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电影陈可辛镜头分析(陈可辛这部国产大片)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许多人看电影之前都有个习惯:先看豆瓣评分。
豆瓣评分高的不一定是好片,但评分低的一定是烂片,按照这个原则去挑片,几乎不会踩雷。
那么问题来了:豆瓣评分一定就权威吗?
有很多人厚古薄今,觉得现在的豆瓣堕落了,目的性打分鱼贯而入,评分也通货膨胀了。
他们觉得过去的豆瓣是净土,评分的大多是对电影心存敬畏的人,能上8分的都是神片;现在的豆瓣电影,阿猫阿狗都能打分,一部电影随随便便就上8分,有点扯!
但在皮哥看来,恰恰相反。
现在的豆瓣评分变得“宽容”恰恰是一种进步,人人皆可打分,最后的结果就是符合大众的审美,而过去豆瓣评分更像是一种小众的狂欢。
让我们回到十年前,那时候网购还是一种奢侈,上网给一部电影打分、评论、甚至写影评是一件看似高级的事情。
做这些事的人带着浓浓的精英意识,有着强烈的优越感,他们在打分时不自觉带有以下倾向:外国片要高于国产片,文艺片要高于商业片。
最后评分的结果就是:
越是大伙儿喜闻乐见的片子,分数越偏低。比如成龙和周星驰的电影,很少上8分,原因是“太直白,缺乏艺术深度”。
越是小众的、能接揭露人性和社会黑暗的片子,评分就虚高。比如若干韩国电影,底下的评论经常是:“这样的电影中国50年也拍不出来。”
后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电影打分的门槛降低,豆瓣也发起了一阵“官方平反”,并对算法做了调整,随后一大波被豆瓣评分坑过的国产片重新被大家审视。
皮哥觉得这当中有三部最具代表性:周星驰的《功夫》,张艺谋的《英雄》,还有陈可辛的《投名状》。
其中《功夫》作为周星驰自导自演喜剧的巅峰,刚问世被众多影评人骂了个狗血喷头,说他嚼烂梗,恰烂钱,豆瓣评分只有7.7分。现在《功夫》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变成了经典,从7.7分一路攀升到了8.5分,也算是“沉冤昭雪”。
而《英雄》称得上中国商业大片的开山之作,是可以写进中国影史的电影,却因为老谋子当时的“谤满天下”,豆瓣评分开始只有6.8分,这些年也一路攀爬到了7.3分,考虑到《英雄》有着“形式大于内容”的硬伤,所以现在这个分数也算马马虎虎吧。
最后一部《投名状》是三部中最惨的。
2007年内地上映,成本3亿,内地票房不到2亿,被冯小刚的《集结号》按在地上摩擦。豆瓣评分也将将6.7分,几乎被划入了烂片的阵营。网传陈可辛赔了5亿,虽被吴君如驳斥“太夸张”,但皮哥估计曝出5亿的是台媒,既是台币折合成人民币也1亿多。
虽然口碑、票房双双遇冷,可《投名状》完全配得上“中国古装片巅峰之作”的盛誉,它遭遇“埋没”完全是因为它拍得太过超前和大胆,即使到了2019年,它的好依然不为大众所知,豆瓣评分缓慢升到了7.2分,依然严重被低估,我们今天就要为这部电影疯狂打call。
简单来说《投名状》是一部无短板的电影。
先说导演,陈可辛从拍摄《甜蜜蜜》被大众所知,他的作品就是一个字“稳”,下限很高,几乎没有烂片,近些年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都是有口皆碑的诚意之作。
再说演员,李连杰 刘德华 金城武 徐静蕾,成色十足的王炸组合,每一个都是颜值与演技兼具的好演员,关键是他们在当时正值巅峰,片中的合作也是火花四溅,李连杰的阴鸷,刘德华的忠义,金城武的傻憨,徐静蕾的隐忍形成强烈的互补,每一场戏都充满张力,让观众过足了看高手过招的瘾。
接着说奖项,影片怒斩第45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奖,以及第27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多项大奖。
李连杰在片中咖位最大,网传他的片酬一个亿,还是友情价。虽然此报道被陈可辛公开斥责“有点过分”,但其片酬应当仍是主演中最高的。不过杰哥也不负众望,凭借在片中突破性的表演拿到了金像奖的影帝。
可这样一部群星荟萃,业内认可的好电影为何观众却不买单呢?
