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手写体 宣笔落纸惊风起

【宣笔小档案】

宣笔是毛笔的一种,因产于宣州而得名,它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性能在当代中国毛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中国三大名笔之一。宣笔笔毫软硬适宜,书写流利,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制作考究,具有显著的工艺价值。

宣笔品类齐全,规格分大、中、小;用料分羊毫、狼毫、兼毫、獾毛、鼠须等;用途分书法、国画、彩画、油画、化妆等。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手写体 宣笔落纸惊风起(1)

【宣笔制作特点】

宣笔的制作不仅精于选料,更注重工艺。可分为水盆、装套、修笔、检验、装球五个部分。宣笔制作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主要有选毫、切割、修削、装潢等,包含了笔工艺人的艰辛和劳累,尤其是修笔和检验必须细之又细、精之又精,一支上品宣笔要反复修笔多次,并用放大镜来检查。

传统宣笔的选料非常严格,羊毫一般只选取宣城一带的白山羊腋下、脖子下的毛,狼毫笔选用宣城山区黄鼠狼尾巴上的毛,而紫毫则选山区老兔的部分尾毛。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手写体 宣笔落纸惊风起(2)

宣笔笔管以竹、木、牛角、瓷、象牙等为主,讲究“心圆管直”。笔毫主要选自兔毛、羊毛、黄鼠狼尾、石獾、牛耳毫等。

【发展历程】

战国时期秦国大将蒙恬南伐楚国,途经中山(泾县一带山区为中山)得到毛纯、质好的兔毫,用它制造出第一批改良的秦笔,即今天宣笔的前身。

唐宋是宣笔生产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宣城一带已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宣笔被列为“贡品”、“御用笔”而盛行全国。宣笔全系手工完成,天然自成,不添加任何化学原料,其技艺师徒相传、精工细作、技艺独特,形成“尖”“圆”“齐”“健”四大特征,毛纯耐用,刚柔并济。

历代文人雅士盛赞宣笔,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咏宣州笔》中赞道:“落纸惊风起,摇空邑露浓,舟奇与纪事,舍此复何从。”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在《谢送宣城笔》中赞道:“宣城变样蹲鸡距,诸葛名家捋鼠须,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 ”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手写体 宣笔落纸惊风起(3)

新中国成立后,老艺人凤元龙带头组织十几名制笔艺人,组建宣笔生产合作社,1963年改为“泾县宣笔厂”。原料由过去的单一兔毛发展到羊毛、狼尾、石獾毛、鼠须等近30种,品种400多个,年产60万余支。

宣笔在现当代书画界影响也较大,著名书画家林散之、刘海粟等都参与设计革新。林散之设计“鹤颈”笔;刘海粟认可“莲蓬斗笔”,并赞曰“宣笔纵横,蝉蜕龙变”;书画名家李苦禅、赵朴初、萧龙士、黄胄等也都对各类宣笔进行过试笔鉴定。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手写体 宣笔落纸惊风起(4)

1996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佘征军担任生产技术厂长兼宣笔工艺研究所所长,着手宣笔的开发和挖掘,挖掘出汉代的“簪笔”,恢复了唐代著名制笔大家铁头和尚的“铁头紫毫”,恢复制作了唐代鸡距笔和适合佛家抄经的“小紫尖”以及宋代的诸葛改良的紫毫笔“江南净紫”、元代贡品“黄连笔”等,使宣笔传统品牌——“紫毫笔”重放异彩。他还与化工研究所合作,研制出毛笔焊接用胶,彻底解决了笔管(杆)开裂、毛笔长期使用后秃头、掉毛等问题。

【非遗传承】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手写体 宣笔落纸惊风起(5)

近年来,宣笔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宣笔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一项支柱性产业。其中,宣州宣笔厂内制作的高级书画笔,除供应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市外,每年还有大宗出口,成为书画爱好者眼中的“香饽饽”。

2006年,由原泾县宣笔厂改制而成的泾县三兔宣笔有限公司被评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两支特制宣笔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华丽亮相。2011年,该公司被省文化厅授予“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致当地有了“要访宣笔,必到黄村;到了黄村,必访‘三兔’”的说法。与此同时,宣笔传统制作工艺也荣登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遗”名录。 2012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黄村镇“中国宣笔之乡”荣誉称号。为实现“宣笔梦”,做大做强宣笔产业,泾县出台了促进宣纸宣笔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黄村镇也出台了相应的 “行动计划”,并成立宣笔行业协会,积极培育三兔、晟锋堂等行业龙头企业,传承宣纸制作技艺,唱响“中国宣笔之乡”这一特色区域品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