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时熬出头(还是要不坠青年凌云之志)

#曾经最激励你的一句话是什么#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这是后来的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李鸿章李中堂,在他还是年轻人的时候,赴京赶考时写的一首诗。

这里面的气魄豪迈,一直激励着年轻的我。上学的时候,觉得男儿立世,就应当怀抱匹马封侯的决心,建立一番事业,为自己求个青史留名,为家人搏个封妻荫子。

等毕业了,知道青史留名太难了,现在中国也没有封侯的制度了,那么想让家人过得好,就只能努力挣钱了。

工作后为了挣钱,别说三千里外,地球的另一头都去过了,纵横八万里都有了,一年回家的日子不足三分之一,但是代价呢,看着父母的白头发越来越多,孩子越来越大,自己都没在身边。

我的头发又密又黑,一直让太太把白头发露头就镇压,见到就拔掉,我固执地认为,没看到白头发,不管我过了多少个生日,归来仍是少年郎,仍可以在外肆意挥洒青春,不着急回家,不着急陪家人。

终于过了四十岁,太太和我说,白头发太多了,拔不干净了,索性不拔了。

我说,诶,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啊,你还是给我拔拔吧

太太说:我也不是美人,你也不是名将,白头发不担心,心态别老了就行。

说的是啊,经过这次挫折,内心受了很大打击,就算把头发都拔光又怎么样呢,也就是成了秃头,也当不了和尚。

晚清封爵极难,特别是汉臣,中兴三名臣,曾左李,曾国藩以平定之功,得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以收复之功,得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晚年成了大清裱糊匠,独立支撑朝堂,却一直是一等伯,未能实现年轻时“三千里外欲封侯”的志向,反而在三千里外的下关春帆楼,脸上挨了一枪。

但是,他又是中兴三名臣里唯一遍历欧美,亲眼学习西方的,虽然仗打输了,但是他在从欧美回来后,更为坚决地推进开放,拒绝固步自封,虽然人已成皓首匹夫,但是内心仍是鲜衣怒马吧!

最终,在李鸿章去世后,被追晋一等肃毅侯。

那个北京城的少年,还是最终实现了著史封侯的梦想。

人生何时熬出头(还是要不坠青年凌云之志)(1)

无论面对多大的失败与挫折,不忘初心,不坠青云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