卫者,更是她童年梦魇的布道者。

最伟大的电影沉默的羔羊(电影沉默的羔羊羔羊不再沉默的背后)(11)

正如网友们所言:如果汉尼拔博士不是整天嘴上念叨着吃人,和他共进晚餐一定是世界上最迷人的事情。

所以,与其说是一部悬疑惊悚片,倒不如说是讲述神和牧女是如何相知相识相爱的故事。众生皆苦,人人都有心中的道义和信念,梦魇在某种程度上并非是痛苦的来源,它还是生命完整的组成部分。

“勇敢的克拉丽丝,如果有一天你的羔羊停止了尖叫,你会来告诉我吗?”说罢,汉尼拔便转身走进了人流之中。

“勇敢的诸位读者,如果有一天你们再次观看这部电影或是原著,你们会来告诉我吗?”说罢,笔者停下了打字的动作,开始了新一天的奔波。

最伟大的电影沉默的羔羊(电影沉默的羔羊羔羊不再沉默的背后)(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