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道的民俗(原来这么有意思)

东北“这嘎达”,虽然没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却孕育出了很多宝贵的地域文化,因此,也衍生出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

“长白山,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农村地道的民俗(原来这么有意思)(1)

“人参”,古时候叫“棒槌”。民间传说,“百年为参、千年为人”。意思就是当人参生长到一千年的时候,就会形成人型。因此,很多美丽的传说,流传至今。

纯野山参,现在已经不多了。她的药用价值和市场价值也相当惊人,百年以上的人参,价格高的都有些离谱。

农村地道的民俗(原来这么有意思)(2)

“貂皮”,在过去的东北,这可是只有“土豪”才配拥有的。别说能穿一件“貂皮大衣”了,就是佩戴一个“貂皮”的围脖、一顶“貂皮”的帽子,那都是尊贵的象征。谁见到你,都会点头哈腰、满脸的恭维。

农村地道的民俗(原来这么有意思)(3)

“乌拉草”,其实就是一种草。但是,你千万别小看它,它可不是一般的草。东北这里,由于受地域环境的影响,每年冬天的时间比较长,也比较冷。而“乌拉草”,天性耐寒。每到秋天,农民们都会上山采集“乌拉草”,回家晒干,用“棒槌”把它砸软,放到鞋子里,取暖的效果不次于我们今天的“暖贴”!

“东北人,几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个旱烟袋,翻穿皮袄毛朝外,养个孩子吊起来!”

农村地道的民俗(原来这么有意思)(4)

由于早些年东北比较落后,家家户户窗户上都没有玻璃,都是用“窗户纸”封住的。

“窗户纸”,大都是由草纸刷上厚厚的一层猪油而成的。这种被油浸过的纸,很坚硬,不怕雨、不怕风。而由于东北平原季风比较凶猛,因此,“窗户纸”糊在外面,更有利于抵御寒风的袭击。

农村地道的民俗(原来这么有意思)(5)

东北农村,早些年相对南方城市来说,比较封闭,接受新事物的渠道也很有限。因此,大家基本都是生活在那种半原始的小圈子里。受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很多女孩子从小就染上了吸烟的习惯。而早些年,纸张在东北的农村,还是稀缺品,因此,大家吸烟都是使用“旱烟袋”。

农村地道的民俗(原来这么有意思)(6)

由于东北的冬天到处都是白雪皑皑在户外活动工作的农民、牧民和猎户,为了更能融入到大自然,也为了轻易不被山林出没的野兽发现,更为了雪落到身上不容易浸湿衣服,所以,就把皮大衣翻过来穿。

农村地道的民俗(原来这么有意思)(7)

早些年的东北,由于没有“计划生育”,家家都是“自然生育”。每家都好几个孩子,想天天把孩子抱在怀里哄着,是不可能的。何况,妇女们还要参加生产劳动,家里家外,农活一大堆。因此,就用这种“吊挂式摇篮”哄孩子睡觉。这种“吊挂式摇篮”,在东北,俗名叫“悠车子”。

“掷嘎啦哈、拽哈拉吧、扯老婆舌、抠臭脚丫!”

农村地道的民俗(原来这么有意思)(8)

“嘎啦哈”——是猪腿上的一个关节。由于早些年东北农村没有太多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为了排遣寂寞,女子们就研究出来了这样一种“娱乐品”!“嘎啦哈”,分“针儿”、“闷儿”、“驴儿”、“背儿”四面。一个人分多少个,在大火炕上,都往一起掷,然后挑对儿,看谁的对儿多。

“哈拉吧”——是猪肘子上的一个关节。东北人会把它的肉剔干净了,晒干,在中间打上眼儿,放一根竹棍儿,棍儿上栓上绳,来回的拽,会发出一种很美妙的旋律。

东北农村,每到农闲,大雪封山,就不能参加户外劳动了。那些妇女们难得清闲,也是为了排遣寂寞,就左邻右舍的凑在一起,坐在炕头上,张家长李家短的一通神聊,有时候也会由于这种聊天,引发一些摩擦。

农村地道的民俗(原来这么有意思)(9)

受历史上“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影响,东北的女孩子,从小就“裹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脚女人”。由于脚趾头常年包裹、挤压,脚趾甲就会对走路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时常的把脚趾甲收拾收拾。

要说起来东北这些“民俗”,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像什么“四大香”——“开江鱼、下蛋鸡、新婚媳、后续妻”,像什么“四不要”——“喝大酒、耍大钱、逛窑子、占大山”………等等等等,数不胜数,一直流传至今。

“东北民俗”,是一种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值得我们从中提炼和借鉴。同时,也能从这上面,对东北的历史,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你还知道有哪些东北民俗,不妨拿出来普及普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