好听点说,影片太深刻了;换个中性点的词,影片太复杂了;再换个难听的说法,影片太晦涩难懂了。
《投名状》讲了个暗黑版“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三人结义的方式是递交投名状。
简单来说就是谁也信不过谁,索性都杀几个人,大家就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
因此虽然和刘关张结拜一样,也是打着“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口号,可是因为投名状的存在,让这种兄弟情变味了。
关于投名状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水浒传》,梁山好汉的结局那叫一个惨。同理,《投名状》里的三兄弟也注定是悲剧收场,这场悲剧也是典型的“莎士比亚式悲剧”: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理想信仰穷极一生,彼此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悲剧收场。
李连杰饰演的是大哥庞青云,城府极深,堪称乱世枭雄。
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遇到了赵二虎(刘德华饰)和姜午阳(金城武饰演),在他眼里这些人都是他平步青云的工具,为此他心狠手辣,夺了二弟的女人,警告他军队只有一个头儿,最后设计杀死了二弟。
可是他这样做有自己的大抱负:他想让所有穷人翻身做主。为了这个目的,他不惜用4000士兵的命换取百万群众的未来,最后勇敢和朝廷谏言,招致杀生之祸。在清廷权贵眼里,他终究只是个蝼蚁。
刘德华饰演的二弟赵二虎,是个理想主义者。
他想要做个干干净净的英雄,他信奉的道理是:“人言而无信和畜生有什么区别。”他的忠义值爆表,但政治觉悟为零,只想着为百姓谋眼前的福利,却不懂得这样是饮鸩止渴。
吃饱饭的俘虏会成为威胁,发出去的俸禄会惹怒朝廷,这些他都看不到。所谓慈不掌兵,他更不懂得,乱世里,兵不厌诈,拳头比忠义更有用,所以企图以德服人的他最后成为了大哥的棋子,被大哥绿,被大哥害,临死前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嘴里念叨着大哥大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金城武饰演的三弟姜午阳,是个没有主见的傻憨莽夫。
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听大哥的。”大哥最后要陷害二哥,他天真地以为两人是因嫂子而起,杀了嫂子两人的矛盾就消失了,这样的人就代表乱世里的百姓,没有主见,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个君主身上。可是你若轻视这样的人,也会吃苦头,最后三弟在二哥死后彻底觉醒,爆发了匹夫之怒,手刃大哥。
而徐静蕾在片中饰演唯一的女性莲生,她更像是体现三兄弟之间相互猜疑的一个载体。
大哥和她有过一夜春宵,最后强行霸占她;二哥和她是患难夫妻,最终各自分飞;三弟暗恋她,最终却亲手杀害她。她是一面镜子,三兄弟对她的态度展现了三种人生态度:大哥重权,二哥重义,三弟重理。
这三人都不是纯粹的好人和坏人,这导致最终三人死后,观众一头雾水,这究竟是正义战胜邪恶了,还是狗咬狗一嘴毛,谁也没落得着好?看不懂啊!
走进的影院的观众更喜欢看更简单直接的电影,要结义就得像刘关张一样兄弟齐心;要奋勇杀敌就得像《集结号》一样一往无前不能使心眼;要忠肝义胆就得像《霍元甲》一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投名状》的纠结拧巴看着好累。
此外,《投名状》公映版也遭到了大量删减和修改,比如最后金城武饰演的三弟被凌迟的画面被删除,比如三兄弟歃血为盟的片段被改编,这些都导致影片呈现的效果有点割裂,让本来就复杂的电影更加难懂。
还有一点,作为一部古装片,《投名状》的风格偏写实,几位主演都是蓬头垢面,画面也是一片昏黄,而当时的观众早已习惯了老谋子《满城尽带黄金甲》里那种色彩艳丽的风格,对这样的片子欣赏无能,导致它遭遇滑铁卢,票房惨败。
总结一下,《投名状》的被冤枉的三大原因:太复杂,被删减,画面糙。
《投名状》改编自清末四大奇案的“刺马案”,本片有很多可挖掘的地方,本文只浅尝辄止地简单分析了一下,更多的细节和感悟还得您亲自看片来发现了。
幸运的是,当年你看不懂看不透的片子,现在都可以在网上反复观看了,伴随弹幕里大神的解读,我们也能咂摸出别样的味道了。
遗憾的是,《投名状》的失败后,陈可辛慢慢号准了内地观众的脉,他后来的电影都是那种直接给到观众笑点泪点和嗨点的片子,比如《中国合伙人》、《亲爱的》,也包括即将上映的《中国女排》,那个复杂的陈可辛难觅踪影。
这是观众的幸还是不幸呢?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忍者爱吃鱼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