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的典故50字(衣冠禽兽勾心斗角)

上一期小编给大家讲了好几个古今词义大变迁的词语,反馈下来大家还挺感兴趣的。所以今天,我将继续上一期的主题,给大家介绍另外成语,看看是不是同样能让你感到诧异!


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的典故50字(衣冠禽兽勾心斗角)(1)

这个词曾经也是赞语,还带有一些令人羡慕的味道。不信你往下看!

“衣冠禽兽”最早来源于明代官员服饰。据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

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在当时,要是能被称作是“衣冠禽兽”,也算是光宗耀了。

到明朝中晚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文官爱钱,武将怕死,而且还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称这些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


勾心斗角

衣冠禽兽的典故50字(衣冠禽兽勾心斗角)(2)

杜牧著名的《阿房宫赋》里面有一句描写阿房宫的句子“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意思是说阿房宫的房屋依势而建,屋内建筑向房心聚集,房屋边角对峙而立,大气壮观。

后来,人们根据自己理解,借用其中的“心”和“角”,用来形容不良用心和口角之争,导致成语的含义完全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闭门造车

衣冠禽兽的典故50字(衣冠禽兽勾心斗角)(3)

这个词出自朱熹《中庸或问》:“古语所谓,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这两个词合起来的意思是说:只要按照规矩来办事,即使是关起门来造车,也是可以上路的。

后来用作成语,人们把后面的“出门合辙”给省略了。“闭门造车”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只凭主观办事,不管是否符合实际”的含义。


四平八稳

衣冠禽兽的典故50字(衣冠禽兽勾心斗角)(4)

这个词出自《水浒全传》四十四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一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是形容一个人的身体各部分匀称、结实。

而到了现今,是形容说话、办事、写文章等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有点贬义的意味。


悠哉悠哉

衣冠禽兽的典故50字(衣冠禽兽勾心斗角)(5)

“悠哉悠哉”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原句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意思是说:思念啊,发愁啊,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是用来形容求之不得、相思之苦的。

后世的人大概是被这个“悠”字误导,所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形容悠闲的样子。


大而化之

衣冠禽兽的典故50字(衣冠禽兽勾心斗角)(6)

这个词出自《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谓圣。”原意指的是美德发扬光大,进入超然的境界,能够感化他人,是个极其恢宏的成语。

现在这个词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是一个带有贬义意味的词。

历史真的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可以把好好的几个褒义词,演变成如今跟原来毫无任何联系的贬义词。这充满戏剧性的变化,可能是因为误传,也有的可能是因为引申。试想一下,有多少好词在互联网的浪潮中被毁的面目全非。

其实小编想说,不管这些词语如何变化,只要贴合语境就是最合适的!语言虽是一门学问,但更是一门艺术,不可能一成不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