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夫遇到两个尼姑的故事(村妇孔贞兰的故事)

14年前的今天,时任山西青年报首席记者的我,在祁县九汲村采访了一位极其平凡而又让人无比敬佩的妇女:孔贞兰!那年57岁的孔贞兰,在26年的时间,先后抚养了14个弃婴……

屠夫遇到两个尼姑的故事(村妇孔贞兰的故事)(1)

屠夫遇到两个尼姑的故事(村妇孔贞兰的故事)(2)

屠夫遇到两个尼姑的故事(村妇孔贞兰的故事)(3)

屠夫遇到两个尼姑的故事(村妇孔贞兰的故事)(4)

2005年3月8日8点,山西祁县九汲村。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孔贞兰家的小院时,院子又变得热闹起来了。孔贞兰,一个普通的村妇。在九汲村乃至整个祁县,她以“抚养弃婴”而出名。从1978年至今,她先后抚养了14个弃婴。这些孩子大多数已上了学,其中还有一个是大学生。

探访:小炕上挤着9个孩子

见到孔贞兰时,她在自己开的小卖部门口给人钉鞋。

孔贞兰站起来,领着记者进家时,记者才发现,看上去瘦小的她走起路来弯腰驼背。原来,她自小身体残疾,8岁才学会走路。

在一间仅有10余平方米的房子里,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堆满尿布、被褥和衣服的小炕,这些衣物大多数又破又旧。孔贞兰说:“晚上睡觉有九个娃娃挤在这个炕上。”她摸着炕上睡得正香的两个孩子说,“你看,这是佳亮和奇亮。”

说话间,两岁的佳亮醒了,小家伙脑袋圆圆的,不哭也不闹,在炕上爬过来爬过去。这时,奇亮也醒了。奇亮哇哇大哭着,孔贞兰赶紧拿过来奶瓶,给奇亮喂奶。

过了一会儿,孔贞兰的另外几个孩子德亮、德艳、佳艳都回来了。每到这个时候,也是孔贞兰最忙的时候,她得洗衣、做饭、哄孩子,还得抽空出外打工。

孔贞兰抚养的14个弃婴,有5个已经成了小大人,这几个孩子住在另外两间房子里。而其他9个孩子中最大的只有10岁,晚上他们都跟着妈妈挤在小炕上睡觉。

感动:26年抚养14个弃婴

面对猜疑和不解,孔贞兰说:“我自己也是残疾人,看见被扔掉的小孩子,我就觉得他们可怜。”

1978年12月的一天早晨,是孔贞兰一生的转折点。那天,有人告她:“村里水渠边有个女婴。”孔贞兰跑过去一看,女婴躺在纸箱里,旁边放着奶瓶和被子。孔贞兰毫不犹豫地把孩子抱回了家。抚养弃婴从此成了她生活的主题。凡是别人不要的孩子,她都抱回来喂养。

随后,孔贞兰在都县的许多地方往家里捡弃婴。到今年年初,七男七女共14个弃要成了她的孩子,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刚满月。

孔贞兰的丈夫姓范。她每捡回个孩子,就会给孩子起个名字,男孩最后一个字是“亮”,女孩最后一个字是“艳”。孩子们都跟丈夫姓范。

而最让孔贞兰发愁的是,怎样去抚养这么多的孩子?14个孩子有6个天生唇腭裂,其他的大多是头部有肿瘤。孔贞兰说她首先想到的是,挣钱给孩子们治病,然后再供他们上学。

孔贞兰和丈夫都选择了干最苦的活,“累是累点,但有时候一天能挣八九十块钱。”孔贞兰说,除此之外,她还借钱开了个小卖部,并且抽空给人钉鞋。20多年来,虽说欠下好几万元的债,但孩子们都陆续上了学。

震撼:9个孩子上了学 1个还是大学生

孩子们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中长大,如今已有9个上了学。其中,她抚养的范润艳去年考上了北京某大学。另外8个孩子有两个在祁县上重点高中,一个上普通高中,两个上初中,3个上小学。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

从孔贞兰的言语中可以听得出,她懂得身体棒才能学习好的道理,所以,这几年她请医生为孩子们检査过,也做过手术。目前,天生唇腭裂的6个孩子有5个已做了修补手术,效果不错。

期望:18个孩子都成オ

孔贞兰抚养14个弃婴前已生过两男两女,其中两个是大学生,现都已成家立业。4个孩子虽然对母亲的做法有过不理解,但现在说起这件事时,都表示“我们支持妈妈”。

孔贞兰说,虽然14个弃婴不是亲生的,但她对他们的感情比较深,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做社会的有用人才。

离开孔贞兰家时,她一把拽住了记者的手说:“如果能帮孩子们(还有7个孩子未上户口)把户口上了,那就更好了。”

本故事未完待续。作者简介: 刘志良,男,37岁,原山西青年报首席记者,山西省资深记者。现山西佳邦文化传媒法人,山西佳邦快乐写作创办人,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的特约撰稿人、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刘志良坚持原创二十余年,在国内数十家报刊、杂志、新媒体发表各类文章230多万字。曾获得国家级文字类奖项19次,省市级文字类奖项36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