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四个步骤(关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控制要点)

点击关注建设直通车,了解预拌混凝土行业知识重点。

搜索“豫建中心云课堂”,帮助技术人员尽快熟悉工作内容,提升技术能力,达到预拌混凝土行业标准要求。

一、配合比的控制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GJ55的规定。2. 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验证,并应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要求,以及强度、其它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设计要求。3. 对首次使用、使用间隔时间超过三个月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应符 合下列规定:3.1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应与配合比设计一致;3.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3.3混凝土强度评定应符合设计要求;3.4 混凝土耐久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4. 在混凝土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调整配合比。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般规定

1. 应在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中数值的限制。

结构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

(GB50010-2010)

环境等级

最大水胶比

最低强度等级

最大氯离子含量(%)

最大碱含量(kg/m3)

0.60

C20

0.30

不限制

二 a

0.55

C25

0.20

3.0

二 b

0.50(0.55)

C30(C25)

0.15

三 a

0.45(0.50)

C35(C30)

0.15

三 b

0.40

C40

0.10

注:① 氯离子含量系指其占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比;

②预应力构件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5%;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表中的规定提高两个等级;③素混凝土构件的水胶比及最低强度等级的要求可适当放松;④有可靠工程经验时,二类环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⑤处于严寒和寒冷地区二 b、三 a 类环境中的混凝土应使用引气剂,并可采用括号中的有关参数;⑥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可不作限制。

三、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环境类别

条 件

室内干燥环境

无侵蚀性净水侵没环境

二 a

室内潮湿环境

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

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二 b

干湿交替环境

水位频繁变动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 a

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区环境

受除冰盐影响环境

海风环境

三 b

盐渍土环境

受除冰盐作用环境

海岸环境

海水环境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注:①室内潮湿环境是指构件表面经常处于结露或湿润状态的环境;②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有关规定;③海岸环境和海风环境宜根据当地情况,考虑主导风向及结构所处迎风、背风部位等因素的影响,由调查研究和工程经验确定;④受除冰盐影响环境为受到除冰盐盐雾影响的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指被除冰盐溶液溅射的环境以及使用除冰盐地区的洗车房、停车楼等建筑。

四、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最大水胶比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素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0.60

250

280

300

0.55

280

300

300

0.50

320

≤0.45

330

五、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以下规定。

1.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种类

水胶比

最大掺量(%)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

≤0.40

≤35

≤30

>0.40

≤25

≤20

粒化高炉矿渣粉

≤0.40

≤55

≤45

>0.40

≤45

≤35

钢渣粉

≤20

≤10

磷渣粉

≤20

≤10

硅灰

≤10

≤10

复合掺合料

≤0.40

≤50

≤40

>0.40

≤40

≤30

注:①粉煤灰应为Ⅰ级或Ⅱ级F类粉煤灰;②在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2.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种类

水胶比

最大掺量(%)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

≤0.40

≤45

≤35

>0.40

≤40

≤30

粒化高炉矿渣粉

≤0.40

≤65

≤55

>0.40

≤55

≤45

钢渣粉

≤30

≤20

磷渣粉

≤30

≤20

硅灰

≤10

≤10

复合掺合料

≤0.40

≤60

≤50

>0.40

≤50

≤40

注: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材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②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③ 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五、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符合要求。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引气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经试验确定;掺用引气剂的混凝土最小含气量应符合的规定,最大不宜超过7.0%。

掺用引气剂的混凝土最小含气量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mm)

混凝土最小含气量(%)

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

盐冻环境

40.0

4.5

5.0

25.0

5.0

5.5

20.0

5.5

6.0

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3,并宜掺用适量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对于矿物掺合料碱含量,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6,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四个步骤(关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控制要点)(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