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还可以用什么词表示(表达去世的享年)
中国人向来对死亡的态度都非常保守,我们的文化倡导向生,总是绕过死亡。即使是在嘴上说,也要避之不及,当我们提到某人死,会有所忌讳,不直说,而说薨逝、圆寂、与世长辞、驾鹤西去、魂归故里等等。
也正是因为中国汉字的浓缩的智慧与深远的含义,即使是换了几个字,也仍然能表达出死亡更深层次的含义,还能表达出后人对去世者深深的敬意与哀思。
对于逝者的寿数,中国人这样表示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只要人死了,就会遵从丧葬礼仪,发讣或者在讣告上写下逝者的信息,以表达追忆与悼念。
其中,逝者去世的年龄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逝者的寿数,我们最常用的是“享年”与“终年”,那么他们又代表着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通过古人的用法来分析“享年”与“终年”两个词,翻阅一些古诗古籍,可以看到“享年”一词,表达逝者寿数,并且包含尊重之意。
如宋朝苏轼为司马光写的碑文中就用了享年六十八,详细记载了司马光的一生,歌颂他的忠于君主、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是一个温顺有礼的儒家君子形象。
同时,“享年”一般用在超过五十岁的死者身上,但是也有特例,表示特别的尊敬。
如东汉蔡邕在郭泰的悼词上就有写他享年四十有三,全篇都在夸赞郭泰,聪明睿智,胸怀宽广,让人非常尊敬。
虽然他出身贫寒,但他志向广大,大有作为,褒贬人物,不畏强权,门下弟子上千,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
“终年”则大多数时候表示老年、晚年,或者长年、一整年。如《后汉书》中的终年一词指的就是羌胡进犯边境,欺凌百姓,年纪大的老人很害怕,担心活不到老,很明显这里的终年就是老年的意思。
而唐朝韦应物的《东郊》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这里的终年就是说他长年因为困守在官舍而烦闷。
从古人的用法当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享年”一直是用来表示逝者寿数的一个词,而且同时饱含着对逝者的深情。而“终年”则有别的用法,有别的内涵,它从原本的意思演变成表达寿数是有一个过程的。
当然,我们如今也能看到很多人用“终年”来表达去世者的年纪,如“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7月8日在演讲时遭遇枪击,不治身亡,终年67岁。”这样的表达不带任何含义,仅仅是直接地说出安倍晋三已经去世了的事实。
“享年”与“终年”在用法和倾向上大不相同对于中国人来说,死,是有所不同的。有的死是为国家、为民族而牺牲的大义,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坚定意志,有的是平凡普通的度过这一生,而有的却仅仅只是苟且与懦弱。
叶国清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于不同的死,当然有不同的说法,表达他们的寿数时也有不同的词语。今年8月,一名新四军英雄离开了人世,享年97周岁。
他叫叶国清,曾亲历了我国建国前后的大战,这样的经历是非常特别的。他历尽千辛万苦,斩杀侵略者,这是很好、很美、勇于抗战,饱含爱国主义情怀的一生,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尊重。
当我们谈及最美的奋斗者、最可爱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我们便知道他享年22岁。雷锋对党、对人民忠诚,为人民作出了无私的牺牲;
他立足本职,即使是微末的工作,也能取得优异的业绩,他的精神与信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
“享年”带有一种明显的褒义。每当我们使用“享年,总是因为那位逝者值得我们的尊重和爱戴,他在身前一定留下了许多值得令人称道的事与物,他的精神与思想或许能流芳百世,这其中饱含了我们深切的哀思与悼念。
而我们时常看到的“终年”,在意义的表达上,大大减弱了情感的投入,如29日报道,“演员刘珠恩,终年27岁。”这位演员,我们并不熟知,这样的报道,也明显没有褒义也没有贬义,只是客观地陈述这样一个事实。
“终年”不带有明确的贬义,对于像秦桧这样结党营私,铲除异己,作恶多端、手段残忍的著名奸臣,仍然可以用“终年六十六岁。”
由此可知,在用法和倾向上,“享年”与“终年”有巨大的不同。“享年”是带有强烈的赞誉和褒义,不能随便使用,只能在值得尊敬的逝者身上使用,而“终年”不含褒贬,可以随意使用。
借措辞引申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媒体,传播观点,甚至“建立学说”变得易如反掌。也正是因此,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些错漏百出、甚至逐渐西方化的言论。
我们今天讨论的“享年”与“终年”的用法区别虽然小,甚至一生也只会接触几次,但是还是经常会有人用错。在这里面其实就体现出,互联网以及西式思维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带来的挑战与冲击。
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如传统的劳动、婚俗活动、丧葬活动等,都已经被人们遗忘了。
现在一提起婚嫁,可能第一时间浮现的是欧式洁白的婚纱和罗马大教堂,一想起丧葬可能是西式墓地与教堂祷告,全然将中国独特且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忘记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未能得到合理的处理与对待,致使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中国的社会生活呈现出一种“断裂”的状态。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更应该辩证地对待和使用它,对于中华文化中我们可以遵守的、具有意义的部分,就像“享年”与“终年”的用法一样,我们应该保留,也应该深挖,更应该去传承。
中华文化的魅力,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比拟的。近几年,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人们对中国人、中国文化都产生了更大的兴趣,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