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以山水游记著称的是(他是老残游记作者)

中学语文教材里有一篇课文《绝唱》,选自晚清小说家刘鹗所著的《老残游记》,为众人所熟知。

刘鹗,字云抟,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刘鹗是一个通才,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身上的头衔有“小说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藏书家”“收藏家”“水利专家”“慈善家”等,多达10多个。

在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看来,刘鹗一生最大的成就有四个:“一是河工,二是甲骨文字的辨认,三是请开山西的矿,四是贱买太仓的米来赈济北京难民。”唯独没有提及那部名垂青史的《老残游记》。

我们就来说说刘鹗的四大成就。

唐宋八大家以山水游记著称的是(他是老残游记作者)(1)

一、治理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但是,几千年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黄河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治理黄河水患,成为一道让历朝历代焦头烂额的难题。

1887年,郑州十堡黄河决口,引发一场灾难。朝廷任命广东巡抚吴大澄署理河南山东河道总督,负责堵口工程。吴大澄是刘鹗父亲的好朋友,刘鹗闻讯后,关闭了自己在上海的印刷厂,前去投奔吴大澄,并在他手下担任河督局提调官。刘鹗不辞辛劳,身临一线,“短衣匹马,与徒役杂作”。由于判断准确,指挥得当,防止决口再次发生。在刘鹗等人的努力下,缺口得以合龙。

后来,刘鹗根据自己在河南、山东等地治理黄河的经验,写了《治河五说》《三省黄河全图》《历代黄河变迁图考》《河工禀稿》等书,堪称功盖千秋,泽被后世。刘鹗因此被推荐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知府用”。

唐宋八大家以山水游记著称的是(他是老残游记作者)(2)

二、研究甲骨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距今已有300余年,对研究殷商历史和汉字渊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刘鹗的好朋友王懿荣,收购了1500余块被称为“龙骨”的甲骨。八国联军侵华时,王懿荣自杀殉国。王懿荣儿子王翰甫将这批甲骨全部转给了刘鹗。

对于这批甲骨,刘鹗视为珍宝,闭门谢客进行研究。同时,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甲骨,使得收藏的甲骨总数达到了5000余块。1903年,刘鹗从这5000余块甲骨中精心挑选出1058块,编辑出版《铁云藏龟》一书。《铁云藏龟》的出版,在甲骨文研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意味着,甲骨文第一次由私人收藏研究,变成了向民众公开的文物资料。

继《铁云藏龟》之后,刘鹗又先后出版了《铁云藏陶》和《铁云泥封》。刘鹗的三本著作,成了后人研究殷商历史和汉字渊源的重要资料。

唐宋八大家以山水游记著称的是(他是老残游记作者)(3)

三、山西开矿

晚清时期,国力衰败,民族深陷内忧外患。各路仁人志士纷纷开出济世良方,以求振兴中华。对此,刘鹗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济世良方:“扶衰振敝。”

在刘鹗看来,中国要发展壮大,必须借助外国资本的力量,兴办实业,筑路也好,开矿也好,都能让民众获益、国家变强。这种济世良方的具体实践就是,利用外国资本在山西开矿:“晋矿开则民得养,而国可富也。国无储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路归我。如是,则彼之利在一时,而我之利在百世矣。”

刘鹗认为,利用外国资本在山西开矿,外国能在短时间获利,而中国能获得长期效益。

应该说,刘鹗的观点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不过,将国家矿藏资源的开发权拱手于人,还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因此,刘鹗饱受攻击,甚至被当时的人骂为汉奸,“世俗交谪,目为汉奸”。

唐宋八大家以山水游记著称的是(他是老残游记作者)(4)

四、赈济灾民

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华,攻入并占领了北京。受战争的影响,北京、天津一带粮食供不应求,民众流离失所,陷于饥荒之中。任职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刘鹗,看到这种情形后很为不安。

怎么办呢?刘鹗想了一个办法,花钱向八国联军购买了一批太仓储粟,设立平粜局,赈济北京灾民。照说,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可由于太仓乃国家储存粮食的仓库,一般无人敢动。因此,后来清廷以“私售仓粟”的罪名,将刘鹗发配到新疆充军。

唐宋八大家以山水游记著称的是(他是老残游记作者)(5)

1909年,刘鹗死于新疆,享年53岁。

【参考资料:《清史稿》《老残游记》《刘鹗》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