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未来5年的机场规划 崛起的重庆空港

郊区、免税店、交通枢纽……这是我们对机场的一般认知。

但事实上,机场已经从单纯的航空型基础设施,转变为拉动城市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孟菲斯航空城,每年为当地贡献近300亿美元的产值。

阿联酋迪拜机场,占地25平方公里的物流城,为空港经济圈带来90万的人口进驻。

在国内,上海虹桥商务区已聚集53万人口、注册企业超过31634家。上海将形成“东有大浦东”、“西有大虹桥”的城市发展格局。

依托航空枢纽的临空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重要的主流形态和主导模式。

2016年,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临空经济区正加速都市化进程,空港新城有望成为重庆的“虹桥CBD”

重庆未来5年的机场规划 崛起的重庆空港(1)

1

此前,中国大部分城市,都遵循的是“机城分离”的原则。在这种布局下,机场远离城市中心,成为纯粹功能性的交通设施,与周边地区联动有限。

近年来,在全球化、数字化、快速化的现代经济中,时间价值成为全新竞争体系的基础。机场以运输速度快、空间资源配置能力强、安全性好等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根据国际航空运营经验,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

因此,围绕机场做文章,打造航空大都市,正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

典型现象是,临空经济区示范区的集中获批。

2013年,郑州获批成立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跻身全国首个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国家级新区。

2016年之后,临空经济区示范区建设明显提速。

目前,全国已有郑州、青岛、重庆、北京、上海等14个城市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成为国家战略。

重庆未来5年的机场规划 崛起的重庆空港(2)

十四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一览表

2

临空经济,上海虹桥走在全国前列。

2018年,虹桥机场年起降航班266985架次,完成年旅客吞吐量4364.55万人次,完成年货邮吞吐量40.75万吨。

依托国内唯一的“空铁合一”综合交通枢纽,目前,综合枢纽10公里圈内的虹桥商务区,注册企业已达31634家;其中,总部级企业287家,包括阿里巴巴上海总部、宝业集团、神马电力、卧龙电气等内资总部类企业196家。

涵盖产业,包括商务总部园区、物流货运产业、会展、旅游休闲、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和高科技园区等。

受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优质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互动作用,目前,虹桥临空经济区已成为面向长三角的会展中心、国际商务中心、国际高端商业中心,以及上海国际贸易集聚区。

同时,随着产业聚集和航空商务活动的越发活跃,虹桥正发展成为一个汇聚高端服务业的CBD新城,聚集起53万人口、17.4万白领商务人士、日均流量110万人次……

不仅如此,依托产业的聚集,带来大量的产业人群聚集,带动区域内高端住宅市场需求的迅猛上涨。正荣、新城、中骏、旭辉、宝龙、万科、富力、融创、龙湖等大牌开发商扎堆进入,用真金白银为大虹桥投票。

早在2017年,即有媒体爆出,虹桥机场虹桥路板块,新盘均价突破13万 ,贵过了上海很多辖区。

3

在上海虹桥,能够看到重庆空港新城的未来场景。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

从机场配置上看,与虹桥机场一样,江北机场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4F级机场之一。2017年,T3A航站楼及第三跑道启用后,江北机场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0万吨。

重庆江北机场也是一个巨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上海虹桥集航空、地铁、轻轨、公交、客运站和出租等8种交通方式为一体,江北机场目前没有铁路,但铁路东环线已于2015年12月26日开工,预计2020年底建成通车。

从区位上来看,空港新城和上海虹桥商务区均为两个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兴商务区。“大虹桥”是上海新的经济增长极和“西引力”,而空港新城,则是重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新中心和“北向引擎”。

同时,从发展模式上看,重庆空港是“虹桥模式”的代表,即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推进枢纽化、产业化和城市化协同的航空大都市。

2017年,市政府发布的《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2025年,建成内陆开放空中门户低碳人文国际临空都市区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临空国际贸易中心创新驱动引领区

重庆未来5年的机场规划 崛起的重庆空港(3)

十四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一览表

低碳人文国际临空都市区的定位,意味着空港新城在升级产业、打造内陆开放空中门户的同时,也将实现国际化现代新城的转型升级。

4

事实上,空港新城距离上海虹桥,并不像想象那么遥远。

西南民航局数据显示,2019年1-5月,江北机场累计运送旅客 18421058人次,同比增长 8.6%;起降航班 130860架次,同比增长 7.1%。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预计全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4500万人次。

5月7日,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项目通过了专家组的预可研行业审查评估。重庆民航即将迎来四跑道时代。建成后,江北机场旅客、货邮吞吐能力将达8000万人次、120万吨。

航空高速发展也吸引了大型物流企业。5月29日,宝能物流、复星国药、圆通速递等7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到56亿元,建成后营业额将达到409亿元。当前,机场航空物流园已建成仓储面积23.3万平方米,现有货物年保障能力110万吨,入驻国际国内客户70余家。

近日,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等4家机构发布《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19)》。上海以浦东、虹桥的双机场优势和较高的国际开放指数,夺得第一,总分84.80。重庆以59.76的总分排名全国第7。

重庆未来5年的机场规划 崛起的重庆空港(4)

2019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指数

5

外向型产业集群兴起的同时,空港新城也渐成规模。

近年来,在产城融合的规划下,空港新城的交通、经济、教育配套不断完善,刺激人口不断汇聚,区域对住宅市场需求提升。目前,空港已吸引龙湖、佳源、中粮、新城、合景泰富、万科、金科等知名企业落户。

区域规划内商业较为欠缺的状态也在发生改变。

2014年,“产城融合”标杆示范项目中国摩落地空港新城,引进美国三五集团在规划、建设、商业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成熟模式,打造融合购物、娱乐、教育、医疗、休闲、居住为一体的约350万方世界旅居目的地。

其中,建筑面积约50万方游购商旅中心率先启动。中国摩与国际知名IP拥有者“尼克宇宙”进行签约合作,原版引进朵拉、海绵宝宝、忍者神龟、汪汪队等全球动漫IP和游购硬件,构筑一座拥有400多家品牌店、约2.8万方室内主题乐园的城市地标超级Mall。

截至目前,超级mall主体工程已完成过半,今年三季度将封顶,四季度启动招商,预计明年年底开业。

根据航空大都市理论,机场地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可分为各自独立、两两联动、融合协调三个阶段。

重庆未来5年的机场规划 崛起的重庆空港(5)

依托这个模型,目前,上海虹桥进入收获期,楼盘价格进入了大跃进时代。

而目前空港新城仍然处于两两联动的发展期,楼市较为平稳,和市中心价格比较也显得十分良心。

随着临空示范区的建设,未来几年内,区域发展将会进入一个爆发式增长期。

而目前仍处洼地的价格,对购房者来说,可谓不小的机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