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粒种子到开花的心语(从萌芽到抽条这里有)
学堂门起,新学期始。
每年的9月,是德阳巴川校园最热闹的日子。
在时节更替的弯道,
一张张新面孔带着期待涌入校园,
与勤勉学习撞个满怀,
无论春夏,何妨秋冬,始终努力奔跑。
这样的巴川故事,
正在沿着时间的轨迹,
在新一轮的起始年级继续上演。
当老师们挥别上一届的孩子,
投入到新一届带班工作中,
今年的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
又将带来怎样的巴川故事?
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
刚刚褪去幼儿园的懵懂,
背上大书包,踏进朗朗书声的校园,
一切充满新奇但一切都是挑战。
因为疫情,
前两周的课程分为了线上课和线下课。
即便已经上课两周,
但班里的孩子们全部正式相见的时间,
也不过短短几天。
但这几天里,
每个时刻都让人觉得充满感动。
线下课的孩子们带头成为了“小老师”,
老练地帮助刚回归校园的同学们
快速融入到学习生活中。
“老”生带“新”生,
明明都是一年级的新同学,
但大家仿佛都自带一颗热心肠。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整个年级被粘合成一个大家庭,
每个孩子都紧跟着队伍飞速成长。
除了同学间迅速升温的感情,
老师也倾尽全力帮助着孩子们快速成长。
课堂上,老师教孩子们学会倾听,
发言要举手,迟到要报告,坐姿端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室外,老师教孩子们要礼貌待人,见人要问好;
就餐时,老师教孩子们文明就餐,整齐摆放餐具;
宿舍中,老师教孩子们学会
洗衣物、吹头发,学会有条理地做事情......
孩子们已经掌握了
一些课堂常规礼仪,能做到令行禁止;
已经学会自己整理行李、整理内务、
自己洗袜子、洗内衣裤......
老师们觉得:
“给他们多一点关爱,让住校的孩子感觉就像住在家里。”
“但在孩子们心中:“住学校就像住酒店一样!”
从开学到现在,
几乎没有孩子哭闹过;
从此刻到未来,
每一刻都充满了成长的惊喜。
如果小学一年级的教育,
是从出土抽芽开始的悉心浇灌;
初中一年级的教育,
面对的就是抽条生绿的枝桠,
每一次新的修剪、灌溉,
都凝结着慎之又慎的思考。
站在孩童与青春期的隘口,班主任要当好守门员,要细腻地察觉到孩子的每一丝变化,去适应每个孩子的点滴不同——这是每个巴川老师的默契,也是“小班教育”的核心之一。
好在对今年的新七年级来说,早在开学前,所有同学与老师早已提前熟悉与适应了彼此。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德阳巴川K12的办学模式给孩子们的升学打开一条不断向上的通道。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氛围、熟悉的同学、熟悉的老师、熟悉的教学模式……从熟悉中缓步适应,平稳过渡。
每周一个目标
七年级设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每年暑假学校会安排专门的夏令营,帮助新来的同学们提前融入这个大家庭。
就拿今年的新七年级来说,夏令营的一周时光,已经足够让孩子们熟悉彼此。开学后,所有学生重新随机分班,每位老师也都能熟悉年级上绝大多数的孩子们。
班级不再是围墙,把孩子们牢牢“困”住。整个年级里,每个孩子和老师都是自由且互相熟悉的。
年级主任李易老师说:“七年级4个班级大家共同管理。像我自己当着一个班的班主任,但也会关注之前夏令营带的孩子们。对孩子的关注完全打破了行政班级的限制。”
除此之外,进入七年级后,老师在教学规范中更加注重和孩子的平等对话。
在德阳巴川的初中,没有“班规”这个词,取而代之的是“班级公约”一词。任何班级规则的制定,老师都拿出来放在班里,和孩子们充分沟通协商之后,再郑重落成纸面公约。
让教育回归本质,坚持深耕“自主教育”,
这是巴川的坚持,也是每位老师的坚持。
“像我上一届带的班,上到初三之后,这个班没有我都能运行得很好。班干部打好配合,完全能承担班主任的角色;孩子们都能做好自己的规划,不用老师再耳提面命——整个小班就自主运作起来了。”初中班主任老师李易说。
“小学教育是奠定孩子人生的基石,其中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要让孩子明白认真听课的重要性,双眼一定要紧紧跟着你,培养他们的课堂专注度,他们要明白每堂课老师要干什么。要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做到敢说、能说、会说。”小学班主任游娅说。
一颗种子落到温暖的土壤之后,
合适的水分、阳光、营养给予它成长的需求,
耐心呵护和精心等待,
才能迎来种子生命力的爆发。
在面对新生群体时,
德阳巴川也坚定地选择
做这样一位教育发展的呵护者。
用专业态度做教育,
致力于把升学的“陡坡”变“缓坡”;
用耐心和爱心做指引,
帮助新加入巴川的孩子们,
顺利跨越升学阶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